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5章顾为经的奇迹之年(下)
【让我们将目光放置于整个艺术领域。塞尚已经步入了生命末期,还在过着他那“郁郁寡欢”的银行家生活,五十岁的雷诺阿受到关节炎的影响,已经逐渐放弃了他曾经倾注过极大心血的印象派,梵高甚至没有能够活到五十岁。高更也只活到了五十五岁。】
【这一年,《油画》杂志的创始人,帝国时代末代伊莲娜伯爵则在剑桥度过着他的最后学者时光,不久前他刚刚间隔十年以后再次久违的和末代皇储奥托大公通了信件,向他表达过对德国政治环境的顾虑和隐忧。伯爵先生可能无法想到,这位奥托先生会以长寿着称,会继续往后活将近一整个世纪。甚至见到过仿佛生活在完成不同时代的他的重重孙女安娜·伊莲娜。】
【这是属于毕加索的一年。】
【从那时传统观念来看,五十岁的画家已经到了职业生涯的末期,毕竟,连巴勃罗先生自己都觉得,到了可以办“生涯回顾展”的时候了。自十七岁便在西班牙拿下全国金奖那一刻开始,三十年过去了,他如今已经站到了行业的顶点。】
【毕加索选择来到巴黎的那一年,1900年,正好是十九世纪的最后一年。如果他在此刻死去,那么,他正好可以算是半个十九世纪人,半个二十世纪人。】
【他说,不,先生。】
【历史就是这样的有趣。】
【这不是一个时代的句号,而是一个时代的开篇。】
【透纳、莫奈、高更、梵高,人类历史上那无比漫长的十九世纪已经翻过了最后一页。】
【旧的时代结束了,那些自文艺复兴时代以来,绵延了数百年,在巴尔扎克笔下的描写里仿佛永远也没有个尽头的浪荡而浮华的舞会也结束了。旧日帝国摇摇欲坠的水晶枝吊灯在马克沁机枪的嘶吼和凡尔登的暴雨与泥土里被摔了个粉碎。】
【统治着欧洲艺术行业的将不再是皇家艺术协会的会长的酒杯或者蓬帕杜女侯爵翻卷的裙摆。也许是整个欧洲艺术史上的第一次,不再是国王、教皇。就象伊莲娜家族的姓氏里被放弃的那个字眼一样,不再由特、德、或者冯(注),书写游戏规则,艺术家将会彻底成为艺术史的主题,他们会成为这场宴会的主人。】
(注:因为阴性和阳性的读音问题。de,这个字眼,在男性贵族的名字里一般被译为德,女性则译为特。)
【艺术史的新的一页,将写着毕加索的名字。】
【让我们记住毕加索画上那些天马行空的“光线”,将欧洲艺术史之上的这一年,记作“毕加索”年。】
【1994年】
【这是电影行业里无可质疑的超级大年,《肖申克的救赎》、《阿甘正传》、《低俗小说》、《重庆森林》、《饮食男女》以好莱坞为代表的西方电影工业和以华夏香江为代表的亚洲电影工业,在这一年里都有无数优秀的作品诞生。】
【】
【绘画是关于光线的艺术,电影当然也是。】
【让我们看过那部着名的《重庆森林》,再打开这一年的奥斯卡最佳影片,跟随着那支让过气舞王枯木逢春的dis舞曲晃动起来。】
【很难说。】
【这一年是属于任何一位演员,导演或者摄影师的,这个奇迹之年大约属于整个电影工业,所以,让我们把它记作“电影年”。】
【再往后就是1999年。】
【整个九十年代,艺术市场上最为诱人的两个年轻的名字,分别是以达明安·赫斯特为代表的英国新生代艺术家,和以亨特·布尔为代表的美国新生代艺术家。两个人在艺术、生活等很多方面都互相不对付,却又在某些方面拥有着某种近乎神秘学的相似特质。】
【英国人从传统便非常为了他们的乐手而感到自豪的。】
【这里诞生了无数的伟大摇滚乐手和知名摇滚乐队,皇后、披头士,滚石他们一向对所谓“知道不,猫王普雷斯利才是历史上第一个世界摇滚巨星”非常不满。英国人伸着脖子瞅着北大西洋对岸时候的不屑眼神。大约就和背后坐拥半部欧洲艺术史的法国人伸着脖子瞅着英吉利海峡对岸的英国人在那里不要脸的大谈特谈“知道不,威廉·透纳才是历史是最伟大的水彩画家”时的眼神长的一模一样。】
【这手里的红茶已经要气的洒掉了。】
【《月亮报》甚至出了一期报纸,头版便放上了赫斯特和布尔的两人照片,并配以粗体字的标题“假猫王遇上真猫王”,以作嘲讽。】
【风水轮流转。】
【也许在音乐事业上耗费了太多的心力,也许搞音乐真的搞出了猫一样的嗅觉,面对英国官方邀请他代表国家参加1998年的威尼斯双年展的邀请的时候,赫斯特选择了拒绝。】
【他给出的理由是——“哦,我不知道,但直觉来说不太对劲。”】
【他觉得不对劲是有原因的。】
【1992年的时候,赫斯特信心满满的跑去参加了双年展,尽管那件参展作品成功为他在次年拿到了整个英国艺术界的最高奖项“透纳奖”,但遗撼的是,他却在威尼斯双年展上颗粒无收。】
【猜一猜那一年的赢家是谁?】
【而在赫斯特拒绝代表英国参展的1998年,猜一猜艺术展的最大赢家是谁?】
【没错。】
【《纽约时报》甚至以此给予了英国表亲们非常英国式的阴阳怪气的回击,它在头版上刊登了相同的两张照片,并附上了额外两组照片。一则是英国公告牌的榜单,一则是1960年的老照片,那年猫王凭借着他的电影《蓝色夏威夷》的主题曲,蝉联了美国专辑榜冠军整整20周。】
