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志强同志一直在发改委系统,对项目审批、国资监管有经验,把发改委和市投控集团交给他,你能腾出精力抓全局统筹。”
他顿了顿,补充道:
“不是把活儿从你手里划走,是给你搭帮手。你主抓财政预算、重大项目总协调,他们负责具体执行,咱们形成‘一主两辅’的格局,效率能更高。比如纺织厂的供应链金融,杜芳霖去对接省工行,比咱们从零开始跑要快得多;
“保障房专项债的发行,周志强熟悉发改委的审批流程,能少走弯路。”
古中平愣了愣,能做到现在的位置,他也不是等闲之辈,立即明白,闻哲今天亲自上门谈工作,可能重点还是在这里。
他刚接任常务,正想通过抓核心部门立住脚,乍一听要分走财政、发改的部分权责,心里难免犯嘀咕。但转念一想,闻哲没让他完全脱手,反而给了“总协调”的定位,既保留了核心权责,又帮他分担了具体事务的压力。
而且杜芳霖有省厅资源、周志强熟悉本地情况,确实能解决实际问题。何况自己是外来的,在这些问题上,又不能太强势。但是,他也不想很轻易的“就范”。否则,今后容易让人慢谩蔑视。而且,他顿生疑惑,因为他来长宁任职前后,也认真摸查过市委、市政府领导的人脉关系、相互之间的关系,还有背景。可从来没有听说过杜芳霖、周志强同闻哲有什么深交,甚至可以说他们应该都不是很熟了。但今天这一出,又是为什么?
古中平的心中打定主意,即便是要让出分管的这些工作,一是不是轻易放手,二是乘机要搞清楚其中的问题所在。
“我明白闻市长的意思了。”古中平很快理清了思路,抬头笑道:
“这几项工作都非常重要,而且具有挑战性的。我也是愿意接受挑战的。”说到这里,他有意停顿了一下。其实,是给闻哲一个理解的时间,或者说是给一个知道自己情绪的时间。
闻哲也是一愣,他是在权衡不按光书记的要求调整分工,得失在哪里。毕竟,古中平才是自己最重要的助手。如果同古中平的关系不协调好,对今后的工作很不利。
闻哲斟酌片刻,刚要开口,却听古中平说:
“当然,闻市长认为这样分工更合理,能避免我一个人顾此失彼。后续需要对接的工作,我随时和杜市长、周市长沟通,保证不脱节。”
这个人情,你闻市长是要心里有数的。
闻哲见他没有很抵触,心里松了口气,端起茶杯和他碰了碰,笑道:
“咱们就是要这样,有事多商量,别把话憋在心里。下午开办公会,我就把这个分工定下来,你要是觉得有需要补充的,咱们再调整。”
古中平又说:
“杜市长、周市长也是光书记器重的干部,有他们的支持,我的工作也更做一些,闻市长,是不是呵?”
古中平直接点到问题实质,看着闻哲。
闻哲明白古中平是个通透的人,能领悟到这个分工问题的实质是什么,也是高兴。他不能公开说这个分工调整是光书记的意思,那样不仅有失领导风度、更显得自己的窝囊。而古中平的直接挑明,说明他是个明白人。
闻哲举起茶杯,朝古中平虚碰一下,笑道:
“中平同志正如你的名字,守正而平和,我很期待今后的工作中有很好的配合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