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官立体高眉深目,双目明亮不怒而威。
络腮长髯修剪整齐,肩宽胸阔,坐姿挺拔如松。
这就是李世民给陈玄玉的第一印象。
龙凤之姿,天日之表,在这一刻具象化了。
陈玄玉因为太激动,以至于忘记了行礼。
不过也没人在乎一个七八岁的小道童,只以为他被李世民的气势给吓住了。
还好松峰道人修道五十多年,又掌渠道观数十年,接人待物早就习以为常。
内心虽然很紧张,外表却表现如常。
事实上,刚见面李世民也不可能问什么大道理,只是简单的寒喧客套。
对这方面,松峰道人可太擅长了。
陈玄玉也很快就恢复正常,眼睛左右打量了一下,发现下方还坐着七八位大将。
大概率也是初唐名将,就是不知道都有谁。
这时一位身形魁悟如塔,满脸虬髯的黑脸大汉,察觉到陈玄玉的目光,也朝他瞪了过来。
那铜铃一般的眼睛,凶神恶煞般的表情,让陈玄玉不禁心中发怵。
不过他毕竟是成年人灵魂,并没有躲闪,反而与对方对视起来。
“恩?”
那黑脸大汉似是没想到他竟然如此大胆,眉头一皱眼睛里多了几分凶意。
陈玄玉心中更怵,但脸上的笑容却更璨烂。
李世民也察觉到了他们的动静,失笑道:
“敬德,不得无礼。”
尉迟敬德这才收回目光:“是。”
然后朝陈玄玉露出赞许目光:“你这小道童不错,胆子很大,锻炼几年准是一员猛将。”
敬德?就是尉迟恭了。
啧,没想到竟然碰到他了。
而且,这老黑看起来也是个乐子人啊。
想到这里,他开口说道:“你就是尉迟敬德?”
这话着实无礼,松峰道人连忙呵斥道:
“玄玉不可无礼。”
然后又对尉迟敬德赔礼:“小徒年幼无知,还请将军恕罪。”
其实他内心也在纳闷,这徒弟今天怎么突然犯傻了。
尉迟恭却毫不在意的道:“名字就是给人喊的,有什么罪不罪的。”
又对陈玄玉说道:“我就是尉迟敬德,你听说过我?”
陈玄玉笑道:“听说过,江湖传闻尉迟恭乃无敌猛将,忠义无双。”
被人夸奖,哪会有人不高兴。
还是一个小孩子夸,更显得真心实意。
尉迟恭大笑道:“哈哈,你这小道童倒是会说话,不过你知道什么是江湖吗。”
陈玄玉一本正经的道:“庙堂之外皆江湖。”
见他一副小大人的模样,大家不禁都来了兴趣。
另一个大汉问道:“那你有没有在江湖上,听说过我的名号啊?”
陈玄玉问道:“不知这位将军高姓大名?”
那大汉道:“我叫程知节。”
陈玄玉故作思索,然后恍然大悟道:
“程咬金对吧?听说过。”
程咬金饶有兴趣的道:“江湖朋友怎么说我的?”
李世民也来了兴趣,想听听民间传闻。
陈玄玉回道:“江湖传闻你和秦琼、罗士信等人,都是瓦岗寨的大英雄。”
“你梦中得伏龙星传授斧法,可惜中途被人打断,只学了三招。”
“因此都说你是三板斧子程咬金。”
这会儿还没有隋唐演义,梦中学斧子的传说自然也没有出现。
但既然是‘江湖’传闻,那肯定要带点玄奇色彩,在座的只会感到高兴。
没人会真的相信,也不会有人去调查。
事实也确实如他所想,听到神仙入梦传授斧法,众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李世民还打趣的道:“咳咳……没想到知节还有这番奇遇。”
“竟然不告诉本王,该当何罪。”
秦琼也笑着质问道:“咱们在瓦岗时期就是兄弟,你竟然连我都瞒着。”
“我秦琼要与你划地绝交。”
程知节徨恐的道:“污蔑,他污蔑我,你们可不能相信啊。”
众人再次大笑起来。
程咬金摇摇头,说道:“也不知道是哪个胡说八道,我明明擅使长槊,斧子可不熟悉。”
秦琼秦叔宝?
