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刚泛起鱼肚白,李泰便已精神抖擞地出现在了选定的宫苑空地上。
此处地势开阔,四周无高大树木殿宇遮挡,日照极佳,正是安装太阳能发电系统的理想场所。
数十名从将作监精选而来的能工巧匠,带着各式工具和木料,早已在此等候。
李泰将带来的十块大型太阳能板小心放置在一旁,便开始向工匠首领详细讲解安装要求。
“诸位,此物名为‘太阳能板’,需以特定角度面向太阳倾斜放置,方能最大效率吸纳日光。”李泰一边说,一边用手比划着倾角,“寻常此法,需配以特制铁架固定。然铁架沉重,运送不易。”
确实,虽然仙境里也可以买到安装太阳能板的配套铁架,但大唐通往仙境的通道运力有限,哪能浪费运力来运输铁架?
反正只要将太阳能板固定好就行,他可以另想他法。
他指向地上堆放的上好木料:“大唐能工巧匠辈出,何须拘泥于铁器?今日,便以这坚实木料,为我大唐首座‘光电之阵’,打造基座。”
工匠首领闻言,立刻领会,拱手道:“殿下放心!此等支架,与我等平日建造亭台楼阁之技艺相通,无非是要求稳固、角度精准。小的们定当全力以赴。”
“好!”李泰满意地点点头,“便开始吧!”
一声令下,工匠们立刻行动起来。锯木声、凿击声、敲打声顿时响成一片,打破了清晨的宁静。
他们分工协作,有的负责切割木料,有的负责榫卯结构,有的则根据李泰指示,精心测算并标记出所需的倾斜角度。
不过一个多时辰,十副结实耐用、角度精准的木质支撑架便已制作完成,在空地上整齐地排成一列。
架子结构简洁却牢固,倾角一致,稳稳地朝向太阳。
木质支架已稳稳当当地排列在空地上,接下来便是将沉重的太阳能板精准地固定其上。
李泰打开一个木箱,里面整齐地码放着配套的不锈钢连接件、螺丝螺母。
“第一步,需在支架的指定位置钻孔,以便安装连接件。”李泰拿起一个u型连接件,比划着说道。
一旁的工匠首领闻言,立刻对徒弟吩咐:“快去取钻、凿、锉来!”
他们平日木工、石作,都离不开这些传统工具。
“且慢。”李泰笑着摆手,从随身携带的工具包里,取出了一个形制奇特的物件。“用这个。”
工匠们好奇地围拢过来:“殿下,此乃何物?”
“此物名为‘手电钻’,”李泰拿起一块厚实的木料作为演示,将一枚钻头卡入卡盘拧紧,调整好转速,对准木料,轻轻扣下了开关。
“嗡——”一阵低沉而有力的马达声响起,手电钻前端高速旋转起来。
李泰稳稳持握,将钻头抵住木料,只见木屑纷飞,不过片刻功夫,一个边缘光滑、深浅一致的圆孔便已成型。
工匠们看得目瞪口呆。
他们平日钻孔,需先用凿子定位,再以手钻或弓钻费力旋转,耗时良久方能成一孔,且孔壁难免粗糙。
哪见过如此省力、迅速、精准的钻孔方式?
“神乎其技!真乃神乎其技!”老工匠凑近看着那光滑的孔洞,连连惊叹,“殿下,此物……此物竟如此便捷?”
李泰放下手电钻,笑道:“便捷是便捷,然此物亦需倚仗电力方能驱动。待此番发电系统建成,电力充足,便可多备几把,届时尔等施工,效率必能倍增。”
工匠们闻言,个个喜形于色,若能有此等神器相助,往日需数日方能完成的活计,恐怕半日便可告竣。
接着,李泰又示范了如何使用活口扳手和螺丝刀,将连接件通过螺丝牢牢固定在钻好的孔洞中,再将太阳能板架上去,从下方用螺丝紧固。
比起传统榫卯或铁钉铆接,这种连接方式可调可拆,牢固又灵活,再次让工匠们啧啧称奇。
“这‘螺丝’与‘扳手’的巧思,着实令人叹服。旋紧即可固若金汤,旋松便可拆卸自如,比之铁钉巧妙百倍。”
在“仙境”工具的强大助力下,原本繁琐的安装工作变得异常顺利。
工匠们干劲十足,在李泰的指导下,很快便将十块巨大的太阳能板全部稳稳地安装在了木架之上。
一排深色的板面整齐地朝向太阳,在阳光下闪烁着金属与玻璃特有的光泽,吸收着阳光的能量。
李泰面前是连接成组的蓄电池和那个最为关键的“太阳能充放电控制器”。
他最后一次仔细核对了每一根连接线的走向,从太阳能板阵列并联输出的直流电缆,到控制器的输入端,再到控制器与蓄电池组之间的连接,最后是控制器上为负载设备供电的输出端子。
所有接口都已拧紧,绝缘处理完善,确认无误。
李泰深吸一口气,平复了一下有些急促的心跳。
成败在此一举。
他伸出手,稳稳地按下了控制器侧面的电源开关。
“滴——”的一声轻响,控制器面板上那块小小的液晶屏幕应声而亮。
淡蓝色的背光下,一行行清晰的数字和图标跳了出来!”
每一个数据都在正常范围内。
系统运行稳定。
阳光正被高效地转化为电能,源源不断地注入蓄电池中储存起来。
“成功了!太阳能开始发电了。”李泰难以抑制心中的激动,转身对周围紧张等待的工匠和侍卫们宣布。
现场顿时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欢呼。
工匠们看着那亮起的屏幕和嗡嗡作响的设备,虽然不明其理,但知道这辛苦的成果已然显现,无不感到自豪与兴奋。
早就等在一旁的程处默一个箭步冲了上来,急切地问道:“殿下,成功了?现在是不是可以给那些门铃充电了?我这就叫人把没电的门铃都搬过来。”
“且慢。”李泰笑着拦住了他,“处默,何必如此兴师动众?将数十个门铃一一拆下、搬运至此,充完再装回去,费时费力。”
说着,他拿起两个早已准备好的满电充电宝,递给程处默:“你用这个。将此物拿去,直接在现场为没电的门铃充电。待此物电量耗尽,再拿回此处补充即可。如此,岂不省事得多?”
程处默先是一愣,随即恍然大悟,猛地一拍大腿:“妙啊!殿下高见。这样就不用折腾那些门铃了。好好好,我这就去。”
他如获至宝地接过充电宝,眉开眼笑,屁颠屁颠地就跑去找那些罢工的门铃了。
李泰看着程处默远去的背影,再回头望向那在阳光下静静工作、不断积蓄能量的发电系统,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大唐的电力时代,终于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