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上班,李兆坤便拿着请假条找到了朱班长,杨主任那边已经安排好了,傍晚时分的火车。
朱广庆看着假条上的请假时间,下意识地皱了皱眉:“不是说三四天吗?怎么变成一个星期了?”
“班长,目的地变了,本来想去津门的,现在改为旅顺了,这来回路程就要眈误两天。”李兆坤解释道。
这不是后世的高铁时代,这年头火车速度慢,从四九城到旅顺足有八百公里,需要坐十几个小时的火车。
堪称龟速。
“旅顺?去那么远的地方干嘛?”
朱广庆略带不满道。
“咳,我不是海军七一小学的荣誉教师吗?海军那边也想让我帮忙创作一首歌曲,特地安排了这次采风。”
李兆坤赶忙回答道。
朱广庆警了李兆坤一眼,顿时没好气道:“怎么又接任务了?咱们厂合唱队的新歌都还没写呢,我告诉你,你小子别想着吃里扒外—”
他是陆军出身,对海军这个刚成立没几年的新军种,不太感冒。
“哪能呢?其实咱们厂的新歌,我已经写了快一半了,等从旅顺回来后,估计很快就能完成最终乐谱。
至于海军那边,人家盛情邀请,您说我一个普通厨子,总不能拒绝吧?那不是得罪人吗?再说,大毛他们几个还要去人家学校上学呢?”
李兆坤装出一副无奈模样。
“哼!”朱广庆当即冷哼一声,这小子是典型的得了便宜还卖乖,不过事已至此,他也只能默认了。
一个星期就一个星期吧!
反正这小子经常偷懒,除了做小灶,其它活基本上都是他代劳的,就这工作态度,他现在有些尤豫,要不要让对方接自己的班。
拿到朱班长的签名后,李兆坤紧跟着去了王主任办公室,请这么长时间的假,最终还得王主任拍板。
王主任比朱班长好说话多了,听说李兆坤要去旅顺军港采风,当场点头同意了不说,生怕时间太仓促了,还想帮他多批几天假,
李兆坤连忙摇头:“主任,一个星期就够了,这马上学校就要开学了,错过开学时间就不好了。”
“恩,你说得也对。”
王主任也没勉强。
请完假,李兆坤交接了一下工作,然后直接回到了四合院。
三大妈看到李老三去而复返,忍不住关心道:“兆坤,你不是去上班了吗?怎么又回来了?”
“三大妈,我们厂安排了我出差,我回来收拾一下行李,下午就走。”
“出差?去哪儿?”
“旅顺。”
“哦,那什么时候回来?”
“这次出差时间有点长,大概要到月底才能回来。”李兆坤回答道。
三大妈异道:“这么久?”
这李老三不是一个厨子么?厨子也要出差?而且还要去这么久?
“是啊!”李兆坤点了点头,继续说道:“这次出差有不少空闲时间,我打算把大丫他们几个都带上,一起带过去玩几天。”
“啊?你们厂能同意?”
三大妈更加论异了。
没听说出差还能带家属的,这也太不把工作当回事了。
李兆坤笑着点点头:“当然同意了,其实这次出差,工作倒在其次,主要是过去休养的,本来就容许携带家属。”
疗养制度是这个年代工人们的一项福利,很多单位都有自己的疗养院,一般都会定期安排职工去休养。
“原来是这么回事。”三大妈点了点头,随即露出了一脸羡慕:“听我们家老阎说,只有劳模和先进工作者才有资格去疗养,没想到兆坤你工作还不到一年”
“哈哈,我也是运气好,发明了几道新菜,获得了领导的肯定。”
李兆坤信口开河道。
三大妈看着越来越有出息的李老三,心情有些复杂,这才刚当上大组长没几天,又被单位安排去了疗养,怎么好事都往他们家跑?
应付完了三大妈,李兆坤开始帮小家伙们收拾行李,这次要去一个星期,换洗衣服和日常用品都要带上。
当然了,还要准备一顿晚饭和一顿宵夜,他昨晚连夜做好了,一直放在空间里冷藏,出发的时候再拿出来。
下午三点半,李赵氏特地提前下班了,老三是个不靠谱的,又是第一次带孩子们出远门,她怎么可能放心得下。
一回来,老太太便反复叻道:
“在外面要跟紧爸爸,要听爸爸的话,看好自己的书包,千万别乱跑,还有不要吃陌生人的东西,不要——"
“老三,你晚上就别睡了,一定要把孩子们看好了,记住了没?”
