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怀霜没理会林风,利落地剥开纸茧。
茧内的殍并未受到尸毒影响,但却不可避免地沾染到剑怀霜的死气,连带着她的指尖都微微被纸化。
剑怀霜吩咐林风帮忙安置尸魂宗的普通纸人弟子,自己则带着几位内核长老,径直前往城中心觐见神明。
林风强颜欢笑,却还是尽职尽责地引领着纸人们前往划定的民宿区安置。
尸魂宗的纸人们边走边看,对枉死城内的一切都感到叹为观止。
当队伍穿过一片片规划整齐,长势喜人的耕田时。
看着田垄间辛勤劳作,脸上带着笑容的城民,连丑婆也忍不住轻声感叹一句。
“能如此安居乐业,真是太平景象啊。”
她的目光掠过田埂,注意到一个约莫七八岁的小男孩。
男孩赤着脚,正独自坐在那里,双手托腮,愁眉苦脸地盯着田里一株有些发蔫的麦苗。
丑婆心中微软,缓步走过去,弯下腰。
尽量放柔动作,轻轻摸了摸男孩的头,温和地问道:“小朋友应该开心一点啊,为何独自在此发愁?”
小男孩回过头,看到丑婆那纸张构成的丑陋面容,先是愣了一下,却并未露出害怕的神色。
纸人大家都见多了,城里的巡查队就是,见怪不怪。
或许是因为丑婆的气息过于平和,他瘪了瘪嘴,指着那株麦苗道。
“婆婆,我帮家里种的这株苗,不知道怎么就快枯了,阿娘知道了肯定要骂我……”
丑婆仔细看了看麦苗,脸上流露出一丝了然,她温和地安慰道。
“莫急,莫慌,孩子,你看这里。”
她指着麦苗根部一些细微的痕迹,“这不是你的错,是生了蛀虫,啃坏了根茎,才让它没了精神。”
她耐心地讲解,声音舒缓:“遇到这种情况,要先小心地将坏死的部分清理掉,再……”
她正想继续说该如何补救,却见站在她身旁的殍,面无表情地微微张开嘴,对着麦苗的方向,仿佛在咀嚼空气一般,轻轻一吸。
下一刻,在小男孩惊讶的注视下,那株原本蔫黄的麦苗,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缓缓由黄转绿。
茎叶重新挺立起来,甚至比旁边健康的麦苗还要精神几分。
小男孩顿时破涕为笑,欢呼道:“活了,它活了,谢谢婆婆,谢谢姐姐。”
丑婆愣了一下,转头看向殍,眼中闪过一丝欣慰。
她轻轻拍了拍殍的手臂,低声道:“好孩子。”
枉死城内的一切自然都逃不出陈舟的感知。
陈舟也觉得很有趣。
他看着剑怀霜带来的纸人长老们。
剑怀霜一个邪祟,能力便是杀戮,却能改造纸人,死亡中获得生命。
而殍一个怪物,饥荒是本源,却能吞噬荒芜,饥荒中诞生丰收。
真怪啊。
但也挺好的。
就在这时,打理完灵田的张翠姑风风火火地走了过来。
她一眼就看到自家儿子坐在田埂上偷懒,顿时柳眉倒竖,撸起袖子就冲了过来。
张翠姑一把捏住小男孩的耳朵,中气十足地训斥道:“好你个二牛,让你看着田,你倒在这儿躲清闲,屁股痒了是不是?”
收拾完二牛,张翠姑松开手,看向丑婆和殍,露出一个略带歉意的笑容,声音爽朗,
“哎呦,这位婆婆,对不住对不住,我家这皮猴子没给您添麻烦吧?”
丑婆微微躬身还礼,姿态带着与外貌不符的温雅。
“夫人言重了,这孩子很是乖巧,并未添麻烦,他只是见麦苗有恙,心中焦急罢了。”
张翠姑听着丑婆这文绉绉的谈吐,愣了一下,惊讶道。
“哎呀!婆婆,您说话可真讲究,您一定是个有学问的文化人吧。”
殍闻言,点头表示肯定:“娘懂很多。”
丑婆谦和地笑了笑,摆摆手道:“老身不过是早年侥幸,读过几本杂书,识得几个字罢了,当不得文化人之称。”
“这还不算文化人呐?”
张翠姑大喜过望,一把拉住丑婆的手,声音都提高了几分。
“婆婆,您来得可太是时候了,咱们城里正筹划着名建学堂呢!
“正缺您这样识字的人,您不知道,咱们这儿认字的人太少,原本的几个教书先生根本顾不过来!
“您要是能来教书,那可真是天大的好事。”
面对张翠姑扑面而来的的热情,丑婆感到一种久违的暖意。
原先在黄沙窝,她因为收养了殍,没少遭白眼。
而这座由神明创建的城池,确实不同。
自从进入城内,哪怕她家傻囡以真实的面目示人。
一路行来,也并未感受到恐惧厌弃,顶多是一些好奇的打量。
她知道,这一切都源于她们是跟随剑怀霜大人而来,而剑大人,是那位神明大人的使者。
剑大人带她和殍来此定居,能寻个教书先生的营生,既安稳,又是她所擅长和喜爱的。
更重要的是,她看着眼前活泼的二牛,看着田埂间奔跑的其他孩童,心中欢喜。
丑婆一直是喜欢孩子的,看到孩子的笑容,就仿佛在浊世中,也能窥见了一线微光。
在与殍相依为命的岁月里,她早已明白一个再朴素不过的道理。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只有肚子填饱了,身上穿暖了。
人心才能从求生的挣扎中稍稍抬头,去渴望知识,去讲究体面。
去追求看似虚无缥缈,却又至关重要的希望。
她活得久,见得多。
在这座由神明庇护的城池中,孩子们可以在田埂间无忧无虑地奔跑,可以为了一株麦苗的枯荣或忧或喜
这本身,就是秩序与安宁的最好证明。
神明大人真的把枉死城治理得很好。
丑婆原本也是不信神佛之说。
但此时,她觉得,若天下真的有神明,她想不出除了素未谋面的那位大人,还有何人能配此称呼。
为神者,非是端坐庙堂,受那凡俗香火供奉,听那虚无缥缈的祈愿。
而是予人以立身之基,予世以存续之序。
令稚子可展笑颜,令老者得享安宁,令这污浊尘世之中,尚存一片可容希望生根发芽的净土。
此,方为神明之大义。
予人尊严者,方为真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