023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你们真是害苦了朕啊 > 第260章 进燕京好似赶考

第260章 进燕京好似赶考(1 / 1)

代王入城,宣告了沉沦两百年的幽燕,再次回归中原。

燕京城,也就是当年的幽州,宫殿、建筑看上去,比太原都要破旧一些。

这地方毕竟是被异族占据,很难像中原那般,得到细致的修葺。

上面依稀还有一些刀砍斧剁的痕迹,还有箭矢没入木中的痕迹,还有火烧的痕迹

陈绍眼前,仿佛出现一卷卷画面,那都是惊心动魄,生死相搏的场面。

燕京见多了。

陈绍突然就警省了一下,他提醒自己,多少的豪杰都曾经比自己如今还要成功。

他们拥有比自己还要大的权势。

但是稍有不慎,也会败亡。

曹操在赤壁之前,就绝想不到自己一辈子也打不下江南。

当年赵光义也不会想到,自己手握十万精锐禁军,麾下全是横扫天下的开国将帅,会败给契丹一个妇人。

如今自己实际掌控的土地、人口,都远远不如这些人多。

底下的将士见他站住了脚步,看向这些建筑,还以为陈绍在想住宿的事。

“大王要住在这里么?”

陈绍摇头道:“此地乃是耶律淳旧日皇宫,我为国家征战,收复故土,岂能住进异族伪帝的宫殿内。”

众将士没有想到,代王如此能克制忍耐,心中不禁暗暗钦佩。

自己到了这个地步,恐怕已经很难这般自律了。

陈绍又将自己早就准备好的计划,宣之于众。

“将城中剩馀的文书搜集起来,销毁所有违规牌匾,更换城砖铭文,全部改回‘燕山府’、‘幽州城’。”

“朱令灵,韩世忠,李孝忠!”

“末将在。”

“今后由李孝忠镇守云中府路,韩世忠镇守燕山府路,朱令灵镇守河北诸路。”

说完之后,他直接带着人,进入这北辽朝廷以前的皇城。

当年,就是在这里,北辽皇太后萧普贤女,率兵抵抗大宋的伐辽军。

“这几年时间,你方唱罢我登台,各路人马涌入幽州城。”

“我把它看成是一场大考,契丹、童贯、女真全都落第了,我们要是能守住,能让这方稳固下来,便是金榜题名!”

朱令灵赶紧道:“大王放心,我等一定写好这张考卷,并且金榜题名只是登科第一步,接下来我们还要为大王,打下平卢辽东、北伐金国!”

陈绍点了点头,抚摸着雄壮的建筑,说道:“要说打幽州,我们不是最快的,女真鞑子一天就克城了。但是治理幽州,我们比他们强了百倍,云中就是证明!”

“定难军和云中府路已经证明,我们是有这个能力的,接下来就是要戒骄戒躁,不要忘了原本的志向。”

很多的豪杰都是可以同你共患难的,他们可以陪你东山再起,跌的再狠,败的再凶,也总有咬着牙继续干的狠劲。

但是成功的路上,却容易迷失自我,反倒不能同富贵。

朱元璋杀功臣,难道真的就全是老朱薄情么?

那些功臣们居功自傲与僭越的事,也实在是不少,只能说是碰上老朱算他们有福了。

陈绍知道,自己如今是真正的创业未半,可不想挥起屠刀对自己人。

但是如果有特别出格的,也只能下狠手,震慑其他人,而不是妇人之仁。

想到这里,他左右看了一下,都是自己心腹,便说道:“话已至此,我不妨说的更明白一些。大道百里,咱们也就走了一半,谁要是半路懈迨,想要安享富贵,可以跟我说。”

“我自然会安排他做个富贵闲人。可谁要是拖弟兄们的后腿,对我阳奉阴违,表里不一,肆意妄为,坏了我们的大事,休怪我不念旧情。”

朱令灵道:“大王说得对,我等能有今日,都是大王治理有方,收拢人心所得。正该秉承此道,不可自堕,学的跟大宋那些鸟官一样。要让河北幽燕之人,与咱们同心同德,好似河东,这般才能成就大事。”

陈绍点了点头,十分满意。

在场的人,也都沉思之后点头,大道百里,确实才走了一半。

但是剩下的路,可比前半程好走多了,怎么也得咬咬牙坚持住!

