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
乾清宫,西暖阁,灯火通明,气氛依旧是非常压抑。
身材魁梧,膀大腰圆,老武夫杀胚,四大辅臣之一的巨头鳌少保。
满脸胡腮,表情复杂,环顾大殿内,几个两鬓斑白的老战将,还有对面几个嘴上无毛的年轻王爷,深叹一口气。
“如今”
“天下纷争,战乱连年不断”
“这几年,老八旗将士,凋零了不少”
“年轻的满蒙将士,又不堪大任,需要更多的磨砺”
“其实,十几万汉军旗,六十万绿营兵,已经是战场上的主力之一”
“这几年的大战,冲锋陷阵,蚁附登城墙,攻城拔寨,都少不了他们的拼死杀敌”
是的,久经沙场,冲锋陷阵几十年的鳌少保,也不得不服老啊。
没错,这十几年来,他已经很少领兵打仗了,都待在后方,吃的好,睡得香,保养的很不错。
但是,更多的满蒙将校,出身关外,黑山白水,苦寒之地,身体骨早就垮了。
剩下的满蒙八旗子弟兵,都跟对面的王爷贝勒一样,娇生惯养,手无缚鸡之力,早就被养废了。
所以说,汉八旗和绿营,已经是战场主力了,更不能裁撤。
“就像西征大战”
“汉中的汉军旗,湖广的绿营兵,就是主力之一”
“洪总督的五省经略府,偏沅袁巡抚,他们出兵就最多,至少有5万”
“还有,南直隶,江宁之战”
“管效忠、郎廷佐、蒋国柱、赵国祚、马逢知、刘芳名和梁化凤等等”
“即便是,有一些汉将,有投郑贼,投明贼的嫌疑”
“如果,没有他们的拼死抵抗,江宁早就失陷了,整个南直隶,将不复存在”
“所以说,这部分粮饷,动不得,动不了,动了就会有更大的动乱”
“当然了”
“在座的诸位,谁要是有那个本事,老臣是绝对赞同的,大力支持”
大殿内,权势滔天的鳌少保,目光冷冽,环顾一周,声音雄厚响亮,振聋发聩。
没错,清账是清账,对账是对账,那都是没问题的。
但是,查账军队,清理漂没,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古往今来,多少英雄好汉,死在阴沟茅厕里,死的不明不白的。
鳌少保是满洲奇男子,军队巨头,当然也是支持有人查账,好处太多了。
但是,坏处更多,最大的可能,绿营就直接崩了,投诚朱明贼子。
君不见,满清的异姓藩王之一,平南王尚可喜,投降明贼,都得到了重用啊。
更何况,满蒙八旗的战斗力,逐年减弱,后继乏力,后继无人。
汉军旗和绿营兵将,已经逐渐成长为战场主力,西征大战和江宁大战,就是最好的例子。
总之一句话,满清的嫡系军队,要不行了,压不住战斗力依旧的汉人军队。
所以说,不能查账,更不能清查绿营的空编空饷,一查就得崩。
“其二”
“是西征大军的满蒙将校,平西王的军队”
“他们的粮饷消耗,这一部分足足有千万两”
眼见着,说完了绿营兵,没人咋呼吱声,鳌少保又把话题,转回到西征大军。
没错,这也是粮饷大户,耗费了千万两,占据了大清国一大半的田赋税收。
“诸位都知道”
“这些军队的粮饷,还是先帝在世的时候,亲手批复的”
“西征大军,满蒙八旗3万多人,1万多西安驻防营和家奴扈从”
“他们都是自己人,行军打仗上万里,流血流汗,肯定是克扣不得”
“至于平西王和李国翰的军队”
“大家都知道,他们才是战场主力”
“冲锋在前,悍不畏死,一路从汉中冲杀到贵阳,打开了西征大军的大好局面”
这个鳌少保,更是豪横的一匹,直接把死去的顺治,都抬出来了。
看吧,这一部分的粮饷,还是先帝签发批准的。
意思很简单,诸位大佬,如果有意见的话,可以去找顺治叙旧聊天。
反正顺治的灵柩,还没有下葬呢,就在宫内,走几步就到了,方便的很。
更何况,西征大军,刚开始的大好局面,就是吴三桂和汉军旗,拼死打开的。
倘若没有他们的血战,仅仅靠几万满蒙大军,一旦冲进去,还不够塞牙缝呢。
“其三”
“是京营八旗和关外八旗”
“这些军队的粮饷,耗费了五六百万”
“这都家门口的军队了,诸位都是领兵大将,更清楚自己的军队,到底是什么个鬼样子”
“倘若断了粮饷,年关过不去,那都是小事了”
“一旦闹大了,诸位的官帽子,还在不在,那都是两说了”
说到这里的时候,鳌少保的寒光,又瞟向了对面,宗室的王爷贝勒。
其中意味,那就更明显了,天子脚下的军队,对面的宗室,也是拥有兵权的。
