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记得,父亲。】
【按照我所掌握的,亚空间驱动计时器,以及帝国历史记录文献来计算的话,现在,距离您在神圣泰拉上开启这场伟大的大远征,已经过去了差不多九十五个泰拉标准年了。】
【如果您是指那个会被帝国的官方档案所承认的时间的话:我是在二十年前,即大远征进行到第七十七个泰拉标准年的时候,在一颗无名的行星上与您相遇的,接着我便向伱宣誓效忠,并且在您的恩准下,与我的破晓者军团重逢。】
【而如果您指的是我第一次参与帝国内部事务的话,那么黎明星事件是在大约四十三年前,即大远征进行到第五十二年的事情:那是我第一次参与到帝国的重大事件中来,当然,在黎明星事件的大约两年前,我便已经离开了我的家园世界,以一名凡人军官的身份加入到千子军团的远征舰队之中。】
当太阳如同一位活力不在的君王,缓慢的走下了它位于正午的至高王座,向着西方的山脉逐渐滑落的时候,帝皇与他的女儿继续在这座幽深的花园之中行走着。
此刻的摩根表现出了超乎寻常的乖巧,她略微低着头,安静的跟在帝皇的身后,用精炼的语言回答着源自于她的基因之父的问题。
而在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后,天生的谨慎心态还让阿瓦隆之主不由得侧过了脑袋,因为答案中那些许的不严谨而皱眉。
于是,摩根接着补充道。
【当然了,考虑到帝国直到现在都没有一个完全统一的历法,甚至各个远征舰队之间计算时间的方法也各有不同,再加上亚空间航行本身的影响:在某些地区的记录文档中,我刚才回答的这些数字可能会有一个或多或少的出入,范围大概在十年左右。】
帝皇没有回头,他只是安静地聆听着摩根的话,颔首。
说着,帝皇停下了脚步。
他伫立在一个分叉路口,道路的两旁尽是用灌木与各种古老的植物所搭建起来的高墙,透过这些虽然密集但却并不防风的卫士,隐约能够听到在墙壁另一侧的潺潺流水声,以及某位午夜幽魂那低沉的嘀咕声:他们距离那座广场似乎并没有多远,但是冰冷的空气却又有那公共场合的温暖截然不同。
人类之主的感慨,在冰冷的空气中凝聚成了霜色的水雾。
【为何要为波兰而死呢。】
摩根低声的应和着,但这并未缓和人类之主脸上的严肃。
帝皇叹了一口气,而在他的身后,他的亲生女儿显然没有被他的悲伤情绪所感染:当摩根开口的时候,她的声音依旧是冷的。
【但这不也是您从一开始就期待的事情么,父亲?】
摩根咧起嘴角。
【将整个银河从战火与异形的统治中拖出来,让一个世纪后出生的帝国新生儿们,都能享受到奢侈和平生活:您不正是因此,而开启了这场大远征吗?】
【只不过,现在这种情况过早的发生在了一批幸运儿的头上:以至于人类的惰性发作,对于整个大远征造成了负面的影响。】
【因为大远征的出现,银河现在浮现了这样的场景:总有人是在经历苦难,需要被从战火中所拯救的,而总有另一批人,会认为和平是廉价的,是与生俱来的,是他们应得的东西。】
【这两批人几乎不可能产生任何的联系与共情,但我们偏偏要从后一批的身上,去得到更多的物资与补给,来挽救前一批人。】
【因此,后一批人产生不满的情绪也是非常合理的事情:不是所有人都是高尚的圣徒,人类的自私心理是我们与生俱来的原罪。】
在轻巧地吐出了这一段并不复杂的道理之后,阿瓦隆之主便皱起了眉头,她故意让自己脑海中的困惑清晰地显现在帝皇的面前,显得诚恳一点。
【我不觉得您会不明白我刚才所说的这些道理,父亲,毕竟你曾以凡人的身份,度过了差不多三万年的时光,您应该比我更能理解这其中的阴暗。】
帝皇点了点头,他缓慢的走到了那尊一直伫立在分岔路口处的雕像面前:这是一尊由大理石所雕刻而成的双头鹰,它的两只头颅各自指向了一条通道。
一侧,是泛着下午光晕的宽阔出口,指向了帝皇与摩根来时的那座广场,有着源于皇宫之外的微风与珠光宝气的喷泉,有着禁军、原体、以及阳光下的一切。
而另一侧,则是一个有些昏暗的入口,它指向花园的深处一个隐晦在了阴影之中的复杂迷宫,那是几乎从未有人去过的领域,那是适合倾吐任何秘密的天然场所。
说着,帝皇笑了起来,那是有些幸灾乐祸的笑容。
人类之主的声音放缓,言语间都最后一丝戏谑,也逐渐消失。
那伫立在双头鹰之前的人类之主转过身来,朝着他的女儿,露出了一个神秘的微笑,这个笑容让阿瓦隆之主愣了愣,便眉眼低垂,等待着帝皇的下一句话。
帝皇站在了那里,不偏不倚的正好伫立在两条道路的中间,将选择的权力交给了他的女儿。
【】
摩根沉默了。
【】
她并没有沉默很久。
