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7章 群策群议(1 / 1)

昆明,万寿宫,乾清宫,西暖阁。

“嗯”

龙座上的朱皇帝,面对一堆文臣的劝谏,仅仅嗯了一声,继续淡定的瘫坐着。

没错的,现实就是如此,每个朝廷,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

做任何的大事,遇到任何的困难,总有人站出来反对,这是不可避免的事情,朱皇帝也不可能改变。

可以想象的出来,当初胆小懦弱,无能又怕死,毫无主见的朱由榔,坐在这个位置的情景。

同样,也可以理解,那个皇嫂王氏,为何总是出现在朱由榔身边,给他出谋划策做决断。

“户部”

“兵部”

“五军都督府”

“都说一说吧”

沉思腹诽了一会,朱皇帝又把目光,看向其他的朝臣,没有说话,也没有发表意见的朝臣。

没错的,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龙座上的朱皇帝,无论是有没有想法。

最好的办法,就是听听所有人的意见,再做最后的决定。

一意孤行,专横霸道,英武果决,那都不是长久之计啊。

“呼、、”

被点到名字的老龚彝,歇了一会,深吸一口气,又得站出来了。

“启奏陛下”

“老臣说了那么多,就是想搞好四川”

“毕竟,这个川蜀,号称天府之国,雨水丰润,产粮高”

“现成的耕地,组织丁壮民夫,稍稍复垦一下,就有一千多万亩”

“要知道,现在的云南省”

“即便是搞定了土司,统计上来的耕地,也就是六百多万亩,七百万都不到”

“再有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四川一旦进入战争,钱粮消耗肯定少不了”

“如果,一直靠大后方,云南这边调拨,损耗太大,得不偿失”

“更何况,朝廷的粮饷,也有了去处,也需要准备别的战事,不能耗在川蜀一个地方”

没错的,老铁头娃龚彝,态度鲜明坚决,就是支持搞四川,且要搞好四川。

之前,说了那么多,口水都说干了,不就是告诉朱皇帝,钱粮的重要性,经营四川的好处嘛。

如今收复了四川,基础条件那么好,随便搞搞,就能搞到上千万的良田,何乐而不为啊。

要知道,朱皇帝搞川滇黔土司,耗费了那么多军队钱粮。

这个云南省,也就是从400多万的良田,增加到600多万,难度系数太大了啊。

还有一点,朝廷要东征了。

不可能,把仅有的一些粮饷,一直消耗在四川,养活四川的军队,得不偿失。

“回禀陛下”

“微臣,赞同龚尚书的观点”

“四川太远了,道路崎岖,粮饷消耗过大,得不偿失”

紧随其后,年轻的王夫之,也站了出来,大声支持龚彝的观点。

没错的,他今年也就是41岁,算是年轻有为的重臣了。

身为户部右侍郎的王夫之,即便是湖广人,也得支持龚彝,劝谏朱皇帝搞好四川。

是的,他也做了几个月户部侍郎,看过数据资料。

当然知道,四川打仗,粮饷的消耗情况,损耗太大了啊。

“咳咳”

户部的两个大佬说完了,也就轮到兵部发话。

尚书邹简臣,眉头紧锁,轻咳两声,酝酿了一会,脸色一正,才严肃的说道:

“启禀陛下”

“老臣的观点,有点捉摸不定”

“良渊王,张尚书,黔国公,龚尚书,他们说的都有道理”

“老臣,就说一说,其他不一样的看法”

说到这里,这个老辣的家伙,还特意停顿了一下,想看一看朱皇帝的反应。

没错的,他的看法,有一点点的不一样,模棱两可啊。

“哦???”

听到这里的朱皇帝,顿时来了兴致,哦的一声,满脸的疑问号,等候邹简臣的解释。

看来啊,这个足智多谋的邹简臣,也开始犯难了,不知道该如何站位了。

“回禀陛下”

“老臣有几个疑惑”

终于得到朱皇帝回应了,邹简臣才稳定心神,继续开口说道:

“其一”

“是四川的清狗子,撤兵回汉中的问题”

“是的,四川的清军,就是被咱们拖垮的,拖着他们消耗不下去了,逼迫清狗子退兵的”

“但是,清狗子的撤兵,速度太快,太果决了”

“依据老臣的估计,凭借满清的国力,再拖个一两年,完全是没问题的”

“所以说,老臣完全有理由,相信清狗的撤兵,也带着一丝丝的阴谋”

“就像良渊王说的那样,等咱们经营好了四川,清狗子再发兵南下”

“如此下来,既能搅乱本朝在四川的部署,也能以战养战,就地征粮,裹挟丁壮”

“到时候,说不定,本朝在四川的布局,肯定毁于一旦,更是解决了满清的后勤问题”