“大丫,把弟弟们看好了,你爸是个大马虎,不能全指望他。”
“多带点吃的,别饿着—”
李兆坤一看时间差不多了,赶忙打断道:“妈,我们不在的这几天,您或者我爸,最好有一个人住过来,帮我看着点家。”
四合院白天有人,出不了问题。
就是这个晚上,可能会有小偷。
家里还有几百斤的苞谷,万一被人偷了,那损失可就大了。
“放心好了,我和你爸商量好了,今晚就让你爸搬过来住。”
李赵氏同样担心苞谷的安全。
如今黑市粮价越来越高,这三百多斤苞谷,无论如何都不容有失。
李兆坤点了点头,再次叮嘱道:“妈,小丫每天两个鸡蛋,另外我还留了一条腊肉,您老别舍不得小丫头如今胃口越来越大,每天都要吃不少辅食,说实话,就秦淮茹的那点奶水,早就不够吃了。
至于牛奶,发洪水的这段时间又断了,至今都没有恢复。
“知道了,小丫是我亲孙女,我还能克扣亲孙女伙食不成?”
李赵氏不耐烦地摆了摆手。
大毛紧跟着插嘴道:“奶奶,我们的,您别忘喂了。”
“忘不了,你奶小时候也养过,比你们几个有经验多了。”
李赵氏笑着答应下来。
老太太对于宝贝孙子们,永远比对待儿子更有耐心。
五毛嘴巴一向特别甜:“奶奶,等我回来,给你和爷爷带好吃的,爸爸说海边有很多好吃的海鲜。”
“好,奶奶等着五毛的好吃的。”
李赵氏抱着小孙子亲了一口。
在所有孙子孙女当中,二老最喜欢的就是五毛,小家伙又懂事,又有孝心,没有哪个长辈不喜欢。
出发之前,李兆坤特地带着小家伙们去贾家看了看小丫,一个星期不见,不知道回来的时候,
小丫头还认不认得他们这些家人。
看完小丫,一行人出了南锣鼓巷,坐上了去火车站的公交车。
半个小时后,火车站到了。
这是今年刚建成的首都火车站,是为建国十周年献礼的“十大建筑”之一,其它几个比较出名的,有人民大会堂、工人体育场和钓鱼台国宾馆等。
这些建筑全都是今年才工的。
新建成的首都火车站,建筑宏伟,设施完善,具有非常明显的苏联建筑风格,是集全国力量打造的一流火车站。
一下公交车,李兆坤便从行李包里掏出了一根手指粗的绳子,将大丫六人全部栓在了一起,车站里人来人往的,这样就不用担心孩子走失了。
看着周围人群异样的目光,大毛有些难为情:“爸,我就不用了吧?”
他又不是小孩子,丢不了。
“废什么话?”李兆坤随手拍了一下好大儿的脑袋,严厉警告道:“你要是敢私自解开,我马上把你送回去。”
挨了一巴掌,大毛立马老实了。
几个小的看到大哥挨训,一个个朝大哥挤眉弄眼,满脸笑嘻嘻。
紧接着,李兆坤在火车站门口找到了杨主任派来送火车票的人,可能是考虑到他们家孩子多,
居然是三张卧铺票,这就有些太难得了。
这年头,卧铺票是出了名的难买,说得再直白点,卧铺票都是给领导留的。
另外,除了火车票,李兆坤还收到几张全国粮票,以及一大网兜水果。
这里简单介绍一下全国粮票,一般需要出差的人持单位介绍信,才能去粮店换取一定数量的全国粮票。
旅顺军港包吃包住,李兆坤也就没浪费时间去兑换全国粮票,至于杨主任送过来的这几张,是在火车上用的。
火车上有餐厅,可以就餐。
送票人员离开后,李兆坤顺手从网兜里拿出了一把香蕉,给每个孩子发了一根,除了五毛,其他人都没吃过香蕉,早就望眼欲穿了。
网兜里除了香蕉,还有十几个梨子和桃子,都是应季水果。
小家伙们在五毛的教导下,很快剥了香蕉皮,迫不及待地品尝起了只在课本上见到过的香蕉,
果然又香又甜。
等到孩子们吃完香蕉,一脸不舍地丢掉香蕉皮,李兆坤这才带着小家伙们走进了火车站的候车厅。
哟,你猜他看到了什么?
大厅里居然有四部大型自动扶梯,让他差点以为回到了后世。
大毛忍不住惊呼道:“爸爸,你快看,这里的楼梯居然会动—"
小家伙们算是开眼界了,新火车站里面的一切都是那么的新鲜,仿佛是一座永远发掘不完的大宝库。
“那是自动扶梯,别大惊小怪的。”
李兆坤随口解释道。
“爸爸,我害怕。”
五毛一把抱住了爸爸的大腿,
会动的楼梯,想想都可怕,不知道会不会吃小孩?
李兆坤伸手摸了摸小儿子的脑袋,轻声哄道:“别怕,自动扶梯只是一种机器而已,不会咬人的。
“爸爸,你抱着我好不好?”
五毛还是有些害怕。
“行,爸爸抱着你。”
李兆坤说完,解开了小儿子腰间的绳子,一把抱起了小家伙。
ps:求推荐票和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