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江阳的话。
学生们惭愧地低下头,连忙向苏筱道歉。
作为学生。
在课堂上不专注,既对不起自己,也对不起国家。
闻言,苏筱笑道:
“好了,大家的心情我其实能理解。”
“换做是我。”
“要是在读书的时候,知道江教授在后面旁听,也会忍不住去看。”
江阳:
“所以怪我喽?”
在苏筱的开导下。
学生们的脸上,很快重新浮现笑容。
随后。
眼看差不多到了晚饭的时间。
江阳想了想,决定请苏筱吃顿饭当做感谢。
到了饭堂后。
后者没有丝毫客气的意思,让大妈打了好几个“昂贵”的肉菜。
正拿着饭盒找位置时。
背后忽然响起一道声音,道:
“江教授,苏老师,过来这边坐。”
听到喊声。
江阳回头看去。
是吴均。
在对方的旁边,还坐着新实验楼研究小组的两个学生。
江阳带着苏筱走上前,坐下后,道:
“这么巧啊,你们怎么在一块儿?”
吴均笑道:
“是挺巧的。”
“这两位同学,正给我看他们对煤形和煤炉研究的方案。”
“这不是你提出来的研究吗,要不要看看,顺带给他们些指导。”
他一边说。
一边将桌上的一咨稿纸,推了过来。
与此同时,旁边的两个学生,露出希冀的眼神。
江阳颌首道:
“当然没问题。”
他看向稿纸。
标题是《通过物理结构革新和配套路局改进,解决传统》。
在内容上。
详细地论证了多孔煤形对燃烧效率的优化原理及公式。
以及窄深型炉膛、通风系统方面方面改进方向。
江阳看完后,道:
“方案写得不错,考虑什么时候实验?”
两个学生连忙道:
“我们原本打算多找几位老师和教授看看。”
“但江教授您觉得可以的话。”
“回头我们就和学校申请实验室,开始进行实验。”
江阳微微点头。
他沉吟片刻。
挑出最后一张稿纸,道:
“这个研制专门机器,制造多孔煤的思路。”
“你们回去再考虑考虑。”
“在设计的时候,既要考虑效果,又要考虑经济性。”
听到江阳的话。
两个学生愣了愣,有些反应不过来。
这让江阳有些头疼。
他继续道:
“你们不觉得成本太高了吗?”
闻言,两个学生道:
“可是只有机械化生产,才能大规模地推行。”
“江教授您不是说了吗。”
“这样能够减少很多的用煤,相比而言那些成本应该不算些什么吧。”
他们说完后。
江阳挠了挠头发。
正想着怎么解释。
身后忽然传来一道声音,道:
“要机械化生产,需要高强度铸铁和精密齿轮。”
“我国每年液压件的产量不足10w件。”
“大部分会优先供应重工业,民用机械即便有一定配额,也不会太多。”
听到这个解释。
两个学生恍然大悟,连忙向对方道谢。
江阳也回过头,看向来人。
说话的是祝馀声,其身旁还有一个三十多岁的中年男人。
不待他开口。
祝馀声便道:
“江教授,我有问题想向您请教,咱们可以借一步说话吗?”
江阳点头道:
“没问题,去我那里吧。”
随后。
江阳和苏筱等人分开,回到住处。
刚刚走进院子。
祝馀声便道:
“江教授,我要向您道歉。”
“因为我的不重视。”
“您辛苦研究的资料,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他说完后。
江阳疑惑道:
“您这是打哪儿论的呢?”
闻言,祝馀声连忙事情的原委解释了一遍。
听完后。
江阳哭笑不得,道:
“原来是这样,但这事不能怪祝局长您。”
“资料本身是不太完善。”
“我原来打算等你下次过来,再和您讨论,没想到忙起来就给忘了。
他的话让祝馀声长松一口气。
毕竟换做其他人。
辛苦研究的东西,被忽视了一个月之久,多少都会有情绪。
更何况是江阳这样的天才。
江阳将祝馀声和另外一个人,带进客厅。
让两人在沙发上坐下后。
他泡好茶水,又拿来一点饼干之类的零嘴,放在桌上。
做完这些。
他才上楼去取这段时间来写的新资料。
看到厚厚的一背稿纸。
整洁的字迹。
和上次的资料几乎一模一样。
但这回。
祝馀声不敢小瞧了,道:
“没想到江教授您一直在研究,我早该过来了啊!”
江阳道:
“只是闲遐之馀研究的理论而已,能不能行,还不好说。”
他倒是不在意。
毕竟换做是他,也很难相信自己。
打个比方,苏筱跑来说想研究飞机,听着都不现实。
这时。
坐在祝馀声身旁的中年男人,道:
“江教授,我可以看一看这份资料吗?”
他说完后。
旁边的祝馀声一拍脑袋,道:
“抱歉,忘了介绍了。”
“江教授,这位是张旅迁教授。”
“他是我们仿制坦克发动机的技术负责人。”
江阳点了点头。
他看向张旅迁,道:
“当然可以,请张教授您不吝赐教。”
张旅迁没有说话,默默拿起稿纸,他其实不是很相信顾领导的话。
因为作为仿制老大哥t-54发动机的负责人。
张旅迁深知,要研制发动机有多难。
哪怕再天才。
也不可能再毫无参照的情况下,做出成果!
过了一个小时左右。
张旅迁才放下最后一张稿纸。
他没有急着开口。
而是在脑海里,整理着所有内容。
比起上一份资料。
这次的内容,更将丰满。
详细地论述了涡轮增压技术的4个内核基础理论。
而且更近一步。
指出了他们所需要突破的方向。
比如热力学上。
提出通过布雷顿循环、等熵效率计算、中冷器热交换模型。
来解决热力学循环效率、实际能量损失量化和进气热力学性能的问题。
不过。
张旅迁一时没有吃透这背后的工程意义。
毕竟一百多张稿纸,就想把涡轮增压技术写明白,是完全不够的。
想到这里。
张旅迁抬起头,躬敬道:
“江教授,您可以和我详细地说一说,资料上的内容吗?”
这个反应。
有些出乎祝馀声的意料。
毕竟在来之前。
后者还对江阳的能力抱有很大的怀疑。
现在怎么还求知若渴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