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五个月过去。时间很快来到天命二年四月初一(公元538年)
四月的长安,春雨绵绵。未央宫内,炭火盆驱散着空气中的湿寒。刘璟斜倚在虎皮榻上,手中把玩着一枚玉珏,听着窗外雨声潺潺。
刘璟轻笑一声,玉珏在指尖灵巧地转动:\"你说,高欢为何非要走河内?从黎阳、白马南下中原不是更近?
刘璟站起身,走到殿窗前望着淅沥的春雨:\"高欢此人,志大才疏。求书帮 首发他若能灭宇文泰,早就得手了,何须等到今日?况且,你以为宇文泰就那么好对付?
次日清晨,汉王宫大殿。陈元康一袭紫袍,神情自若地步入殿中。与上次在北周朝堂上的锋芒毕露不同,今日的他显得格外谦恭。
陈元康心中暗骂,这分明是要挟。只得咬牙应下:\"就依汉王之意。
七日后,邺城齐宫。
高欢看着陈元康的密报,不但没有动怒,反而哈哈大笑:\"好个刘玄德!果然会趁火打劫!
当夜,高欢独自站在宫墙上,望着南方星空。他知道这一战关乎大齐国运,只能胜不能败。
与此同时,许昌周宫。
宇文泰看着各地送来的军报,眉头紧锁。半年来强征府兵,虽然兵力恢复到二十万,但新兵居多,战力堪忧。
四月三十日,河内郡野王县。
黄河水滔滔东去,河岸上密密麻麻排满了羊皮筏子。高欢站在高处,望着对岸的洛阳方向,心中澎湃。
他转头望向西面,那里有汉军的五万铁骑监视:\"刘璟的人可还安分?
与此同时,洛阳城内。
宇文泰站在城楼上,望着远处黄河方向升起的炊烟,面色凝重。
五月一日黎明,黄河两岸大雾弥漫,二十万齐军已经开始分批乘着羊皮筏子渡河。
宇文泰率亲兵赶至位于黄河上游的瀍曲一带,望着下游若隐若现的齐军渡河部队,嘴角泛起一丝冷笑。
数百艘装满干草和火油的小船被点燃,顺流而下,如同一条火龙直扑齐军渡河部队。
他望着顺流而下的火船,心中快速盘算着对策。这位久经沙场的老将知道,关键时刻的冷静比盲目执行命令更重要。
黄河水面上,火船继续向东漂去,映红了整个河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