保持好创业初期这股劲头,直到大功告成!

代王来的恰到好处,在这个阶段性的大胜之际,给大家说上这么一番话,免得有人恃功自傲,骄纵狂悖。

而且这次到来,还给大家带来了实实在在,明明白白的好处。

各镇一方,这得有多少的位置,可以安排人手,犒赏手下。

恩威并施,讲话挑明,陈绍也是希望大家能勠力同心。

但是这种事,向来是强求不得的,花开有百种,人与人不同。

等到天黑之后,定难军已经正式进驻幽州城。

陈绍果然没有住在宫殿中,而是选择住进驻屯兵马的中军行辕。

夜晚依旧是风声呼啸,营内的火把都忽明忽暗。

大家看到代王来到了中军行辕,都有点不可思议。

随即升出强烈的敬意。

陈绍其实也不是完全地因为要与自己手下兵马同吃同住,而是这里是最安全的。

如今身处这个陌生的城池,陈绍自己还是第一次来,当然是住在中军行辕,被自己的亲卫团团围住比较安心。

大虎熟稔地铺床,在陈绍旁边,就是他自己的床。

看着大虎乐嗬嗬地拿出行囊内,董氏亲手给他缝制的被褥衣服,陈绍笑着问道:“大虎啊,你娘这次没说给你娶个媳妇?”

大虎挠了挠头,说道:“没。”

这倒出乎陈绍预料,等亲兵进来,端着洗脚水出去,陈绍钻到被子里,裹着身子问道:“一提也没提?”

大虎尤豫了一下,说道:“俺娘说了,如今是大王一飞冲天的时候,俺要是娶亲眈误个三五天,就有其他人要来顶替俺这个位置哩。”

