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9章 老匹夫吴三风(1 / 1)

五华山,乾清宫,西暖阁。

朱皇帝的御前会议,暂时休会,偌大的宫殿内,只剩下六个人,是真正的寂静如鸟。

“啊、、”

骤然听到朱皇帝的问话,老武夫吴三风,内心底,是真正的吓了一跳啊。

没错的,关中吴氏,跟那个祖永烈,隔得老远了,一个在京城,一个在关中,几千里的距离啊。

更何况,满清入主中原,辽东吴氏,是先回了关外宁远城,驻守在那里。

没几年,关中大乱,顺治下旨调兵,吴氏就直接去了关中,平定明贼余孽。

平定兵乱以后,平西王府驻守汉中,老贼吴三桂,一心一意的,攻伐四川,打了十几年啊。

所以说,辽东吴氏和祖氏,已经很多年没见面了,顶多也就是偶尔的,书信来往。

“回禀陛下”

“这个祖永烈,末将清楚,也很熟悉”

惊诧过后,很快冷静下来的老武夫,先肯定的回了一句,表示他知道这个祖永烈。

没错的,说到这里的时候,吴三风就心里有数了,至少不是坏事。

辽东吴氏,在大明中华王朝,最大的价值,不就是跟满清的关联嘛。

是的,乱世里面,脚踏两只船,两面投注。

家族对半分,各投一家,那是常有的事情,之间还能联系,赚取天下最大的利益。

“这个祖永烈”

“今年,大概36岁左右吧”

“他的老子,叫祖可法,是家舅祖大寿的义子”

“所以说,这个祖永烈,算是家舅的义孙子,末将也是他的叔父辈”

“那时候的辽东,跟现在也是差不多,常年厮杀,无尽无头”

“于是,军中的大将,盛行收义子,就是为了留下香火情,不至于没了后代,没人烧埋”

“同时,也是一种笼络手段,方便更好的掌控军队”

“家舅在那个时候,就收了一大堆义子”

“其中,名气最大的两个人,就是祖泽润,祖可法”

这个老家伙,侃侃而谈,先给朱皇帝普及一下常识,希望尽可能的,表现一下。

是的,元末明末清初,唐末军阀大乱战,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有一堆军阀,武夫军头,过了今天,没得明日,就习惯性的收养义子。

同时,也是为了笼络心腹,把一些能打的,看上去不错的苗子,用养子的名义,攥在手心,以供驱使。

孙可望,李定国,艾能奇,刘文秀,就是大名鼎鼎,八大王张献忠的义子。

李文忠,沐英,何文辉,徐司马,朱文逊,朱文刚,平安,朱文正等等,就是明太祖朱和尚的义子。

李存孝,李嗣源,李存信,李存进,李嗣昭,李嗣本等等,就是唐末独眼龙李克用的义子,大名鼎鼎的十三太保。

“祖可法”

“他的年纪,比老夫还大”

“鞑子入关以后,他跟着鞑子,四处征伐,做过副都统,总兵,右都督,左都督”

“可惜,没几年时间,驻守湖广的时候,因水土不服,病重回朝了”

“四年以前,更是一病不起,撒手而去”

“祖永烈”

“这个家伙,在关外的时候,就比较能打,十几岁就跟着祖可法,冲锋陷阵,玩命杀鞑子”

“入关以后,也是一样,跟着他老子,征战大江南北”

“祖可法回朝,病故之后,他应该是,继承了正黄旗汉军的副都统,爵位是三等子”

“据末将所知,家舅去世之后,祖家十几个子侄,都在京城,正黄旗汉军任职”

“不过,大部分人,都是一些军中闲职,并未得到鞑子重用,家丁也所剩无几”

“还有一点,家舅的一些义子,年纪都比较大,跟末将差不多,很多人,可能都不在了”

“但是,陛下若有差遣”

“末将必当竭尽全力,联络京城的祖氏一脉,死心塌地,效命陛下,效死朝廷”

“咚咚咚、、、”

哔哩吧啦的说完一大堆,吴三风这个老匹夫,直接继续磕头,口中喊着一大堆效忠的话。

这个老狐狸,贼精的很,这时候已经明白了,朱皇帝找他的意思,肯定是联络辽东祖氏。

于是,先说一堆关于祖家的情况,这是告诉朱皇帝,祖氏有很多人,势力还不错。

同时,又提醒朱皇帝,祖氏被鞑子忌惮,没有得到满清的重用,可以试一试的。

同样,也是告诉朱皇帝,祖氏在鞑子京城,得不到重用,太远了,联络不方便。

即便是联络上了,用处也不会太大的,毕竟不是以前的祖氏,家丁没多少,养不起啊。

没错的,这些军阀家族,说话说一半,两边投注,不见兔子不撒鹰,不敢轻易加注,投上所有的家底。

“呵呵”

龙座上的朱皇帝,两世为人,听出了吴三风的小九九,目光平淡如水,呵呵一笑。

没错的,既然留下这个老匹夫,朱皇帝是肯定有想法,也有办法让他就范听话。

“朕实话实说吧”