陈玄玉看向那个中年男子,说道:
“江湖传闻秦琼秦叔宝义薄云天,手中一双铜锏重一百三十斤。”
闻言众人再次大笑起来,好几个人都笑的前仰后合。
程咬金一边笑,一边说道:“一百三十斤,叔宝真神力也。”
秦琼也哑然失笑:“这传闻果然够‘江湖’的。”
尉迟恭‘震惊’的道:“一百三十斤的铜锏?秦将军才是神力啊,难怪当年能撵着我痛打。”
他说的是武德三年的旧事。
那会儿他还在为刘武周效力。
李世民率部攻打刘武周,秦琼就是随军大将之一。
后来尉迟恭战败撤退,秦琼对他穷追猛打。
此时旧事重提,众人自然又是一番别样感受。
尤其是秦琼,见尉迟恭将丑事当玩笑说出,心中很是佩服。
程咬金几人,对他也是生出了不少好感。
之后交谈的时候,对他的态度都热情了起来。
人有时候就是这样,能不能成为朋友,就看一个契机。
现在正是契机到了。
李世民看到这一幕,心中也不禁暗暗替尉迟恭开心。
人都是混圈子的,或是同乡,或是师门,或是别的什么关系。
瓦岗寨那一群人就是一个圈子,大家一起投过来的,私底下相互照应。
尉迟恭不同,他是从刘武周那边投过来的。
关键是,和他一起投过来的人,大多数都叛逃了。
如此一来,他的小圈子就没了。
更严重的是,受那些人的连累,他的忠心也受到怀疑。
如果不是李世民一力担保,他差点就被人给砍了。
也就是说,尉迟恭在大唐基本是孤家寡人。
现在秦琼、程咬金等人愿意与他交好,这是一件好事。
当然,李世民也有自己的小心思,瓦岗一系并不全支持他。
比如秦琼,就始终和秦王府若即若离。
尉迟恭是他的心腹,和秦琼等人搞好关系,也有利于他拉拢瓦岗一系的人。
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而对于促成这个大好局面的陈玄玉,李世民也不禁心生好感。
这小道童,面对如此多的人还能侃侃而谈,胆色不凡啊。
好好培养,将来也不失为一个人才。
关键是,金仙观支持他秦王府,这才是最重要的。
另一边,松峰道人也松了口气。
他不知道自家弟子葫芦里卖的什么药,生怕一个不好得罪了谁。
眼见将众人说的开怀大笑,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
心中还不停吐槽,来的时候一直告诫我们要藏拙,宁愿少说话,也不要乱说话。
结果你自己比谁说的都多。
眼见氛围热闹起来,又有一名文士装扮的人凑热闹:
“小道长可曾听闻过杜如晦之名?”
陈玄玉立即说道:“房谋杜断,有宰辅之才,乃秦王之左膀右臂也。”
另外一名文士也愣了一下,没想到连他也一起评价了。
房谋杜断?听到这个评价,众人都很是惊讶。
不是因为评价太高,而是这个词出自《旧唐书》,此时还不存在。
关键仅仅用四个字,就对两人给出了最中肯的评价,众人自然惊讶。
李世民沉吟片刻,才出声道:
“房谋杜断,此言可谓是一语中的。”
“玄龄、如晦就如本王的左膀右臂,不可缺也。”
杜如晦和房玄龄拱手下拜道:“君以国士待臣,臣必以国士报君。”
接着,众人又就着‘江湖传闻’这个话题,闲聊了一会儿。
直到李世民再次剧烈咳嗽,才想起正事,连忙说道:
“大王罹患气疾久治不愈,真人医术高明,还请施以援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