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9章(1 / 1)

“方市长,万分感谢您和闻主任百忙之中亲自来翠鸣村视察!”又同闻哲、邹辉明等人握手。

闻哲直接走到龙家宽面前,同他握手,说:

“龙书记,方市长亲自来村里,一是看望乡亲们,二是想调研一下搬迁的一些问题。”

吕桐刚忙说:

“翠鸣村的搬迁问题,县委县政府一直记挂着,但涉及苗族非遗银器手艺传承,我们怕考虑不周出纰漏,始终没敢贸然推进,正盼着您来给我们定方向、指路子呢!”

范秀芳也在一旁补充,说:

“方市长,这段时间龙支书多次跟我们反映村民的顾虑,我们也组织了三次专项调研,初步拟了两个方案,但总觉得离‘既保民生又护文化’的要求还有差距,一直没敢报上来,今天正好请您和闻主任一起把关。”

方明远笑道:

“吕书记、范县长有这份审慎心是对的,少数民族村落的工作,不能只算经济账,更要算文化账、民生账。今天咱们一起听听村民的心里话,把方案磨得再细些,确保既符合新区发展大局,又能让村民满意。”

闻哲说:

“我之前查了些苗族银器制作的史料,也咨询了省非遗中心的专家,刚才进村时看了几家作坊,有些初步想法,等会儿跟龙支书交流时,也请吕书记、范县长多补充县里的实际情况。”

刚进村口,就看到几位穿着苗族传统服饰的老人坐在大榕树下,靛蓝色的土布衣裳上绣着精美的蝴蝶、花卉图案,头上戴着银饰,走动时发出清脆的“叮当”声。

村里的小路是用青石板铺成的,经过多年的踩踏,表面光滑而温润。路边的小溪潺潺流淌,溪水清澈见底,偶尔能看到几只小鱼游过。

翠鸣村作为以手工银制品业为生的村庄,银器制作的痕迹随处可见。不少村民家的院子里,都摆放着制作银器的工具,熔银炉、锤子、錾子一应俱全。

有的村民正坐在院子里专注地敲打银片,锤子落下的声音“叮叮当当”,节奏明快而有规律,仿佛在演奏一首独特的乐曲。

众人走进一家银器作坊,架子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银制品,有精美的银项圈、银手镯、银戒指,还有造型独特的银梳、银簪。

作坊老板介绍道:

“我们村的银器制作有上百年历史了,从熔银、锻打、錾刻到抛光,每一道工序都是手工完成,很多老主顾就认我们这手工活。而且我们村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有的人家专门负责熔银,有的擅长錾刻,还有的专门跑销售,大家相互依存,缺一不可。”

闻哲蹲下身,手指轻轻拂过桌上一块刚锻打的银坯,抬头问道:

“大哥,你们熔银时用的是松木火吧?我之前查资料看到,苗族银器锻打讲究‘木火熔银’,松木燃烧的温度稳,还能让银料更纯净,就是火候得掐得特别准。”

作坊老板愣了愣,随即点头笑道:

“这位领导懂行啊!没错,我们祖祖辈辈都用松木熔银,火候差一点,银料要么熔不透,要么就烧老了,后续根本没法錾刻。”

闻哲又指着墙上挂着的一把錾子说:

“您这錾子是牛角柄的吧?牛角防滑还能缓冲力道,錾刻细花纹的时候,手腕不容易酸。不过要是能在柄尾加个小铜套,能更耐用些,减少柄身开裂的情况。”

这番话让作坊老板眼睛一亮,连连点头:

“您说得太对了!这牛角柄用久了确实容易裂,之前还琢磨怎么改进呢,您这建议太实用了!”

方明远对吕书记、范县长叹道:

“闻主任做什么工作,都先要考据一番。像做大数据基地,硬把自己弄成半个专家。对银器工艺的了解这么深,你们县里的同志,之前还是下的功夫不够啊。以后做这类调研,得提前把功课做扎实,不能总等着上级给我们补短板。”

大家来到另一家店铺,一位正在制作银器的中年汉子放下手中的锤子,皱着眉头说:

“我们祖祖辈辈都在这里制作银器,这房子、这工具都是为了做银器专门弄的,搬去新地方,我们这手艺还怎么施展?”

旁边几位村民也纷纷附和:

“就是啊,新地方哪有我们这里方便,我们这银器制作需要安静的环境,还得有合适的水源,新地方这些都不一定有。”

“我们靠这手工银器吃饭,搬过去要是不能做银器了,我们一家老小怎么生活?”

“我们这行,上下游的相互供应、补充必可少,一旦挪动,连起来就麻烦了。”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我家租客是仙尊 海王归来,千亿谢礼碾碎背叛 绑定美食系统后,我成厨星了 哭惹,脆皮大佬又手撕剧情了 官场:我真不想当卷王! 御兽化形:开局强制契约九尾妖狐 刚穿七零被离婚,我掏出亿万物资 重生了谁还当舔狗啊 开局一场豪赌,享受肆意潇洒人生 国运求生:我开局扮演大秦始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