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您,方市长。您这一席话,比任何文件都管用。我明白了,重点就是抓民生、稳产业、正作风、聚班子。”
方明远也举杯回应,笑道:
“我信你。这笔记本你留着,里面还有些跟省里部门对接的门道。以后遇到难题,随时找我。”
“那么,对市政府班子成员的分工,您有什么指教?”
“呵呵,这主要看你对他们综合能力的观察、分析了,知道他们的长处、短处了。分工嘛,掌握三个原则,一是扬长避短,比如当时的交通局长擅长基建,就让他主抓地铁项目;二是权责对等,比如分管教育的副市长,必须直接对接学校和家长代表;三是留有余地,每个季度留一周时间,让班子成员交叉调研,避免各自为战。
“具体的说,古中平同志是常务,熟悉经济工作,但他有时候太急;王丽同志从民政上来,懂民生,但对产业政策不熟。你可以让他们牵头成立联合工作组,开发区扩规和老旧小区改造同步调研,既算经济账,也算民生账,这样分歧自然就少了。”
闻哲问:
“可要是工作组意见还是不一致,该听谁的?”
方明远笑了,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说:
“呵呵,市政府班子之上,还有市委的领导。但更重要的是,听老百姓的。当年我推进污水处理厂建设,有人说浪费钱,有人说选址不合理。我就让信访局组织了场听证会,让居民代表、企业代表、环保专家坐在一起吵,吵到最后,大家都认可了‘先治污再建厂’的方案。”
“还有市委市政府元旦时要求在全市鼎元新区的经验推广,这是在没有想到你能出任市长的情况下提出的,但你在这个位置上,就要注意分寸。”
闻哲一笑,说:
“省得让人说的是王婆卖瓜呵。”
方明远,给两人续上茶,说:
“而且,你不能把新区的模式直接照搬,得结合各县区的实际。比如落花县是农业大县,就不能学新区搞高新技术产业;东港区靠海,就能重点发展海洋经济。我建议你让每个县区先提交试点方案,班子成员分片负责,实地调研后再定推广细则,这样才不会‘一刀切’。”
闻哲点头。
这里,方明远的爱人过来,叫他们吃饭。
方明远一拍茶台,笑道:
“今日而始,我就算向你真正交接了。后天在市政府的交接,就是个形式呵。”
闻哲从方明远家出来,就直接去了医院。安琪现在恢复的很好,准备过两天就出院。闻哲由院长陪送,从医院内部的员工电梯上了妇产科病房五楼的区。他自嘲的对院长一笑,说:
“真有点像在躲债一样呀,怕见人。”
院长笑笑,说:
“闻市长是严于律己。这两天,不是您安排人守着,来医院探望的人,像潮水一样。”
闻哲笑道:
“想请院长疏通关系进去的人,恐怕也不少吧?真是难为了你。”
院长笑着摇摇头,没有说话。
来到安琪的房间,见岳母和母亲都在。
母亲怪闻哲什么事也不管,说:
“你倒是轻闲!看把你丈母娘累的,忙前跑后的,全亏她了。我在这,摸不到门道。”
闻哲知道,如果不是岳母在这,光应付外面的各级领导,都是很大的麻烦。还有那些雪片一样的红包,也是岳母一一退还的。幸亏有岳母在此,应付自如。
岳母指了指外面的客厅,拉着亲家母去外面说话,把门着,把里间让给闻哲和安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