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泰看着眼前四双充满期盼的眼睛,又看了看桌上才进行到一半的实验,实在没心思陪这群小屁孩折腾。
他随手从旁边堆放物资的箱子里拿出一块便携式太阳能板,递给他们:
“喏,拿去。把它放到太阳底下,板子背面有根线,插到小鸭子的充电口上就行了。”
“充电口?”李治接过太阳能板,却不知道该如何做,“插哪儿啊?”
李泰无奈,只好拿过小鸭子,把它倒过来,指着底部一个不起眼的小孔:“这儿,看见没?就这个口。”
李治一看,惊讶地叫出声:“啊?把这根线插到小鸭子的……屁股里?它不会痛吗?”
“想什么呢!”李泰被他这童言无忌逗乐了,轻轻拍了下他的后脑勺,“这只是个玩具,痛什么痛?这叫充电接口,明白吗?”
小兕子凑过来一看,立刻明白了:“窝懂啦,谢谢系兄!”
她高兴地接过太阳能板和小鸭子,像得了宝贝似的。
四个孩子顿时欢呼起来,道了谢,又叽叽喳喳地跑了出去,找了个阳光充足的庭院角落,小心翼翼地按照李泰说的方法,给心爱的玩具充电。
然而,太阳能充电毕竟缓慢。四个孩子眼巴巴地守在旁边,看着太阳能板静静地吸收着阳光,小鸭子却毫无动静。等了快两个时辰,小鸭子屁股后面的指示灯才由红色变成了绿色。
“充满啦!充满啦!”孩子们欢呼雀跃,立刻拔掉电线。
小鸭子果然又活蹦乱跳地走起来、唱起歌了。
虽然玩得很开心,但等待充电的漫长过程,还是让年纪最小的兕子留了心。
她记得很清楚,小郎君说过,这种太阳能板充电慢,是临时用的办法,并不是最好的。
小郎君还说,等四兄他们学会了安装更厉害的电路,就能有更好的充电办法,又快又方便。
想到这里,兕子又独自跑回了李泰的偏殿。
李泰还在埋头研究电路图,听到脚步声,抬头见是这个最小的妹妹,问道:“怎么又回来了?小鸭子又没电了?”
“不是,小鸭子还有电,但充电太慢了,要等好久才能玩。”
兕子说着走到书案边,双手扒着案沿,踮起脚尖,小脸十分认真地看着李泰,奶声奶气却充满鼓励地说:
“系兄,你要快点学会装那个……那个很厉害的电路呀。窝和小鸭子,还有阿姐阿兄,都等着你用更好的办法充电呢。”
“加油!窝相信你一定能行!”
看着妹妹充满信任和期待的大眼睛,李泰先是一愣,随即放下手中的图纸,伸手揉了揉兕子的小脑袋,郑重地点了点头:
“好!四兄一定努力,尽快让我们兕子用上又快又好的电。”
“耶!”小兕子开心地离去了。
接下来的两日,程处默可谓是风头无两。
他带回来的感应门铃在宫中大受欢迎,尤其是在侍卫们中间,简直成了守护宫禁的神器。
起初还有几个不信邪的侍卫,变着法儿想挑战这“仙器”的能耐。
有人换上夜行衣,黑巾蒙面,试图融入夜色。
有人裹上厚厚的袍子,说要隔绝热气。
更有甚者,不知从哪儿找来一堆藤蔓杂草披挂在身上,扮作移动的灌木丛,蹑手蹑脚地靠近……
结果无一例外,人还未至门前,那清脆响亮的“欢迎光临”便已响彻夜空,引得周围侍卫哄堂大笑。
几次三番下来,再无人质疑这小小门铃的灵验。
李世民得知后,龙心大悦,直夸张处默办事得力,叫他多买一些,在宫中各处紧要通道、门户皆需安装此铃。
苏寅那边供货也快,第二天便将大批门铃送入了宫中。
程处默带着人忙活了一整天,将门铃装遍了皇宫各处。
自此,一到夜晚,皇宫深处便不时响起此起彼伏的“欢迎光临”声,既有宫中之人正常的通过连接各个区域的关键要道,也有几个年幼的皇子和公主来此戏耍,引起门铃示警。
尤其是晋阳公主,就喜欢偷偷地跑过来引动门铃,搞得侍卫们哭笑不得,最后程处默不得不拿了一个门铃让她拿回去自己玩,这才少了许多误报。
总的来说,装了门铃虽略显嘈杂,却着实让侍卫们心里踏实了不少,真可谓“飞鸟难过”,安全感大增。
然而,好景不长,新的麻烦很快出现了,充电成了问题。
门铃数量激增,便携式太阳能充电板效率有限,光照充足时,充满一块电池仍需不少时间。
宫中门铃数十,轮流充电,调度起来已是捉襟见肘。
更麻烦的是,若赶上连日阴雨,太阳能板形同虚设,不少门铃便因电量耗尽而失声,使得严密的预警网络出现了漏洞。
程处默看着一堆等待充电的门铃和窗外阴沉的天色,愁眉不展。他只得又去找李泰想办法。
“殿下,您可得抓点紧啊!”程处默找到正在偏殿对着电路图冥思苦想的李泰,大倒苦水。
“这仙器好是好,可也太费电了,充电又慢,离了日头便罢工。现在各处都指着这玩意儿,万一哪天电量接济不上,出了纰漏,陛下怪罪下来,我老程可担待不起啊!”
他凑近些:“你那……那安装电路的法子,到底琢磨得咋样了?啥时候能成啊?”
李泰最近也在被李世民问,什么时候可以解决充电的问题,李世民喜欢上了台灯,就是这玩意儿使用的时间太短了,不够用啊,所以就被催了。
李泰闻言抬起头,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无奈道:“处默,你当这是搭积木么?说成就能成?这电路连接需精密计算,稍有不慎,便是前功尽弃。”
他指着桌上摊开的图纸和一堆元器件:“快了快了!你再容我两日,待我将这最后几个关窍打通,便可请小郎君将那些更高效、更稳定的充电设备和蓄电池送过来。到那时,莫说你这几十个门铃,便是将整个皇宫点亮,也非难事。”
程处默见李泰眼中布满血丝,知他为了此事已是殚精竭虑,也不好再催逼,只得挠挠头道:“成!殿下您多费心!我老程等着您的好消息!有啥跑腿打杂的活儿,你尽管吩咐。”
送走程处默,李泰深吸一口气,重新将目光投向那些复杂的线路图。
他知道,必须尽快攻克技术难关。
这不仅仅是为了解决门铃的充电问题,更是为了兑现对李世民和兕子的承诺,为了那个“长安万井夜如晴”的未来。
他拿起一个电阻,再次沉浸到那个由电流与符号构筑的奇妙世界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