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节内容正在手打中,当您看到这段文字,请您稍后刷新页面看是否已经更新,如果长久未更新,请通过下面反馈联系我们!
特殊时刻,请大家多多收藏支持:() 三月天
激战中,一辆灵犀车突然从私兵阵中冲出,车内的将领挥舞着灵脉剑直扑嬴稷的车驾:“嬴稷小儿!受死吧!”
“保护公子!”甘罗挡在车前,手中的破蛊符掷出,金光如网般罩住来将。来将身上的蛊虫被金光灼烧,痛苦地翻滚倒地,被赵军士兵擒获。
嬴稷推开车帘,看着峡谷中的激战,对肥义道:“上卿,留部分士兵清理残敌,主力继续前进,公子壮在飞狐陉受挫,定会在咸阳外围设下更严密的防线。”
肥义点头,心中对嬴稷的敬佩又深了几分。他没想到这位在赵国为质八年的公子,不仅懂灵脉阵法,更有如此清晰的战术判断。
大军继续前进,沿途的灵脉监测符不断传来警报:公子雍在城南灵田布下“学风阵”,试图以舆论阻止嬴稷入城;公子芾的外戚势力则在城郊烧杀抢掠,制造混乱;而公子壮的主力部队已退回咸阳,在城西灵脉仓布下“困龙大阵”,将灵脉仓的所有法器都投入其中,阵纹中甚至融入了《山海经》记载的“饕餮食灵”图腾,气势骇人。
消息传到咸阳宫时,石佗正站在太山祠的灵脉沙盘前,看着代表赵军的青色标记不断逼近咸阳,眉头紧锁。帐内的宗室长老们争论不休:有的主张拒绝嬴稷入城,以免引赵军入境;有的则认为可借赵军之力平定公子壮,再将嬴稷架空;还有的长老已被公子壮收买,暗中散布“嬴稷勾结外敌”的谣言。
“将军,赵军已过函谷关,距咸阳不足百里!”亲卫匆匆来报,“公子壮已下令关闭城门,在城西困龙大阵前竖起‘拒外敌’的旗帜,煽动百姓反对嬴稷。”
石佗的目光落在沙盘上的困龙大阵,阵纹覆盖了城西所有灵脉节点,显然公子壮已孤注一掷。他又看向代表赵军的青色标记,五万大军的灵脉气息如同一道巨墙,足以碾压公子壮的私兵。“诸位长老,”石佗转身面对争论的众人,声音沉稳,“公子壮乱政,焚毁灵脉,已失民心;公子雍迂腐,难担大任;公子芾年幼,被外戚操控。如今嬴稷归来,虽有赵军护送,却也是惠王血脉,若能拥立他继位,可借赵军之力平定内乱,再徐图收回权力。”
一位被公子壮收买的长老立刻反驳:“石将军这是引狼入室!赵武灵王野心勃勃,送嬴稷归秦必有所图,他日赵国定会以此要挟我秦!”
“要挟?”石佗冷笑,“秦强赵弱的局面未变,赵军虽有五万,却远在境外,粮草补给困难,绝不敢久留。待内乱平定,我秦只需派一支锐士,便可将赵军赶回赵国。但若错过此时机,公子壮得逞,秦国必分崩离析,到时空有灵脉又有何用?”
他走到沙盘前,指尖重重点在咸阳城西:“公子壮的困龙大阵看似坚固,却有一处致命弱点——阵眼依赖灵脉仓的‘玄龟灵泉’,只要切断灵泉的灵脉连接,大阵自破。赵军可从正面吸引大阵火力,我率军从侧翼突袭灵泉,两面夹击,必能破阵。”
宗室长老们面面相觑,石佗的分析有理有据,让原本动摇的人渐渐倾向于支持嬴稷。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臣站起身:“石将军所言极是,为保秦国不亡,老臣愿支持拥立公子稷。”
其他长老纷纷附和,帐内的气氛终于统一。石佗松了口气,立刻下令:“传我令,法剑营与祖巫锐士营做好准备,待赵军抵达城西,便按计划突袭灵脉仓;灵脉营修复宫城与城西的灵脉通道,确保灵力供应;派人前往赵军大营,告知肥义我军的作战计划,约定明日拂晓同时发起进攻。”
消息传到赵军大营时,嬴稷正在灵犀车内研究咸阳的灵脉图。甘罗将石佗的计划告知后,嬴稷的眼中闪过一丝微光:“石将军果然是忠勇之士。请甘老回禀石将军,赵军明日拂晓会按计划进攻困龙大阵正面,吸引公子壮的注意力,侧翼突袭就拜托将军了。”他顿了顿,补充道,“告诉石将军,入城后我只需王位,灵脉与兵权仍由将军掌控,绝不干涉。”
甘罗领命而去,肥义看着灵犀车内的嬴稷,心中感慨:这位少年公子不仅有决断,更懂权谋,知道如何拉拢石佗这等重臣。他转身下令:“全军休整,明日拂晓进攻困龙大阵,务必为石将军创造机会!”