尤其是,几个月以前,安亲王岳乐,做了宣威大将军,再次领大军南下。
不出意外,对面的宗室王爷贝勒,又可以站出来了,重新进入朝廷的决策层,参与政事,就像现在一样。
刚才的简亲王济度,为何站出来,咋咋呼呼的,还不是担心下五旗的粮饷问题。
更何况,天子脚下,都是满蒙兵将,里面的关系,七大姑八大姨,乱的一塌糊涂。
谁知道,哪一天缺了粮饷,又会是站出来,弹劾兵部和户部,搞出了死谏皇帝的把戏。
“哎”
说到这里,还是没人敢站出来咋呼,老武夫鳌少保,反而是心思沉重,再叹一口气,眼神落寞啊。
“最后”
“就是军队的伤亡抚恤银”
“要说抚恤银,那就得先说一说伤亡了”
没错,四大辅臣之一的鳌少保,分管兵部,掌管大部分的兵权。
无论如何,军饷耗费再大,其实都是有利于军队的,受益最大的人,就是鳌少保本人。
但是,今年的败仗太多了,伤亡惨重,损失最大的人,还是鳌少保。
久经沙场,冲锋陷阵几十年的他,非常清楚一点。
抚恤银是硬伤,最是伤国本,沙场精锐没了,国家还要付出那么多粮饷,去抚恤阵亡。
否则,只要军队精锐在,开销再大,其实都可以解决的,没钱开抢就是咯。
“先说西征大军吧”
“北路军”
“平西王、富喀禅将军和李国翰将军,南下的兵力,是4万精兵”
“中路军”
“是征南将军,家兄的军队,也有25万精兵”
“南路军”
“是洪经略和罗托将军,这一路,也有36万人”
“最后一路,”
“是多尼郡王的军队,全是满蒙精锐,足足28万兵将”
“所以说,西征大军,两年时间,前后的投入,总计129万大军”
“其中,满蒙将校,占据了41万,其他的88万,全是汉军旗和绿营兵马”
“哎,全是精锐啊、、”
说完后,身材高大的鳌少保,再深叹一口气,脊梁骨都弯了不少。
没错,西征大军,才是大清帝国,真正的精锐精华啊。
可想而知,长江以南的朱明贼子,其他的都敲掉了。
唯有一个永历王朝和大西军,耗费满清帝国,无数的钱粮和精锐。
整整打了十几年啊,期间还有几次反复,两蹶名王,下广东,出兵湖广。
贼人李定国,打的清军,猪突狼奔,损兵折将,甚至一度,想放弃西南七省,换取短暂的休战。
最后,还是老辣的洪承畴,五省经略府,在湖广和广西,困死了大西军。
前年,收降孙可望后,满清才得到了最佳的进攻机会。
不出意外,大清帝国,肯定要派出最精锐的军队,去灭杀永历明贼,彻底剿灭这个心腹之患。
十三万精锐大军,两个王爷,一大堆久经沙场的大将,全部参与西征。
甚至是,鳌少保的兄长,正黄旗大佬,征南将军卓布泰,也领兵出征大西南。
“剩下的伤亡”
“两广总督李栖风,在广西梧州府,一战没了三四万”
“定西将军爱星阿,在广西和广东,两战没了1万满蒙兵将”
“靖南王,在广西,也损失了五六千”
“贼子尚可喜,他的军队,2万多人,就全没了”
“四川南部,中部和重庆府,七七八八的,也伤亡了三四万”
“湖广,快打了半年了,也伤亡了三四万,丁壮更多”
“再有,就是南直隶的大战,伤亡的,投降的,也有三四万”
“这么多大战,总的伤亡下来,损失的军队,也有17万左右”
“如果,再加上西征的大军”
“今年,本朝损失的军队,已经超过了30万”
“满蒙将士,甚至达到了51万,更是开国以来,最大的惨败”
“精锐没了,地盘也没了,抚恤金更是一个天文数字”
哔哩吧啦的,豪横的权臣鳌少保,越是说道后面,声音越小,脊梁骨又弯了。
没错,这些大战的结果,伤亡得数字,他早就滚瓜烂熟了。
其实,很简单,看地图就知道,再从地图上,看大战的地点,就能记得清清楚楚。
没错,今年的大战,从磨盘山开始,满清就是一路败退。
不但败了,还把以前吃进去的地盘,本就是大清国的地盘,全部吐回去了。
这十几年来,大清国和永历朝廷,围着大西南,打生打死,来回厮杀。
可以说,双方都把精锐,驻守在四川、湖广、广西和广东的边境。
一方面,是为了更方便厮杀,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防止,对方杀进自己的地盘。
如今,朱明贼子的军队,都拿下了两广赋税重地,兵锋杀进了湖广。
可想而知,驻守在大西南的清军,肯定就无了,逃出来的兵将没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