陈绍没忍住咳嗽了几声。

董氏的想法还真独特

不过仔细一想,却也符合她的性格。

如今董氏就住在李师师院子里,算得上李师师的小院的管事了,干活麻利,心思活络,事无巨细照顾的很好。

大虎憨笑几声,没一会功夫,就呼呼入睡了。

陈绍有点羡慕,他真是倒头就睡,能吃能喝

平日里也不喝酒,没有什么陋习,唯一的爱好就是养马、骑马。

上次萧氏来太原,送给了大虎一匹汗血宝马。

这娘们是真知道给谁送礼,平日里能在陈绍跟前说上话的,其实就这几个。

别看大虎官职不高,至今也只是挂个都统制领俸禄,但却是陈绍不离身边的心腹中的心腹。

以前的赵山、赵河和崔林,可都外派出去,担任要职了。

唯有大虎一直留在身边。

——

清晨,陈绍来到城外,送李孝忠和朱令灵离开。

李孝忠会去大同,负责在奉圣州与云内一带的边境上,主持与金国相持。

而朱令灵会去沧州,实际节制的地区,是河北的东北部和燕山府的东部。

主要是对付郭药师。

两人都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和陈绍闲聊了一阵,话题五花八门,好象是好友叙旧。

李孝忠率先离开,夏州系的武将兵马,都随他西返。

唯有孟暖被留了下来,带着本部兵马跟随老朱,一起去对付郭药师。

倒是朱令灵,对自己三个女儿没有身孕一事,颇为劳骚。

他平日里对陈绍堪称谄媚,但是这件事,他却表达了不满。

李孝忠走后,当着一群人的面,老朱直言要陈绍多多宠幸自己女儿。

毕竟是横山酋豪,老朱说起这些来丝毫没有什么不好启齿,而是理直气壮。

甚至摆出自己的功劳,对陈绍说道,他是定难军的老人,是鸣沙会盟时候,就带着横山诸羌投奔大王的自己人。

就算是考虑到他这些功劳,也不该冷落他的女儿。

陈绍也是在心中暗暗撇嘴,这老朱够精的,平日里引经据典,说话头头是道。

真遇到事了,又是一副我蛮夷也的做派,其他人不好意思说的事,他张嘴就来。

合著你是随意切换,怎么有利怎么来是吧。

陈绍不得已,拍着胸脯对他保证,自己以前没有,今后也绝对没有冷落三姐妹。

老朱其实每隔段时间,就和女儿通信,自然知道陈绍没有冷落女儿。

他只是抱怨没种上身孕而已。

这已经算是含蓄的了,当年柔然嫁公主给高欢,可是专门派了公主的叔父秃突佳在墙角蹲着,只要高欢不努力,秃突佳就开骂。

征战一生,没几年活头的高王,每天都是强撑着宠幸蠕蠕公主。

巧合的是,当时高欢就是在晋阳陈绍如今是在太原。

可惜,高王还是太老了,没有陈绍这般精壮。

蠕蠕公主最终也没怀孕,等高欢死后,按照柔然的习俗,蠕蠕公主改嫁给高欢的长子高澄,两人很快就生了一个女儿。

老朱又和陈绍商议了一番,陈绍叫他在对付郭药师的时候,可以和曲端合作。

老朱这才离开,随着他一起离开的,还有银州系大量的武将和兵马。

从暖泉峰出兵开始,这一场轰轰烈烈的战事,也从此刻,进入了暂时的休战期。

说实话,如此高强度的征战,也确实该停了。

让将士们得到休整,让后方的物资得到补充,让百姓重返家乡,重新分配土地,把战乱导致的田地荒芜,重新耕种起来。

等人都走了之后,陈绍又带着人马,在东边溜达一圈。

“收复”了昌平、潞城、武清、安次、永清、玉河、香河、郭阴总共九城三县。

与十一月中旬,上表奏捷,为将士请功。

军中书记,早就把功报写好,一桩桩一件件十分详尽。

每一次战斗的时间、地点、敌我兵力;

斩获首级数、生擒人数及身份;

缴获物资(马匹、器械等);

将士个人功绩

从出征东胜州开始,直到收复幽燕,基本上没有什么夸大。

这份功报,是定难军两年来的战绩,够枢密院忙活一阵了。

大宋对战功的赏赐,一般是钱物、官职晋升或减磨勘年(缩短晋升需要的年限)。

而定难军内部,早已经做好了赏罚。

陈绍又特意表奏岳飞守真定府之功,奏请他为檀州兵马钤辖;奏请程采为蔚州知州。

然后陈绍就班师回太原,只带了灵武营,宥州系的田晟,则率所部人马,驻扎在牛栏山。

几乎是所有人都知道,他就是来走个过场,把最大的那个功劳揽到身上。

等陈绍离开之后,就会有太原府选拔出来的官员,前来幽燕上任。

西北定难五州和河西五州,灵武诸州已经有了自己的科举取士。

陈绍准备在河东、幽燕和云中,也开始搞起来。

这件事需要一步步从长计议,不能太刺激大宋朝廷,免得他们来个衣冠南渡,跑到江南去偏安了。

要知道,那江南可不好打,全盛蒙古人都得打几十年。

——

陈绍回程路上,还没有到河东,在灵丘时候,曲端派部将来传信。

陈绍在灵丘官道,坐在一截木桩上,正在吃饭。

看着信使,轻笑一声问道:“曲大又要作甚?”

说实话,用曲端这个人,陈绍担了一定的压力和风险。

这厮是个实干派,经常给自己搞先斩后奏的把戏。

来人是曲端心腹李彦琪,最擅长的是千里奔袭,带骑兵的能力超群。

“回大王,曲帅想要在密州,制造大船,用来配合大军进攻郭药师和女真。”

陈绍一听,想起前段时间,广源堂传来的萧氏的书信。

说是她的商会,想要市舶司,要造大船出海。

“你别说,我还真有这个想法,曲大和我想一块去了。”陈绍扒了一口饭,问道:“他怎么说的?”