次日拂晓,咸阳城西的困龙大阵突然爆发出刺眼的红光,饕餮食灵图腾在阵墙上张开巨口,吞噬着周围的灵脉气息。公子壮站在灵脉仓的高台上,看着阵前的赵军,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嬴稷小儿,就算你有赵军护送,也休想踏入咸阳一步!”
“放箭!”肥义的命令声打破了黎明的寂静,赵军的火箭如暴雨般射向阵墙,玄武阵的青光与困龙阵的红光激烈碰撞,激起漫天灵力乱流。公子壮的私兵全力反击,蛊虫与灵脉箭交织成一片死亡之网,双方陷入激战。
就在这时,咸阳宫方向突然传来号角声。石佗率领法剑营与祖巫锐士营从侧翼杀出,法家修士布下“法狱阵”,金色的法网瞬间笼罩灵脉仓的玄龟灵泉,切断了困龙大阵的灵脉供应。锐士营的士兵挥舞祖巫斧,如砍瓜切菜般冲破私兵的防线,直逼灵脉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不好!石佗偷袭灵泉!”高台上的公子壮脸色骤变,连忙调兵回防,却为时已晚。玄龟灵泉的灵脉被切断,困龙大阵的红光迅速黯淡,阵墙上的饕餮图腾发出痛苦的嘶鸣,逐渐消散。
“破阵了!”赵军与秦军同时发出欢呼,两面夹击之下,公子壮的私兵溃不成军。公子壮见大势已去,试图从密道逃跑,却被石佗的锐士营堵住去路,祖巫斧落下的瞬间,这位妄图自立为王的公子眼中充满了绝望。
困龙大阵被破,咸阳城西的防线彻底崩溃。赵军与石佗的军队在灵脉仓会师,肥义翻身下马,对石佗拱手:“石将军果然名不虚传,赵军已按约定完成任务。”
石佗回礼:“多谢上卿与赵军相助,咸阳内乱平定,公子稷可入城了。”
灵犀车缓缓驶入咸阳城,嬴稷推开车帘,看着街道两旁跪拜的百姓与士兵,眼中没有胜利的喜悦,只有一种沉甸甸的责任感。他知道,这只是开始,如何在赵军、石佗与宗室之间站稳脚跟,如何修复被战乱破坏的灵脉,如何完成父王与兄长未竟的东出大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石佗走到灵犀车旁,单膝跪地:“臣石佗,参见新君!”
周围的秦军士兵与宗室长老纷纷跪拜,山呼万岁。嬴稷扶石佗起身,目光与他在半空中交汇——一个是渴望稳定局势的老臣,一个是初入权力中心的新君,两人的默契在这一刻悄然形成。
邯郸的灵脉宫阙内,赵武灵王收到了咸阳的捷报。他站在观星台上,望着秦国的方向,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嬴稷归位,秦国暂时安稳,韩、魏必不敢妄动,赵国可趁机经营北方灵脉了。”他转身对亲卫道,“传令肥义,赵军完成任务,可逐步撤回赵国,留下少量士兵在函谷关‘协助’秦国防御,实则监视咸阳动向。”
咸阳的夕阳将宫墙染成金色,嬴稷站在章台殿的窗前,看着石佗率军清理公子壮的残余势力,看着赵军在城外扎营,看着百姓们开始修复家园。他的指尖再次摩挲起那枚灵脉玉佩,“秦”字的纹路在夕阳下泛着微光——属于他的时代,终于在赵军的护送与石佗的拥立中,缓缓拉开了序幕。而这场由赵武灵王一手促成的王位更替,也为秦国未来的灵脉治理与权力平衡,埋下了新的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