“这个祖永烈,升官了,做了正黄旗汉军的都统”

“同时,他也不在鞑子京城”

“而是,在大江南,苏州的满城”

“是苏州驻防营的主将,手底下有5千兵马”

“再加上将士的家属,工匠,家奴,杂役,总计有3万多人”

“嘿嘿、、、”

说完后,霸道霸气的朱皇帝,目光开始变的冷冽了,嘿嘿直笑,死死盯着这个老匹夫,看他如何接招。

没错的,入关以前,入关以后,去年,今年,天下的形势,都是变化万端,波谲云诡啊。

入关之前,祖氏实力非常不错的,入关以后,满清国力强势,嫡系精锐,忌惮祖氏,也不想重用祖氏。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满清丧失了十几万精锐,嫡系八旗,又是青黄不接,中看不中用。

迫不得已,满清鞑子,从去年败仗过后,就开始扩兵增兵了。

首选的对象,就是那些弃用的辽东军阀,关外的汉人奴才,最早投靠满清的那一批。

明末辽东军阀,势力最大的就是吴三桂,辽东祖氏,其他的都不大行了。

这个祖氏,看上去没落了,但底蕴十足啊。

巨头军阀祖大寿,弟弟两个,亲儿子七个,义子一大堆,旧部旧将那就更多了。

“啊、、”

“咚咚咚、、”

老匹夫吴三风,惊呼惊诧,目瞪口呆,呆若木鸡。

半响后,才反应过来,磕头如捣蒜,瞪着牛眼子,藏着眼眸里的狡诈,口中高呼:

“陛下洪福齐天”

“祖永烈,这小子,竟然到了江南?”

“对的,当年,他就跟着祖可法,驻守在湖广,熟悉大南方”

“陛下”

“这可是好事啊,天大的好事”

“末将回去之后,今晚就写信,联络这个祖永烈”

“末将可以保证,这个祖永烈,肯定是心怀故国,心中还有大明朝廷”

确实是好事啊,祖永烈下江南了,证明祖家又兴旺了呗。

难怪啊,朱皇帝要留下他,这是江南人入朝了,朝廷知道江南的情况,想搞联络策反啊。

这个肯定是没问题,联络而已嘛,毕竟吴氏分家了,又不是断了血脉。

当然了,能不能说服祖永烈,老狐狸根本不给保证,也不想给保证,喊口号而已。

开玩笑,现在明清双方,处在战略僵持阶段,满清还占尽优势的。

否则的话,当初吴氏就不会南下了,直接在汉中,高举义旗,叛清投明多划算啊。

“呵呵”

看着勤快磕头的老匹夫,朱皇帝摇了摇头,内心毫无波澜,呵呵一笑。

心中暗忖,这个老匹夫,马上回去写信,忽悠鬼的玩意,这是在打马虎眼啊。

“吴老将军”

“朕就跟你明说了吧”

“今晚,卢尚书,冒侍郎入朝了”

“后续,还有一个顾炎武,很快也会入朝”

“其中的意味,你应该能想的出来”

“朕虽年轻,弱冠之年,但更喜欢谋定而后动,从不打无准备的仗”

是的,今晚的御前会议,应该会慢慢的扩散出去。

到时候,江南人入朝的大事件,很快就会传出去,甚至是传到满清的耳朵里。

不出意外的话,很多老辣有远见的人,都会猜出来,大明王朝,可能要东征北伐了。

但是,具体的战略,怎么出兵,出兵多少,什么时候出兵,这些永远都是机密。

毕竟,朱皇帝自己,兵部的几个谋士,自己都没有定论,在等待时机而已。

同样,朱皇帝也相信,满清应该也能猜到,大明可能要东征了,否则调集重兵南下,又不是闲得慌。

“今晚”

“朕把你留下来”

“就是打算给你们辽东吴氏,祖氏,一个机会啊”

“将来,大明的军队,一旦出现在大江南,那就没得选了”

“那些个军头军阀,举棋不定,首鼠两端,风吹两边倒,是没有好下场的”

“你呢,还有那个吴应麒,甚至是朕的吴爱妃”

“时间一长,也不是什么机密大事,毕竟,昆明就有满清的血滴子”

“何去何从,吴老将军,切莫自误啊”

说着说着,霸道专横的朱皇帝,又开始抚摸自己的大砍刀了。

没错的,下面的吴三风,是个老武夫出身,那朱皇帝就用武夫的方式,跟他聊天谈事情。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女帝教我当大师,开局全款买凶宅 我靠焚尸超凡入圣 大唐:纨绔老六指点江山 皇室一脉单传?太子妃她有灵泉 吞噬星空之我的悟性无极限 说我修仙资质差?都看走眼了吧! 绎夏缘梦 极光女王:特种兵包子的逆袭 天幕:开局历史年表,政哥看麻了 柯学从云霄飞车开始多子多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