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谈妥之后,陈玄玉带着李世绩和单雄信,去见了李世民。
两人再次下拜谢恩。
有些话不需要说的太透彻,意思大家都懂。
又得两员大将,李世民自然非常高兴,对两人就是一番表彰和宽慰。
尤其是对两人的兄弟情深,大加赞赏。
当然,他也没忘了陈玄玉。
当场表明是听了陈玄玉的劝说,才改变主意成全二人的兄弟情。
即便早就猜到这种可能,真的确定的时候,李单二人还是非常惊讶。
尤其是李世绩,早就听闻陈玄玉不凡。
只是为了保持和李世民的距离,他并没有与其接触过。
以为也就是个神童罢了,又能聪明到哪去。
今日才知道,是自己见识少了。
接着两人对陈玄玉又是一番感谢,表示必有厚报。
陈玄玉自然知道该说什么,对两人表达了自己的敬仰知情。
一时间可以说皆大欢喜。
李世民又和他们聊了几句,就让两人下去治伤了。
等两人离开,陈玄玉笑道:“恭喜大王,又得两员大将。”
“哈哈。”李世民也非常开心,大笑道:
“幸得玄玉提醒啊,否则我错失大将到还在其次,将懋公推向对立面才是大麻烦。”
陈玄玉谦虚的道:“也是大王虚怀若谷,我才能劝的动。”
“换个心胸狭隘的,大概率连我一起砍了。”
李世民摇摇头,自我检讨道:“别恭维我了,这次确实是我得意忘形了。”
“以后我若再犯什么错误,你也要如这次般提醒我。”
陈玄玉心中一动,说道:“人一旦到了气头上,是听不进去任何建言的。”
“就怕到时候大王听不进去啊。”
李世民说道:“那就等我气消了再劝。”
陈玄玉摇头道:“只怕等您气消了,就迟了。”
“就拿这次的事情来说,若我未能及时劝动您,哪还有以后啊。”
人都被杀了,你就算知道听劝了,又有什么用。
李世民缓缓点头道:“确实如此,得想个办法,尽可能避免此类错误的发生。”
“我不管,到时候你必须将我劝住,劝不住就是你的过错。”
陈玄玉瞪大眼睛看着他,你还讲不讲理了。
不过没辄,谁让人家是君主的。
他趁机抛出了自己心中的想法:“不如这样。”
“大王给我一个信物,当我拿出信物的时候,不论是何事,您都推迟十二个时辰再做决定。”
李世民尤豫了片刻,说道:“仅限于杀人。”
陈玄玉心中暗喜,道:“也好,别的事情都可以事后修正,唯有人命不行。”
李世民这才将腰间悬挂的玉佩摘下,递了过来:
“记住,慎用。”
陈玄玉双手接过:“大王放心,我可不是滥好人。”
仔细端详,是一块黄色的龙形玉佩,一看就价值不菲。
啧,这要是传到二十一世纪,价值不敢想啊。
这个玉佩对不守信的君主来说,屁用没有。
但对李世民来说,用处可就大了。
而且这玉佩表面作用,只是用来劝谏李世民的信物,还有极大的限制。
但仔细想想就知道,它所代表的意义可太大了。
在某些情况下,这就是尚方宝剑。
不对,尚方宝玉。
也就是现在李世民在兴头上,加之陈玄玉年龄小,让人下意识的认为他没威胁。
才会同意这样离谱的建议。
但凡换个人,换个时间点,李世民都不可能答应。
小心的将玉佩收起,陈玄玉也无法克制的咧开了嘴巴。
现在万事俱备,就等李世民当皇帝了。
这会儿李世民也有些反应过来了,看着陈玄玉得意的样子,无奈摇摇头。
但他并未后悔。
给都给出去了,没什么可反悔的。
而且这对陈玄玉本人来说,何尝不是一种考验。
如果他用不好这块玉佩,那以后必然会被踢出内核圈子。
能用好,岂不是皆大欢喜。
所以,这就是把双刃剑,且走且看吧。
这时,李世民又想起另外一件事情,开口说道:
“根据降将所言,有人给窦建德提议,北渡黄河攻打河东,窦建德也心动了。”
“只是王世充派了很多使者前来求援,他们还携带大量金银珠宝贿赂窦建德部将。”
“在这些人的劝说下,窦建德才打消了围魏救赵的计划,执意在虎牢关与我军决战。”
甚至就连窦建德的皇后曹氏,都劝说他围魏救赵。
窦建德几乎就要同意了。
有一说一,刚从降将口中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李世民也吓出了一身冷汗。
幸亏王世充够努力,硬生生把窦建德给拉了回来。
“多亏了你当初的建议,否则此战恐怕就是另一个结果了。”
陈玄玉没想到,当初的伏笔竟然真的有了收获。
不过他并未得意,原本历史上窦建德就没去打河东,说明有没有自己都没区别。
也就作为当事人的李世民,才会觉得自己的提议很重要。
所以他谦虚的道:“事实上,此事与我的建言关系并不大。”
“就算没有我,王世充也一样会派人游说窦建德。”
“而窦建德之所以没有采取围魏救赵之法,根本原因是他太贪心。”
“他的目的,不只是为了救王世充。”
“而是想一箭双雕,击败大王的同时,将洛阳也一起拿下。”
“如此他尽得河南河北之地,将真正拥有一统天下的机会。”
“可惜,他碰到了大王,最终沦为阶下囚。”
李世民摇摇头,道:“谦虚是好的,但该是你的功劳就得去争,否则会吃大亏的。”
“此事我会上报给陛下,到时朝廷会有赏赐下来,你接着就是了。”
陈玄玉想了想说道:“大王,可否只报我师父的名字?”
