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向阳向马鸣路很亲切的笑道:
“鸣路同志,你刚刚从外市过来,可能对长宁的干部、对全市的工作有个了解、熟悉的过程。这些人选,也就没有同你商量,相信能也你理解的呵。”
光书记说了这样的话,马鸣路还能说什么呢,也只能微笑道:
“向阳书记说的对,我现在对干部情况是两眼一抹黑呀。以前在前殿市,又是搞经济工作,对干部人事问题,是一个全新的课题,还在学习中。所以,也是不可能有什么好的意见和建议,主要靠光书记和在长宁工作多年的同志把关嘛。”
目前在座在几个人,“工作多年的同志”只有闻哲一人。闻哲听出马鸣路的话中含义,是故意说你可以不征求我这个“新人”的意见,总应该同闻哲这个“老人”商量吧?
闻哲听了,心中暗喜,因为马鸣路在同自己的通话中,已经得知自己事先也不知道干部人事议题的情况下,故意说这样的话,其实是在发泄他这个专职副书记被“架空”的不满。而他不点闻哲名字,却是为了避免激怒光向阳,但要让光向阳知道,只此一次,下不为例才行。
官场的奥妙,不是网文爽文中的大喊大叫、大砍大闹,而是隐藏在这样看似不经意、却又充满机锋玄妙的话语中。
光向阳是何等人,他微微一怔,也听明白了马鸣路的话中有话。但却很大度的一笑,点头说:
“呵呵,鸣路同志说的对,也是有胸襟的表现。但是,我还是要批评中伟部长,虽然鸣路书记暂时不了解长宁的情况,但是凡涉及干部问题的工作,你还是要主动向鸣路书记汇报、请求的,明白吗?”
王中伟忙起身对马鸣路点头说:
“光书记批评的对,也请马书记原谅,我今后一定会注意的。”
这个“双簧”唱的并不高明,甚至有些拙劣。只是给自己、也给马鸣路一个台阶下而已。闻哲突然对光向阳有些看不起了。拿部下“做法”,虽然是亲近的人之间的一种配合,可是也不见得怎么磊落。
马鸣路哈哈一笑,点点头,一语双关的说:
“谈不上,大家在工作上多配合,形成默契就好。”
光向阳才说:
“那我们先议常委增选的事吧。中伟部长,你先说说基本的情况。”
王中伟说:
“按照省委组织部的要求,我们市委今年有三名常委退出了。分别是方明远同志、万山宁同志、魏敬武同志。要达到十三名常委的配置,还有两名的空缺。组织部依据干管选拔任用管理规定,在考察的基础上,提出相关人选,请五人小组审议,再报市委常委会研究。
“第一个人选,是副市长周志强同志。大家都清楚,周志强同志是老资格的发改委主任,对我市的经济工作、特别是在工业和招商引资方面,成绩斐然。去年咱们引进的三个百亿级制造业项目,都是他带队啃下来的硬骨头。”
他顿了顿,拿起笔在材料上圈了圈,又介绍了周志强的履历,又说:
“当前长宁正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急需懂产业、善谈判的干部统筹协调。让周志强进常委,能更好地衔接市政府和市委的产业部署,避免政策落地出现中梗阻。同时,也是对市政府、对闻市长的一大助力。”
光向阳点点头,问一旁的张晴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