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深吸一口气,将所有的杂念摒除。
前世,他也是从底层一步步打拼出来的,什么阴谋诡计没见过?
什么艰难险阻没遇过?
这点小场面,还乱不了他的心。
他对自己有信心。
两世为人的灵魂,好歹历经九年义务教育,渡过那千军万马的独木桥,踏入大学殿堂的卷王。
若是连半个月啃下一本《孟子》都做不到,那确实也别谈什么科举,别谈什么改变命运了。
老老实实当一辈子农民,也算是认清了自己。
想到这里,他的眼神变得无比坚定。
他翻开了书的第一页。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古朴的繁体字,没有标点,从右到左,竖行排列。
对于一个习惯了简体横排的现代人来说,本该是晦涩难懂的。
然而,就在陆明渊的目光与那些文字接触的瞬间,一种奇异的感觉涌上了他的心头。
那些原本陌生而复杂的字形,仿佛一个个活了过来,在他的脑海中自动分解、重组,清晰地烙印下来。
不仅是字形,就连那字里行间蕴含的微言大义,那些需要夫子讲解数遍才能领会的深意,竟也如清泉流过心田,豁然开朗。
他只是看了一眼。
就好像已经读了千百遍。
陆明渊心中一动,半晌才回过神来,当即闭上了眼睛。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
刚才看过的那段文字,一字不差地在他脑海中浮现,清晰的仿佛就刻在那里。
他猛地睁开眼,眼中爆发出难以置信的精光。
他又迅速翻到下一页,目光飞快地扫过。
“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闭眼。
回忆。
一字不差!
再翻!
“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闭眼!
回忆!
依旧是一字不差!
过目不忘!
巨大的狂喜,如同山洪海啸一般,瞬间席卷了陆明渊的整个身心!
他激动的浑身微微颤抖,双手紧紧攥成了拳头。
读书的种子?
我何止是读书的种子!
陆明渊合上《孟子》的最后一页,长长地吐出一口浊气。
子时中野,夜深人静。
他没有丝毫困意,精神却前所未有地亢奋。
躺在冰冷的硬板床上,强迫自己闭上眼睛,脑海中却依旧回荡着“虽千万人,吾往矣”的豪情。
这一觉,睡得极沉,也极短。
当窗外天光微亮,远处传来第一声鸡鸣时,陆明渊猛地睁开了双眼。
卯时初。
他坐起身,只觉得神清气爽,昨日深夜读书的疲惫感一扫而空。
他看了一眼窗外,估摸着时辰,心中掀起了比发现“过目不忘”时更为剧烈的波澜。
从子时中野到卯时初,满打满算,不过两个时辰,也就是四个小时。
他竟然自然醒了?
而且没有半点儿昏沉困倦之感,反而精力充沛的仿佛睡足了十个时辰。
陆明渊的心脏“怦怦”的剧烈跳动起来。
他立刻就意识到了这意味着什么。
过目不忘,让他拥有了无与伦比的学习效率。
而这超乎常人的精力,则给了他远超常人的学习时间!
别人一天温书四个时辰已是勤勉,六个时辰便是极限。
而他,刨去吃饭劳作等杂事,一天至少能匀出八个时辰用在书本上,并且精力始终处在巅峰!
效率是别人的数倍,时间是别人的两倍。
两者相乘
陆明渊的眼神亮得吓人。
若是这样还考不中一个秀才,搏不出一个前程,那他真的可以找块豆腐撞死,白费了这天大的机缘。
他不再犹豫,披上件单衣,借着窗棂透进来的熹微晨光,再次翻开了那本《孟子》。
这一次,他不再是通读,而是开始逐句背诵、理解、揣摩。
屋外,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和压抑的咳嗽声。
是父亲陆从文。
陆从文正要像往常一样,天不亮就扛着锄头下地。
他推开自己那屋的门,习惯性地朝西厢房看了一眼,脚步却猛地顿住了。
透过那扇简陋的窗户,他看到了自己的儿子。
晨光勾勒出陆明渊清瘦的侧影,他坐得笔直,手中捧着书卷,神情专注。
陆从文的眼眶,瞬间红了。
他那双常年握着锄头而布满老茧和裂口的手,死死地攥住了门框,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
一股巨大的、尖锐的酸楚和悔恨,如同尖刀般剜着他的心。
他想起了三弟陆从智当年信誓旦旦的模样。
“大哥,你信我,我们家明文,那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是真正的读书种子!”
“只要等明文考上了功名,就能免去徭税,到那个时候,咱们陆家就舒服了。”
“刚好你家明渊,敦厚老实,是个干农活的好把式。就让他让他帮衬着家里。”
“将来明文出息了,还能亏待了他这个堂哥?”
他信了。
他这个老实巴交了一辈子的人,信了自己那打小就比他聪明的弟弟。
他亲手折断了儿子读书的路。
这些年,儿子从未有过一句怨言,默默地跟着他下地。
小小的年纪,手上就磨出了和他一样的茧子。
他越是懂事,陆从文的心就越是像被油煎一样难受。
直到昨天,儿子突然像是变了个人。
向老太太争取来了这半个月的机会。
他原以为,儿子只是一时意气。
可现在,看着窗内那道身影,他才明白,读书的火苗,从未在儿子的心中熄灭过。
它只是被自己这个当爹的,给死死地压住了!
“爹就算拼了这条老命,也给你挣出一个读书的机会!”
陆从文在心中默默念叨一句,悄悄地退了回去。
再出门时,脚步放得更轻。
西厢房内,陆明渊对父亲的百感交集一无所知。
他的全部心神,都沉浸在了书本的海洋里。
一个时辰。
仅仅一个时辰。
当太阳的光辉彻底洒满庭院时,陆明渊已经将整本《孟子》,连同那些细密的注解,在脑海中过了整整一遍。
他自信,现在随便抽出一段,他都能一字不差地背诵出来。
然而,就在他准备一鼓作气,开始第二遍精读时,脑海传来阵阵痛楚!
“唔!”
陆明渊闷哼一声,眉头紧皱,下意识地丢开书本。
痛楚来得快,去得也快。
在他放下书本,不再强行记忆思考的片刻之后,那股疼痛便如潮水般退去。
只留下一阵阵轻微的、可以忍受的余痛和强烈的精神疲惫感。
他靠在椅背上。
“原来如此”
他立刻就明白了。
这不是什么恶疾,而是精神力过度消耗的征兆。
就好像前世连续加班七十二小时,整个大脑都像要宕机一样。
这“过目不忘”和“超凡领悟”的能力,并非没有代价。
它需要消耗大量的精力。
刚才那一个时辰的高强度记忆和理解,几乎将他一夜恢复的精力消耗殆尽。
再有天赋的读书人,也需要休息!
毕竟人的身体是有极限的!
陆明渊非但没有沮丧,反而松了口气。
有极限,才符合逻辑。
有逻辑,就意味着可以被掌控和提升。
他站起身,推开房门,准备到院子里走走,让大脑休息一下,顺便活动一下僵硬的身体。
他刚一脚踏出房门,一道尖酸刻薄的声音就从东厢房那边传了过来。
“哟,这不是我们家发宏愿要考状元的读书人吗?这才什么时辰,日头刚晒到屁股,就不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