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面条,李来贵和李赵氏稍微休息了一会儿,又立马带着孙子孙女们挖起了野菜,李兆坤这边将锅碗洗了洗,然后楼着五毛睡午觉去了。
今天天气温暖舒适,睡在太阳底下,一点都不觉得晒人。
这一觉直接睡到下午四点钟。
醒来后,李兆坤感觉自己整个人都活了过来,一扫之前的疲惫,这种疲惫不止是身体上的,也是心理上的。
这人啊,果然得劳逸结合才行。
打发了五毛去找哥哥姐姐们玩儿,李兆坤背着背篓来到了父母身旁,明天就是清明节了,他要和二老商量一下明天的行程安排。
清明节虽然不是法定节假日,但毕竟是重要的传统节日,绝大部分学校和工厂都会放半天或者一天假。
李来贵想了想开口道:“明天,你就不用跟我们回乡下了,直接带着大毛他们去八堡山吧!”
这里简单介绍一下,原身媳妇属于因公病故,在单位安排下,最终被安葬在了八堡山人民公墓。
李赵氏闻言,赶忙补充了一句:
“带上大丫、大毛和二毛就行了,几个小的就别带过去了,免得哭闹。”
三毛今年也不过才七岁,啥都不懂的年纪,有些事情暂时解释不清楚,等孩子们年纪大了自然就会明白。
李兆坤点了点头:“行,那我明天一早就带大丫、大毛和二毛过去,至于三毛他们几个,让贾家或者一大妈帮忙照看一下。”
听到“贾家”两个字,李赵氏又不免说起了小丫的事:“老三,这都四月份了,天气已经暖和起来了,你打算什么时候把小丫抱回来?”
“妈,咱们都要上班,小丫抱回来后,谁来照顾她啊?”
李兆坤无奈摊了摊双手。
“你二婶呗,小华现在才几个月,根本不需要人照顾。”
李赵氏早就想好了办法。
李兆坤摇了摇头:“妈,二婶不合适,我听小华说,二婶过几天就要回去了,等到小华肚子大了再过来。”
“要不让小华—
李赵氏试着提议道。
李来贵忍不住插嘴道:“老婆子,小华怀着孕呢,你就别出主意了,万一出事了,到时候亲人直接变仇人。”
“我爸说得对,孕妇需要充足休息,小华根本不适合照顾婴儿,再说了,小华还没生过孩子,
也没经验。”
李兆坤连忙附和道。
李赵氏有些不甘心,又把主意打到了许玉叶头上:“老三,要不把玉叶接过来?让她先帮忙照顾几个月?”
“妈,就算孩子他小姨愿意过来,我们家也没地方给人住啊?”
李兆坤简直哭笑不得。
就小姨子那个暴脾气,真要来了,家里还不得翻天?
李赵氏振振有词道:“怎么没地方住?等你二走后”
“妈,这个真不行,二婶好列是柱子的丈母娘,睡雨水的床自然没问题,他小姨关系太远了,
真要住进去了,你让柱子和雨水怎么想?”
李兆坤苦口婆心道。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李赵氏表达了极度不满。
李兆坤试着安抚道:“妈,等到小丫彻底断奶后,我会把小丫送去托儿所的,不差这几个月。
9
“差点忘了,你们厂还有托儿所,别等以后了,这个月就开始断奶。”
李赵氏立马反应过来。
“不行,孩子还太小了,送去托儿所我有点不放心,还是等大一点再说吧!”李兆坤摇了摇头李赵氏顿时没好气道:“人小当过年那会儿就断奶了,咱们家小丫为什么不行?你别一直惯着孩子”
“妈,我有我的想法,您就别管了。”李兆坤不想再多做解释。
客观原因是小女儿太可怜了,他想让小丫晚点断奶,把身体养结实一些,毕竟三年困难时期已经开始了;
主观原因更简单,没别的目的,就是想偷懒,六个孩子已经让他疲于应付了,再加一个婴儿,
他会崩溃的。
比起这些,这每个月花点钱根本不算什么,毕竟托儿所再好,也没有专人照顾得周到,贾家为了那八块钱,简直把小丫照顾得无微不至。
“你啊—怎么就不听话呢—”
李赵氏有些恨铁不成钢。
她这个当奶奶的,难道就不心疼小孙女吗?说到底,还不是为了小儿子家着想,后面花钱的地方太多了。
这年头,过日子必须精打细算。
李来贵见小儿子油盐不进,赶忙把老婆子拉到一边,低声劝道:
“好啦,儿大不由娘,你还能管他几年?等他真正碰到困难了,自然会明白咱们的良苦用心,
到时候会改的。”
“早知道把抚恤金要过来就好了,他手上没钱了——"
“现在说这个晚了,那笔钱说不定已经花完了,老三他不是说了囤了一大批粮食吗?”