“曲帅说,希望大王能奏请朝廷,发下图纸,他自己从民间招募船匠,定能造出前所未有之海船,北渡击敌!”

曲端也是被逼出来的办法,他自诩带兵一流,打仗一流,做梦都想去捞点战功,证明自己。

但是大名府附近无战事

总不能真带兵把张叔夜给剿了吧。

所以他别出心裁,要造大船从海上去杀敌。

陈绍端着碗,手中晃着筷子,笑道:“曲大啊曲大,真难为他了。”

“大王?”

李彦琪不解地看向陈绍。

陈绍笑道:“你回去跟他说,我知道了,这件事我支持他,不日就给他上奏,而且还要派商会的人去。你们要与商会通力合作,造船这种事,商会比你们好下手。”

造船,牵扯的就不止是造船,要是投入太多只造战船、运兵船,没有进款项,容易入不敷出。

必须有商会参与,合理地投入,审计;再用商会的手段招募匠人、买入材料,拉人入伙

这样便可以用最低的财计,来做最多的事。

李彦琪大喜,他们这些人,跟着曲端在大名府,打的仗着实不多。

这次看着其他定难军的弟兄加官进爵,哪有不眼红的。

好在曲帅有办法,想到了从海上击贼这种主意,才让大家瞧见了曙光。

来不及多说,便匆匆回去报喜。

陈绍这里,也很上心,大宋的造船业他也是专门了解过的。

上次萧氏说是要市舶司的时候,陈绍就派人去收集过这方面的信息。

两宋是中原造船技术的高峰时期,涌现了一大批人才,创造了一个个革新和发展。

五十年前,范子渊主持建造的“凌虚致远安济神舟”,就首创方艉结构,采用樟木肋骨与杉木外板结合,提升船体强度与抗变形能力。

采用子母口榫合法连接船缝,外涂桐油、石灰、麻丝拈料防水;

抗礁石撞击能力大大增强,奠定北宋大型海船建造标准。

三年前,明州造船场,造出一艘“新利涉怀远康济神舟”,载重超600吨,船体分三层,配备硬帆与多桅结构。

硬帆(篾竹制)与软帆结合,提升了航速;

而且已经开始用指南针来识别方向了。

而大宋的船匠,地位也比唐时要高,唐代匠户需世代服役,地位等同贱籍;大宋匠人却可通过技术晋升或赎买脱籍,技术好了甚至可以做官。

唐代造船以军事用途为主,匠人依附于军器监;大宋官私船场并存,技术民用化趋势明显,民间造船的积极性也高。

这次曲端要战功,倒是提醒了陈绍,这一条确实可以摆上日程。

想到这种图纸,朝廷应该不会轻易给,陈绍还是有点头疼。

幸亏还有赵桓

陈绍对端着碗,在一旁吃饭的幕僚们说道:“以我的口吻和名义,给官家写几封信,每隔十天每隔七天一封,语气要亲近一些。”

幕僚们点了点头,有一人问道:“要写何事?”

“随便写,刮风下雨都可以写,风土人情也可以写,美食美景”

“不写正事么?”

陈绍笑道:“哪有上来就谈正事的,先热络热络感情,我回去之后,专门派人去奏请此事。”

幕僚中有年轻人点头道:“大王放心,我等执笔,官家定然能感受到大王的亲近之意。”

陈绍笑着点了点头,幕僚中有明白人啊,仔细一看还是个熟人蔡京的孙子中的一个,蔡有望。(本章完)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带崽暴富后,死去的男人突然回来了 女帝,县令是假的,县城也是假的 谁懂啊?不近女色的总裁求着要亲亲 凡人修仙:从八十岁筑基开始 九霄剑主凌尘问道 凡人:垂钓诸天,长生逍遥 修仙从游戏开始 惊!偏执大佬他想和渣女搞纯爱 转学后,被同学小舅盯上了 火影:体术成神,肉身锤爆尾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