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想法很好。”闻哲点头赞同,心想看来杜芳霖还不是“花瓶”式干部,
“杜市长的想法,同我的不谋而合呀。”
闻哲说着,又介绍了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计划,说:
“到实地搞调研是很好的工作,就是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调研时多听听企业的意见,尤其是中小微企业,他们融资难的问题比大企业更突出。如果能推出一些适合中小微企业的信贷产品,对长宁的经济活力会有很大帮助。”
“哈哈,我太荣幸了,同您的想法不谋而合。”
闻哲也笑了,说:
“既然这样,是不是要加点饭菜?”
杜芳霖又哈哈一笑。
闻哲心里灵光一闪,说:
“杜市长,以你的目光来看,未来几年,我们长宁的经济增长点,支柱型的产业或者区域在什么地方?”
“闻市长你这是考我呀?我可没有那样的目光哟。”
“呵,闲聊嘛,我也是集思广益。”
杜芳霖放下筷子,沉吟片刻,才说:
“第一支柱,自然还是您主持下的鼎元新区了。去年就是新区的支撑,我们长宁才摆脱是长期后三位的尴尬位置,进入全省中游水平。今年乃至未来几年,我看还是如此。”
闻哲点点头,说:
“可是独木难支呀,一枝独秀也不是春嘛。”
杜芳霖说:
“宁江区肯定也算一个支柱了,也是老的支柱区了。要说嘛,自贸区要做好了,也是一个大的亮点、新增长点。”
闻哲连连点头,说:
“杜市长目光如炬,确实是。唉,但一年来自贸区的发展,也令人堪忧呀。”
“闻市长说的是,定位不明确,眉毛胡子一把抓,最后是什么也有一点,什么也没有优势。”
“杜市长好像对自贸区有些心得?”
“心得谈不上,我曾经在沪市自贸区挂职财政局副局长,多少知道一点道道。”
闻哲心中又一动,他是准备亲自调研自贸区的,但是无疑杜芳霖更合适。不论是她有认知上的优势,而且作为光书记信任的人,去自贸区护调研方案,又不会引起光向阳的过度猜忌。
“杜市长,如果开展调研活动,你愿意配合我一起对自贸区进行调研吗?”
杜芳霖愣了一下,闻哲笑道:
“怎么,中平市长的工作愿意协助,到我这就不愿意了吗?”
“不、不是,是这个题目太多、太大,我怕不能胜任。”
“没有关系。我们也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突破一两个重点,看能不能给自贸区带来一点新思路。”
“好!既然闻市长信任我,我当然全力以赴了。”
闻哲看看杜芳霖没有什么城府的笑脸,突然对自己“以夷制夷”的对策有些惭愧。毕竟,杜芳霖并没有对自己表现出敌意和抗拒。
吃完饭,两人一起回办公楼。到了十二楼,杜芳霖停下脚步:
“闻市长,那我先回办公室了,下午办公会我提前过来。”
“好。”闻哲看着她走进办公室,才转身回自己的房间。
他打开电脑,在文档里写下“自贸区调研重点”:
一是核查现有企业资质,清理不符合自贸区定位的高能耗、低附加值企业;
二是梳理报关、审批等流程,找出企业反映强烈的堵点难点;
三是走访周边农户和商户,了解他们对自贸区的实际需求;四是对比邻市自贸区的发展经验,找出长宁的差距和优势。
下午三点,市政府常务会议室的桌上摆着十一只白瓷杯,到会的人却没谁有心思端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