“因此,老臣认为,清狗的撤兵,更像是一种,战略收缩,以待天时”

“其二”

“是四川的粮饷问题,军队的后勤问题”

“这些问题,诸位大人,刚才都说过了,确实是难点,消耗太大了”

“但是,倘若,本朝经营好了四川,对咱们的川北军队,也是一大益处”

“不需要太多,只要能保证,两万,三万军队的补给问题,做到自给自足”

“那到时候,汉中的清狗子,要是想南下,突破川北的防守,也绝非易事”

“当然了”

“这个人口丁口问题,到处都缺人,确实是难于迁徙移民,代价太大了”

“其三”

“还是钱粮问题,刚才,诸位大人,都说过了”

“朝廷的粮饷有限,还有别的地方,需要耗费更多的钱粮”

说完后,这个老辣老成的谋士,兵部尚书,再郑重的深鞠躬,满脸的严肃态度。

没错的,经营有经营的好处,但是,经营下来,风险也是不小的。

毕竟,满清鞑子,国力就放在那边,有足够的地盘和丁口,还有几十上百万的军队。

谁都不敢保证,大明经营好四川以后,满清鞑子,就不会冲下来,继续以战养战。

当然了,经营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

四川有人了,又有足够的耕地,那到时候打仗了,四川的粮饷问题,就不再是问题了。

最后,谨慎的邹简臣,跟户部的官员一样,小心的提醒朱皇帝。

朝廷要东征了,钱粮的问题,得小心谨慎处置,不能影响了,大明的战略问题啊。

“嗯”

听完邹简臣的分析后,龙座上的朱皇帝,深以为然,重重的点了点头。

不得不说,这个邹简臣,还是一如既往的稳重,把战略上,可能出现的问题,想的很透彻。

至少,他把满清撤兵汉中这个事情,看的非常明白,可能就是一个套子,以后再杀回来。

没错的,满清鞑子,退守汉中的战略,就是这么的,被老辣老成的邹简臣,歪打误着的,猜到了。

“哎”

沉思了一下,朱皇帝又深叹一口气,目光冷冽,眼眸深邃,喃喃之语:

“战略收缩”

“就地征粮”

“以战养战”

“格老子的,不就是烧杀抢掠嘛”

“抢钱抢粮抢娘们,一帮鞑子畜生、、”

“他妈的,还真有可能啊、、”

“看来,这个满清鞑子,也是能人不少”

“壮士断腕,以退为进,阴险狡诈的很、、”

自言自语的朱皇帝,越说越谨慎,最后都坐直了龙体,表情已经非常的严肃了。

没错的,自己还是太自信了啊,太专横武断了,忘记了满清的发家史。

那就是一群畜生,毫无人性的孽畜,为了打赢战争,什么手段都敢用,人命就是行走中的绵羊。

这他妈的,大明王朝,要是费尽人力物力财力,经营好了四川。

这帮清狗子,要是再次南下,发大军南下,可能粮饷都不用带了。

就直接冲杀下来,攻城掠地,烧杀抢掠,啥都有了啊,还担心个屁后勤问题啊。

“文总督”

“是个好臣子”

说着说着,朱皇帝又抄起龙桌上,另一份私人奏章,一边看着,一边喃喃自语中。

没错的,这是一份私人的奏章,来自川楚总督文安之。

里面的内容,私人性质比较多,一些个人的谏言,关于天下局势问题的分析。

“哎”

“这个老总督”

“忠心耿耿,忠贞不渝”

“可惜啊,就是太老了”

“身体已经不大行了,得调回来,不能再奔波操劳了”

“呵呵”

“也是一样的谏言,稳住别浪,不可操之过急”

“朕也不想啊”

“福建大战,是最后的好时机,鞑子的水师,肯定要完蛋的”

“时不待我,只争朝夕,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啊”

“招抚郑氏?”

“这个海盗集团,听宣不听调的玩意”

“十几万的海盗,朕拿什么去号令他们?喂不饱啊”

“呵呵、、、”

没错的,老成持重,忠心耿耿的文总督,也在劝谏朱皇帝,稳住别浪,得循规蹈矩,不要扯到蛋蛋了。

不得不说,这个文总督,别的什么都好,忠心不二的好臣子,为了大明战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啊。

就像这个忠贞营,一个文臣,带着几个侍卫,就敢闯进去啊,根本不在乎个人的安危。

但是,对待福建郑氏,这个问题上,文总督就想的有点天真了。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李氏霸业:全家定鼎新朝 挽天倾之南明复兴 北宋:靖康耻前,科举落榜 系统喊我收情绪,却来了个唠嗑的 吞天石坠 从散修到建立家族 百世修仙:从固定百年寿命开始 斗罗:我的武魂是加特林菩萨 小马宝莉:二师姐只想爽学魔法 这个修仙界是一天也不想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