李世民笑道:“现在知道怕了?”
陈玄玉诚恳的道:“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如大王一般迁就我。”
这个马屁拍的李世民大笑不已:“哈哈,没想到你小子也会阿腴奉承。”
然后点头说道:“你能有这个认识,还不算太笨。”
“好,到时我会将你的功劳,放在你师父身上。”
“不过那都是朝廷的赏赐,你为本王立下大功,我不能不给你赏赐。”
“说吧,可有什么想要的东西?”
啧,朝廷、本王,这就区分开了。
陈玄玉心中腹诽,却也非常高兴。
李世民这话就等于是在表态,正式接纳他添加秦王体系,还是内核成员。
确实没有比这更值得开心的了。
至于赏赐……
他想了想,一时间还真想不到要啥,于是就说道:
“实在不知道要啥,能不能容我考虑一下。”
李世民失笑道:“这哪兴考虑的……不过谁让你是小孩子呢,就容许就考虑几天。”
陈玄玉自然是一通马屁过去,拍的李世民开怀大笑。
不过很快两人又谈起了正事:
“大战结束,长安很快就会有旨意催我回京,你是否要随我一起进京?”
这一点陈玄玉早就考虑好,当即说道:
“眼下我进京并不能帮到大王太多,反而会成为您的破绽。”
“况且,少林寺那边也需要交涉,我也不放心交给别人,所以请容许我回到道观。”
李世民不在意的道:“少林寺你不用担心,我会给他们修书一封,他们不敢不给我这个面子。”
陈玄玉摇摇头,说道:“我们和少林寺不仅是利益之争,也是佛道理念之争。”
“就算碍于您的权威,少林寺不敢明面上做什么,私底下的小手段也是避免不了的。”
“只有与他们硬碰硬打几次,他们才会消停。”
李世民眉头皱起,他知道陈玄玉说的是实话。
皇帝也不是万能的,阳奉阴违、欺上瞒下之事,简直不要太多。
但……
“少林乃禅宗祖庭,金仙观想和他们相争,恐怕很难。”
不是很难,是完全不是一个级别的。
陈玄玉傲然道:“少林是禅宗祖庭,我金仙观未尝不能在道教另开一宗,成为一派祖庭。”
李世民惊讶的道:“哦?不成想玄玉竟有此等雄心壮志。”
即便他知道陈玄玉有点秘密在身上,可另开一宗还是太过匪夷所思。
莫非……
陈玄玉接下来的话,证实了他心中所想:
“仙人梦中授业,教的可不只是医术和读史,还有很多东西。”
“说句自大的话,我只需从其中取出一部分,就足以开宗立派。”
开宗立派唾手可得?
看着自信的小道童,听着他狂傲的话,李世民一时间有些失神。
他想要说狂妄,可仔细回想这两个月的相处。
陈玄玉貌似从来没有说过大话,他说的事情,最后都做到了。
难道,他真的能另开一宗?
想到这里,李世民都不禁有些激动。
“能和我说说,你准备如何另开一派吗?”
陈玄玉摇摇头,说道:“千头万绪,一时间说不清楚。”
“但我可以告诉您,我要开的这一派,会以老子为尊,以道德经为根本思想。”
老子、道德经?
李世民的表情立马就不一样了。
武德三年,李渊认老子为祖宗。
如果再出现一个以老子为尊的教派,那对李唐来说,可太重要了。
如果这个教派,是在他秦王的扶持下出现的,对夺嫡的帮助也同样很大。
若说刚才他还只是好奇,那现在情况就不一样了。
这已经成为一个必须完成的政治任务。
所以他严肃的道:“好,我拭目以待。”
“不过事关重大,我要派几个人去协助你。”
陈玄玉自然知道他的意思,就是派人来监督。
不过他也很欢迎李世民派人来帮忙就是了。
这样等李世民登基,只要他一句话,新宗派就可以享受朝廷扶持了。
省略了传教的时间和麻烦。
“就算大王不派人,我也会向您求援的。”
“金仙观的情况您也知道,靠我们这些人,想另开一派不太现实。”
对他的态度,李世民非常高兴,道:
“如此便好。”
陈玄玉话锋一转道:“但您得答应我两个条件。”
李世民道:“说。”
陈玄玉道:“第一,您派来的人,必须是真正的道家高人。”
李世民颔首道:“准。”
陈玄玉接着道:“第二,您派来的人,必须要以我为主。”
“若我对他们不满意,可随时将他们遣返。”
李世民眉头微皱,思索片刻最终还是点头道:
“准。”
陈玄玉松了口气,笑道:“那我就在道观,恭候诸位道友的到来。”
正闲聊间,有臣下来报,王世充府库里的钱财轻点出来了。
这个工作是由杜如晦来做的,也是他派人来禀报的李世民。
心情正好的李世民笑道:“走,带你去长长见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