“粮食都没看到,也不知道是真的,还是假的。”李赵氏担忧道。
“老三虽然花钱大手大脚,但人不傻,精明着呢,你放心就是了。”
“算了,不管他了,他想咋样就咋样吧!以后有他后悔的时候。”
李来贵终于松了口气:“你这么想就对了,儿孙自有儿孙福,咱们俩还能再干几年,等到大丫和大毛再大一些,老三这个家就算稳了。”
“老头子,大毛他们的热孝已经过了,他二婶给老三找了个相亲对象,你说要不要让老三过去见见?”
李赵氏突然话锋一转。
李来贵连忙询问道:“对方哪里的人?家里什么情况?”
他特别怕小儿子娶了个狠心媳妇,到时候孙子孙女们跟着受罪。
“是个寡妇,带着两个女儿,今年才二十八岁,是隔壁王家村的,听他二婶说,人很勤快,品行也好。”
李赵氏简单介绍道。
“带着两个孩子?”李来贵一听这个,立马摇摇头:“我觉得不太合适,最好找个不带孩子的小儿子自从转正后,名声好了不少,甚至有城里人过来打听情况,要不是对方条件太差,他早安排见面了。
“带孩子怎么了?只要人品好就行。”李赵氏不以为意道。
李来贵满脸凝重道:“老婆子,我听人说,最近不少地方都出现了逃春荒的情况,形势有些不对劲,这凭空多出三张嘴,老三他养不起。”
“你听谁说的?我怎么没听说?”
李赵氏半信半疑道。
按理说,她在街道办上班,消息应该比老头子更灵通。
“谁说的不重要,反正最近一段时间,黑市粮价又涨了,据说棒子面都卖到三毛三了,你说夸不夸张?”
李来贵苦着脸解释道。
李赵氏不由得大吃一惊:“什么?什么时候变得这么贵了?”
一般情况下,玉米面都是一毛钱一斤,即便是黑市,一斤也就加个几分钱,从来就没听说卖两毛以上的。
“年后涨起来的。”李来贵顿了顿,紧接着语重心长道:“老婆子,依我看,老三这事不能着急,就算娶不了城里的媳妇,也不能随便找个乡下的将就一下,这不是在帮他,是在害他。”
“那行,我等下回去就跟他二婶说一声,把这件事给回了。”
听老头子说得如此严重,李赵氏不得不重视起来。
老三家孩子多,本来日子就不太好过,如果真闹粮荒,到时候肯定要出大问题的,确实需要慎重才行。
另外一边,不知道逃过一“劫”的李兆坤,见二老嘀嘀咕咕说个不停,也没当回事,背着背篓直接离开了。
一个小时后,老李家众人便开始打道回府了,一来早点走,人少不用挤公交;二来太阳下山后,气温会跟着骤降,免得把小家伙们冻感冒了。
回到四合院,几个小家伙立马拿着野菜去喂鸡,李兆坤则是分出了一部分野菜,给院子里的邻居们送了一些。
每家量不多,顶多炒一盘菜。
野菜这玩意儿不值钱,他最近就收到过好几次,也算礼尚往来了。
因为中午吃了“大餐”,晚饭比较简单,一盘炒野菜、一盘煎豆腐、几个鸭蛋,主食是野菜棒子面粥。
当然了,还有小丫的炖鸡蛋。
晚饭过后,大丫帮弟弟们洗了脸和脚,然后便回了中院。
每次雨水放假回来了,五毛都没办法再跟大姐睡,只能跟爸爸挤两晚。
何雨水的房间里,大丫一进门便看见二奶奶正拉着雨水“姑姑”说话。
何雨水看到大丫,立马打了个招呼:“大丫,你们今天野菜挖得怎么样了?人多不多?”
“还行,装满了两个大背篓,今天人倒是不算多,估计再过段时间,人就要开始多起来了。”
大丫回答道。
“那你们下个周末还去不去?”
何雨水紧跟着询问道。
原本她今天也想跟着去的,但一早被嫂子拉去逛街了,天气变暖和了,嫂子帮她买了一件新上衣。
大丫摇了摇头:“我也不清楚,明早我去问问我爸,不过我爸周末经常帮人做席,恐怕挤不出时间来。”
自从她爸当了厨师后,几乎每个月都要做五六场的席面,有时候忙到深夜才能回来,特别辛苦。
“还是出门做席好,你爸做一场宴席,都能顶你们挖一个月的野菜了。”
二婶笑着附和了一句。
何雨水紧跟着点点头:“对,还是做席好,我哥每次和三哥出门做席,都会带好几个饭盒回来。”
她哥基本上都是周末出去做席,每次带回来的饭盒,她都能挑一到两个饭盒带去学校,那几天简直就跟过年似的。
不得不说,自从她哥结婚后,他们家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不少,家里也多了欢声笑语,再也没了以前的冷清。
她打心眼里非常喜欢这个嫂子。
ps:求推荐票和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