【《纽约时报》的头版头条则是——】
【“现在,谁才是真正的冒牌货?”】
【1998年是两个人互有胜负的一年,而1999年的冠军毫无疑问则是亨特·布尔。】
【就象1932年的毕加索一样,1999年亨特·布尔已经功成名就,1999年的布尔先生创造了无数价格堪称天文数字的艺术品,1999年是亨特·布尔人生意义上的大年。】
【1932年的毕加索在闹离婚。】
【但和毕加索不一样的是1999年的亨特·布尔淦了一件史无前例的大事,或者说史无前例的行为艺术。】
【他消失了。】
【在几乎获得了一切所能获得的荣誉的第二年,亨特·布尔,竟然,竟然,竟然,就象人间蒸发了一样,直接消失了。】
【两周过去了。】
【一个月过去了。】
【五个月、十个月、一年、两年、五年】
【世界上的所有人终于明白,这绝对不是一场玩笑。】
【往后的二十年里,围绕着这起事件,至少有五本书出版,有两部电影被搬上了大荧幕,甚至由着名导演马丁·斯宾塞所指导的同名电影《孤独画家》还拿到了威尼斯双年展主竞赛单元的金奖。】
【所以人们会说——】
【一个艺术展的,一个终生成就的,还有一个是电影展的。这大约是艺术史上再也没有办法能够复制的成就了。】
【等等】
【一辈子三座?】
【说一辈子也许太早了一些,就象毕加索没有成为漫长十九世纪的句号一样,亨特·布尔也不愿意成为短暂的二十世纪的终点。】
【他说,不,先生。】
【女士们,先生们,在消失了已经接近二十年以后,亨特·布尔,那位传奇的猫王又一次回到了公众的视野里,他的出现就象他的消失那样的出人意料,带着一股强烈的神经质的气息。】
【猫王一生只活了42岁,如果他能够活的和毕加索一样长的话,也许,还能够书写出不一样的故事。】
【让我们记住1999年。】
【对于艺术史来说,1999年不止是“亨特·布尔”消失的那一年,同样也是顾为经出生的那一年。两个人,一个人站到行业的顶点,一个人才刚刚呱呱坠地。】
【真正属于顾为经的时代。】
【要到他大学毕业的七年以后,那是属于他的奇迹之年。】
【差不多同样的时刻。】
【顾为经也举办了人生中第一场生涯回顾展。】
【而这个刚刚在德国的艺术展上创造了奇迹,艺术市场上创造了奇迹,荣誉多到足以去举办生涯回顾展的画家,他甚至还没有到三十岁。这里的巴勃罗·毕加索的一半大。】
【如果毕加索能看到这一幕,他会想些什么呢?】
【没有人知道。】
【2028年,这是艺术史上的“顾为经年”。。不过,消息灵通的人士的关注点已经不在这起收购案之上了,他们从最近这些频繁的消息里开始嗅出了别的意味。媒体说,顾为经此刻早在年初时就已返回汉堡,他甚至根本就没有出现在科隆美术展的现场。奖仪式,也是由安娜·伊莲娜的私人秘书代为领取。】
【7月19日,顾为经的名字出现在汉堡绘画和音乐家联合会年度展的艺术家清单之上。】
【顾为经曾经多次在不同场合,表达过其对年度展的兴趣,但汉堡绘画和音乐家联合会方面一直保持着缄默。似有意又似是巧合,顾为经如今也许是整个艺术协会最有名望的艺术家,他的名字足以敲开世界上任何一个艺术展的大门,却始终被艺术协会自身的年度展排除在门外。】
【协会宁愿给予他一个荣誉会长的头衔,都不愿意让他参与到协会本身的年度展之中。】
【而这将是有史以来的第一次。】
【7月22日,报纸《经纪学评论家》第一次将《油画》杂志的股权结构相关信息披露,报纸指出,算上去年的卡塞尔文献展,顾为经离完成股权激励条款的限制,就差了最后一步之遥了。年初时的收购案,所有声势浩大的准备,都是为了此刻。】
【8月31日,顾为经获得了汉堡绘画和音乐家联合会年度展金奖。】
【同日,《油画》杂志社召开记者会,对外宣布起诉汉堡艺术协会和艺术家顾为经。】
【同日,伊莲娜家族代理律师团召开记者会,对外宣布将起诉《油画》杂志社董事会即克鲁格兄弟银行。】
【此刻。这场围绕着欧洲最有价值的权威杂志之一狗血宫斗剧,正式进入相互逼宫死缠烂打的阶段。】
【9月21日,大众喜闻乐见的狗血吃瓜剧还在继续。《福布斯杂志》评选出了本年度艺术行业最有影响力的100位权势人物。史上第一次,顾为经进入了该榜单前十名。】
【同年12月,顾为经生涯回顾展在苏黎世召开。】
——节选自《来自艺术的力量——顾为经和安娜·伊莲娜:从心而终》部分年表
——
28年前。
美国。
纽约,布鲁克林区。
入夜了,纽约的冬天很冷,天空之中下着雪花,一群流浪汉缩着脖子,在废弃的汽油桶前烤着火,男人们瑟缩着肩膀,伸着手指驱赶手指缝隙之间的寒气。
“报纸根本不经烧,仍下去一瞬间就化了,还不如捡一点树枝呢。”
男人一边说。
一边随手将同伴递过来的报纸扔进空的汽油桶里。
“这是那个谁么。”
他瞅着报纸头版上那个十指互抵,看着镜头,一副酷哥模样的男人。
“那个大歌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