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李世民为松峰道人一行,举行了隆重的欢迎宴会。
诸将自然也不会怀疑什么,纷纷上前敬酒。
松峰道人却只觉得如坐针毯,他比谁都清楚自己的真实能力。
但事情到了这一步,也只能强撑下去。
其他弟子倒是没有想那么多,只以为师父治好秦王的病立下大功。
席间那叫一个兴奋。
陈玄玉倒是还好,通过酒宴认识了很多历史名人,他可是高兴坏了。
只是可惜,不能上去结交。
不过他私下里也在观察众人的表现,与史书记载做对比。
希望能多了解一下他们,为将来打基础。
酒宴刚结束,李世民就要给松峰道人安排职务以及住所。
高人自然就要有高人的待遇,虽然职务不能给太高,但待遇却是顶级的。
啥,去伤兵营治病救人?
那是对高人的侮辱。
医师和军医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医师在社会上是个非常体面的工作,且拥有一定的社会地位。
但军医截然相反,地位非常尴尬。
没有机会上阵杀敌,医治伤员又不算军功。
干一辈子,也就是个拿死工资的底层军医师。
但凡医术还能过得去的,没人愿意当军医。
能当军医的,要么是犯了事儿被发配过去的,要么是那种连二把刀都算不上来混饭吃的。
发配过来的犯人,自然谈不上什么人权。
二把刀医术不行,十个伤兵抬进来八个丧命,将士们更不会尊重他们了。
然后就陷入了恶性循环。
军医地位低,没有医师愿意去当军医,造成军医医术很差。
军医医术差,无法获得将士们的尊重,地位就越来越低。
明朝时期军医的地位降至低谷。
在法律上规定,军医属‘杂流’,彻底断绝了他们所有的前路。
唐朝的情况虽然没那么严重,但让一个高人去干军医的活儿,也确实是一种羞辱。
李世民已经认定松峰道人是世外高人,恨不能与其促膝而谈,又怎么会让他去伤兵营。
但松峰道人却知道自己几斤几两,陈玄玉给他讲的那些东西,已经用的七七八八。
再和李世民交流下去,就要露馅了。
所以一力坚持要去伤兵营:“贫道别无所长,唯有医术尚能拿得出手。”
“此行也只愿以医术,为大王效劳。”
“若大王不让贫道去伤兵营,那贫道又有何颜面留在这里,只能羞愧而去。”
众人完全无法理解,他为何非要去伤兵营。
只能当他是出家人,悲天悯人。
而且话都说到了这个程度,李世民也不好再阻拦,只得同意了他的请求。
还特意下令,凡伤兵营所属,尽皆听其调遣。
眼见一切恢复原计划,且还拿到了一定的指挥权,松峰道人悬着的心终于落下。
陈玄玉也是松了口气,他也怕再交流下去,自家师父露馅。
第二天一大早,松峰道人就迫不及待的,带着弟子们去了伤兵营。
伤兵营的一众医师和医护,早就接到上面的命令,在大营门口迎接。
其中就有那位随军太医郑良祺。
换成别的时候,郑良祺或许会羡慕甚至嫉妒,但此时他只有感激。
因为松峰道人的到来,将他给解救了出来。
关键,金仙观这一群人的主业是道士,和他形不成竞争关系。
自然也就没有必要嫉妒。
现在他想的是,能不能从对方手上,学个一招半式的。
所以,对松峰道人的态度也非常躬敬。
至于伤兵营的其他医师和医护,就更不敢有别的想法了。
这里是军营,施行的是军法,不听话可以直接拖出去砍了。
见大家对他如此躬敬,松峰道人自然也很开心。
这样能省却不少麻烦事儿。
不过他也不是那种得意忘形的人,对众人的态度很是和善。
他的态度,也让郑良祺等人悬着的心放了下来。
不过等进入伤兵营,松峰道人一行的眉头就忍不住皱了起来。
三个字,脏、乱、差。
遍地屎尿这种事情自然不会发生,古代人又不是傻子,很清楚屎尿是污秽物要集中处理。
安营扎寨的时候,会专门划出一块局域当厕所。
除非是那种乌合之众,才会随地乱排放。
李世民治军严格,就更不会允许这种事情发生。
但也就仅此而已了。
普通军营相对好一点,伤兵营的环境就很糟糕了。
遍地的生活垃圾和医疗垃圾,伤兵的衣物脏的看不到原本颜色,被褥上面布满油泥和血污。
医疗器具根本就不清洗,给一个人用过之后,直接拿去给下一个人用。
更夸张的是,从死亡士兵身上拆下来的纱布,直接被包裹在其他士兵身上。
很多士兵受了伤,只是简单的包扎一下,就扔到一旁任其自生自灭。
看到这一幕幕,别说是陈玄玉这个穿越者了,就连松峰等人都受不了了。
此时他们终于知道,为何伤兵营的死亡率那么高了。
陈玄玉更是想到。
对于轻伤员来说,或许不来伤兵营,存活率会更高一些。
这不是他夸张,看看伤兵伤口上那一层厚厚的糊糊,简直就是炎症的温床。
在没有抗生素的年代,发炎就是绝症。
还不如不涂那一层所谓的金疮药,让伤口自然恢复呢。
松峰道人很快就进入了角色,让宋玄虚对所有伤兵进行统计,并编写病例。
让刘玄清统计所有医疗资源,比如器具、药材等,全部列明清单。
成玄真负责对外沟通,比如缺什么物资,他负责去找相关部门讨要。
李玄明则负责打下手,不过他的第一个任务,是把伤兵营的卫生打扫干净。
至于陈玄玉,他是自由人,爱干啥干啥。
郑良祺等人完全没有想到,松峰道人如此雷厉风行。
虽然有诸多不解,但也只能配合。
然后大家就发现,人手严重不足。
别说是干杂活的,就连医师和医护都稀缺无比。
松峰道人没办法,只能给李世民写了封信。
除了讨要一些人手,还顺便要了许多物资。
比如几口大铁鼎,干净的麻布,缺少的药物,大量的木板等等。
李世民也想看看,这位高人能在伤兵营玩出什么花样,立即就给他送来了一百人。
都是因伤残无法再参与战斗的人员,干点杂活还是没问题的。
至于缺少的其他物资,也特意吩咐人以最快的速度配齐。
有了人,各项工作如火如荼的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