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一大爷家,李兆坤顺路去了一趟贾家,这一大爷和一大妈有了儿子,棒梗的地位就有些尴尬了。
也不知道贾张氏作何反应。
秦淮茹看到李兆坤上门,赶忙将怀里的小丫递了过去。
李兆坤抱着小丫逗了逗,随口问道:“小秦,你们家东旭呢?今天不是休息么?怎么没看到人?”
“东旭下乡了,送点粮食给我爸妈,他们在乡下有些不好过。”
秦淮茹忧心道。
今年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娘家那边一直闹粮荒,他们家每个月都要送粮食回去,搞得他们家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真是愁死人了。
“是吗?前段时间发洪水,乡下确实损失严重。”
李兆坤随口附和了一句。
话音刚落,就看到贾张氏回来了,手里拿着没做完的鞋底,脸色有些不自然,似乎了一肚子气。
贾张氏看到李老三,勉强挤出了一个笑容:“兆坤,你什么时候来的?”
“刚到,这不是听说一大爷领养了一个孩子,我刚才特地过去看了下,还别说,那孩子又乖又听话,长大后肯定是个孝顺孩子。”
李兆坤故意哪壶不开提哪壶。
贾张氏一听这话,当即忍不住抱怨道:“这一大爷也真是的,已经收了我们家棒梗当孙子了,怎么又抱了个孩子回来?那孩子比我们家棒梗小了好几岁,这不是乱了辈分么?”
乱了辈分都是小事,关键是一大爷俩口子的那点家当,从此以后跟他们贾家没关系了,损失太大了。
这煮熟的鸭子飞了。
她怎么可能高兴得起来。
“贾大妈,这有啥,大不了各论各的就是了。”李兆坤安慰道。
“唉——”
贾张氏除了叹气,毫无办法。
她总不能强逼着一大爷,让对方把孩子再送回福利院吧?先不说能不能成功,真要这么干了,两家绝对会撕破脸皮。
李兆坤见状,没有再往对方伤口上撒盐,随手掏出了八块钱,递了过去:“贾大妈,这是小丫十月份的伙食费,您点点。”
贾张氏一把接过钱,迅速塞进了口袋里,心情也跟着好了不少:“不用点了,我还能不相信你?”
“贾大妈,我还有一件事想跟您商量一下。”
“什么事?你尽管说—”
“是这样的,我想找您买几双布鞋,您也知道我们家孩子多,我妈她一个人,根本做不过来。”
李兆坤直截了当道。
布鞋磨损快,小家伙们又很活跃,一双布鞋根本穿不了几个月。
他妈年纪大了,照顾五个孩子已经非常耗费精力,再加之做鞋和补衣服啥的,根本忙不过来。
这不之前中秋节,贾张氏送了一双布鞋当回礼,让他想到了解决办法。
贾张氏顿时眼晴一亮,赶忙点头道:“没问题,大妈正好闲着,可以帮你多做几双布鞋。”
“那太好了,鞋子的布料由我来出,每双鞋子我给您五毛钱的辛苦费,您觉得如何?”李兆坤并出了价码。
市面上一双布鞋大概在三块钱左右,扣除掉布料成本,花五毛钱买一双布鞋,还是很划算的。
贾张氏没有任何尤豫,当场答应了下来:“行,就按五毛一双来,咱们两家什么关系,大妈吃点亏不算什么。”
李老三家总共有八口人,她一次能赚到四块钱,至于花费的时间,根本不叫事,就象她刚刚说的,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多挣一分钱都是好的。
另外,既然包布料,那肯定有多馀的,这多出来的自然归她了,积少成多,也是一笔不小的收益。
“那就这么说定了,回头我就把布料送过来,麻烦您了!”
李兆坤笑着点了点头。
“不麻烦,我等下就去你们家量脚码。”贾张氏显得有些迫不及待。
这不是一锤子买卖,马上冬天就要到了,接下来还有棉鞋,棉鞋比布鞋费事,说不定价格还能提点。
节后恢复上班,李兆坤刚进三食堂就听到了一个意外消息,隔壁邻居金成柱同志,居然要来他们棉纺三厂参观。
“什么时候过来?”
“三天后,除了金成柱同志,武同志也会一起陪同参观。”
朱广庆满脸兴奋道。
要知道,他们绵长三厂自建厂以来,还没有接待过如此重要人物。
李兆坤好奇道:“怎么不去一厂和二厂?非要来咱们三厂?”
论历史,一厂比他们早建成了几年;论规模,二厂比他们大。
按理说,即便要参观,也应该是优先考虑一厂和二厂。
“这我还真知道。”
朱广庆深深看了一眼李兆坤。
“班长,您看我干嘛?”
李兆坤感觉有些莫明其妙。
朱广庆没有再卖关子:“我也是听说的,金成柱同志想见见你这位大才子,所以才选择了咱们三厂。”
“见我?”
