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郭部长指教,‘要先稳大局,再谋发展,先处理好关系,再推进工作。’真是非常行之有效的指导思想,我会记住的。”
郭庆元点点头,说:
“我跟闾丘书记聊过,他对你的能力是认可的,但也明确说要再观察你半年。这半年,就是你的‘考察期’,你要记住‘三不原则’:不跟市委唱反调,哪怕有些决策你不认同,也要先在内部沟通,不能公开反对;不搞个人英雄主义,凡事多强调集体决策,多把功劳往班子和市委身上放;不出工作纰漏,尤其是安全生产、信访稳定这些底线工作,绝不能出问认定你必须是个‘稳得住、靠得住’的干部,再放开手脚干也不迟。”
“是!我一定牢记在心。”
夕阳西下时,闻哲才起身告辞。
闻哲接到战平之主任的信息,要他到安老家里吃晚饭。
车上,闻哲一直靠在后座闭目沉思,万元市区华灯初上,街道两旁的商铺渐渐热闹起来。、闻哲睁开眼,掏出手机,编辑了一条短信,发给光向阳书记:
“光书记您好,我今日赴省城拜访了闾丘书记、云省长、范副书记,同时见到了zzb郭庆元副部长。领导们着重强调了党政团结的重要性,对长宁的工作也做了许多重要指示,我收获很大。明天下午想向您当面汇报拜访情况,聆听您的指示。”
他望着窗外熟悉的街景,轻轻叹了口气。这场“形式大于内容”的省城之行,与其说是认门报到,不如说是一场无声的考试,考的不是工作能力,而是大局意识和处世智慧,而他的答卷,才刚刚写下第一笔。
省城的暮色裹着春天的凉意,漫过戒备森严的凝碧湖的南岸。
闻哲让陈东门将车停在指定区域,刚下车就见两名身着便装的警卫人员上前核验身份,这是安老住处的常规流程,即便是亲属也需严格登记。
穿过两道门禁,脚下的青石板路被打扫得一尘不染,两侧的白杨树挺拔如哨兵,枝桠刚抽新芽,在暮色里泛着沉毅的微光。
安老的居所是一座低调的四合院落,没有任何标识性门楣,朱漆大门紧闭,只在门侧墙根嵌着一块不起眼的铜制编号,透着有些神秘。
闻哲按了门铃,大门上的小窗口打开,一个身穿便衣的青年人询问了他的身份,便忙开了小门。闻哲带着梅江涛、陈东门进来。
战平之房间里出来,他身着笔挺的藏青色中山装,肩线绷得笔直,眼角的余光不自觉扫过闻哲身后的巷口,这是多年警卫参谋生涯刻进骨子里的警觉。
见是闻哲,他脸上才露出几分温和,说:
“闻市长好,老爷子刚还问起你到哪了。”
“战主任好。”闻哲笑道,跟着战平之走向后院。早有人出来,接待梅江涛、陈东门,请他们进了旁边的平房。
庭院里没有冗余装饰,两株老槐是早年安老亲手栽种的,沿廊摆着的几盆春兰修剪得整整齐齐,墨绿叶片舒展着,正是含苞待放的时节。
后院的石桌旁,安老正弯腰给兰草松土。他穿着藏青色的对襟褂子,头发已近全白,却梳得一丝不苟,脊背挺得笔直,丝毫不见老态。听见脚步声,他直起身,转过身来。
老人的眼睛很亮,也很锐利,却又在看向闻哲时,添了几分长辈的温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