【这是我自己能选择的么,父亲?】
一句来自于帝皇的反问让阿瓦隆之主沉默了更久的时间,当她从内心中的茫然中探出头来时,便只听到了自己的一声长叹。
接着,也许只是装模作样的挣扎了几秒钟,摩根便迈开腿,无声无息地站在了那条隐晦的小路的路口,如同侍者一般,恭敬的等待着她的基因之父。
【您先请,父亲。】
帝皇笑了。
他看起来对此毫不意外。
就这样,人类之主大踏步的走向了这条通道,在路过他的女儿的时候,帝皇还不忘拍一拍摩根的肩膀,示意她跟上来。
他们又往前走了大概一百米的距离,帝皇才再一次开口。
摩根略微抬头,看了一眼帝皇的背影,对答如流。
【远东边疆距离它的成立才过了不到一代人的时间,我还没有遇到类似于这种问题的存在,但是仅就我的经验来判断的话,我们可以通过宣传,教育以及其他灰色手段来解决这个问题。】
【从本质上来说,这其实就是那些被收服的世界,对于人类帝国这个大集体没有足够的认同感:他们并不以自己是人类帝国的子民为荣,帝国这个概念他们的心中,实在是太过于虚无缥缈了。】
【一次一百年前的拯救,又如何能期待一百年后的效忠:凡人总是擅长遗忘的,他们不会将这种恩情完整的告诉下一代人,而下一代人也未必会有足够的同情。】
【如果想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的话,我们就要让帝国的概念在民众的心中生根发芽,但这注定会是一项异常庞大的工程。无论是需要花费的时间还是资源,甚至是进行这项活动所需要的人员调度都注定是海量的:哪怕只是在远东边疆这一划定地区来实施它,我都无法想象其难度。】
【它也许比大远征更难。】
帝皇没有回头。
【的确如此。】
摩根点了点头。
【但现在说这些,都实在是太遥远了,不是么?】
帝皇没有反驳女儿的轻笑,而摩根的瞳孔则是在旋转着,倒映出了几丝狡黠。
【当然了:如果您想的话,其实也不是没有取巧的办法。】
【最起码在罗嘉手里,就有现行的解决方案:宗教无疑是塑造认同感的利器,只要发挥的好,它足以跨越星海,将整个人类帝国团结成一股力量。】
【只不过,您对于这套解决方案,并不太喜欢。】
人类之主只是停顿了一下,他极为罕见的没有彻底否决摩根口中有关于宗教的问题。
帝皇叹了口气。
【这种改变,会不会有些太过于突兀了?】
帝皇似乎什么都知道,他很清楚摩根心中的那些问题。
人类之主的身影逐渐被前方的阴霾所吞没,在他们即将行走到那个迷宫的时候,帝皇突然停下了脚步,转过身看了一眼他的女儿。
【】
【我不知道。】
摩根很坦诚的摇了摇头。
【我只能预估一下:按照大远征现在的进度和花费时间来看,我们也许还要再花上一百个泰拉标准年的时间,才能将银河的主要部分统统划归到帝国的管控之下:如果想要将那些星炬的边缘区域甚至是域外黑暗区域收入囊中的话,至少还要再花费30~50年的时间。】
人类之主点了点头。
【所以说,至多一百年后,大远征的主要进程就会结束。而届时您也会选出战帅,返回泰拉,将权力交给掌印者和他的泰拉议会?】
摩根微微皱起眉头
而帝皇只是点了点头,以示认同:但很快又摇了摇头。
【我?】
摩根的声音在颤抖。
她可不想听到这句话:作为将低调和谨慎奉为圭臬的一位基因原体,摩根可不想和帝皇的任何大计划扯上更多的关系了。
毕竟,天知道她的这位基因之父,会不会将另一个杀死原体之类的任务撇给她,然后再从他的宝库中,为她精挑细选出一个新的大铁坨子。
帝皇伸出手,抚摸着他身边的那些绿植。
【】
【我只是有些好奇,您能跟我透露一下,您最开始的网道计划打算怎样完成?】
帝皇看向了另一个方向。
【略微?】
帝皇的目光如同火炬一般注视着他的子嗣。
【】
【至少有五分之三的原体是注定无法习惯这种转化的,父亲。】
人类之主轻哼了一声。
【】
【您是说:您和我,来讨论如何安排你在返回泰拉后,大远征前线的格局?】
帝皇咧嘴一笑。
而摩根只是沉默了更久。
【】
【为什么是我?】
帝皇摆了摆手。
人类之主弯下腰来,拍了拍他女儿的肩膀:摩根与帝皇之间的体型差距,就宛如一个凡人的父亲和他刚上小学四年级的女儿一般。
帝皇停顿了一下,重重的拍了拍摩根的肩头。
【】
【掌印者知道你现在说的这些话么?】
摩根皱起了眉头,她察觉到的这些令人无法拒绝的嘉奖之中,那不属于帝皇的气息。
而她的基因之父,则是回以了得意的笑容。
【】
6
人类之主又拍了拍他女儿的肩膀:这次是另一个肩头。
【】
(本章完)
一笔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