李兆坤满脸错愣道。
他现在有这么出名吗?居然连外国领导人都知道他了?
“应该不会有错,金成柱同志据说非常喜欢你的那几首歌曲,你小子也算是歪打正着,替咱们厂立了大功。”
朱广庆曦嘘道。
张婶十分欢喜,伸手拍了一下李兆坤的肩膀:“兆坤,你这家伙终于要出大名了,我估计这一回,咱们厂的小姑娘都要抢着嫁给你。”
“张姐,您这话都说过好几次了,也不见您有动作啊?”
李兆坤不置可否。
“之前天天加班,哪有空闲时间?你放心好了,等忙过这阵子,我立马帮你安排。”张胸有成竹道。
“行,那我等着您的好消息。”
李兆坤笑着点了点头。
很快到了午饭时间,张淑兰陪同夏厂长,一起来到了三食堂。
“兆坤,你过来一下。”
李兆坤看到师父和夏厂长,立马将锅铲交给了胡春柏,跑了过去:
“师父、夏厂长,你们这是”
“走,去你办公室说。”
张淑兰说道。
李兆坤带着两人回到了办公室。
夏厂长制止了李兆坤泡茶的动作,开门见山道:“兆坤同志,相信武同志来和金成柱同志咱们厂参观的消息,你上午应该听说了——”
“恩。”李兆坤点了点头。
“事情是这样的,为了欢迎金成柱同志,厂里准备举办一场小型的文艺演出,目前还缺个代表节目,因此我们想拜托你创作一首韩语歌曲—”
“什么?可我不会韩语啊?”
李兆坤忍不住打断对方。
这也太离谱了。
张淑兰帮着解释道:“你不会没关系,咱们厂正好有一位会韩语的职工,可以让她协助你。”
“就算这样,三天时间怎么来得及?”李兆坤皱眉道。
“兆坤同志,我们也知道这个要求有些强人所难,你这边尽量试试,不行也没关系。”夏厂长试着安抚道。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李兆坤也只能先答应下来:
“那好吧!我可以试试。”
他记得空间里,好象有几首韩语流行歌曲,如果有合适的,拿出来也不是不行,正好给隔壁邻居一点小震撼。
夏厂长伸手拍了拍李兆坤的肩膀,不由得加重了语气:“拜托了!”
“我一定竭尽全力。”
李兆坤摆出一副全力以赴的架势。
夏厂长很忙,没待多久就离开了,张淑兰不等徒弟开口,抢着说道:“刚刚夏厂长私下告诉我,只要你写出了歌曲,就给你一个正式工的名额。”
“真的?”李兆坤精神一振。
张淑兰郑重点了点头:“咱们厂马上又要进行新一轮的扩招,一个工作名额而已,没你想得那么复杂。”
“那我接了,不就是外国歌曲嘛,我一样能写的出来。”
李兆坤毫不尤豫道。
“别把话说得太满,你之前没接触过国外音乐,要创作出异国风格的歌曲,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张淑兰认真提醒道。
李兆坤立马端正了态度:“师父,您说得对,这事没那么简单,您能不能帮我收集一些相关方面的资料,我想参考一下。”
他是“天才”,不是妖孽。
即便是再天才的人,也需要一段学习过程,这才是最符合实际的。
“放心,我已经帮你收集好了,等下你跟我回办公室,我拿给你。”
张淑兰早就考虑到了这一点。
“谢谢师父!”
李兆坤随口表达了谢意。
排练室里,李兆坤正用留声机听着一首经典歌曲一一《阿里郎》。
即便他再孤陋寡闻,也听说过这首大名鼎鼎的异国民歌。
张淑兰见徒弟听得认真,随口问道:“怎么样?有灵感没有?”
“听,暂时还没有。”李兆坤摇了摇头,“师父,这些资料太多了,您能不能帮我总结一下对方音乐的特点?”
“师父知道的也不多,这么跟你说吧—”张淑兰组织了一下语言,再次开口道:“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点,分别是弄弦法、转声法及退声法—”
经过师父的耐心介绍,李兆坤脑海里终于有了一个基本概念,只有这样,他才能挑选出最合适的歌曲。
“师父,我大概懂了。”
“那行,我还有事,就不打扰你了,你慢慢查找灵感。”
张淑兰说完便离开了。
在创作这方面,她帮不了徒弟太多,只能靠他自己琢磨。
就这样,整个一下午,李兆坤连续听了几十首韩语音乐,也看了一大堆相关资料,至少在表面功夫上,让人无可挑剔。
下班回到家,李兆坤一头钻进了空间,开始认真挑选歌曲,大后天就要表演了,容不得他浪费半点时间。
韩语歌曲本来就不多,经过他的仔细筛选,结果还算不错,勉强找到了这么一首相符合的歌曲。
ps:满一千月票了,感谢大家的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