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得知江阳是一个人完成的所有设计后。
众人被彻底折服。
待会议结束。
对于集成电路和光刻机的技术会战,立刻展开。
前者江阳不是很担心。
在研制计算器时,王寿吾、黄坤等人已经积累了足够的经验。
虽说后面,还要解决计算机系统内核架构的问题。
但现在最重要的任务,还是光刻机。
前者提高下限。
而后者,决定最终的上限。
确定好了方向,人手也充足。
剩下要做的。
便是什么都不管,埋头研究。
江阳每天。
往返在学校和各个研究单位。
一睁眼,脑子里就两个字:
爆肝!
爆肝!
爆肝!
一个月后,应物所。
实验室内。
王大严和王志坚两人。
正根据江阳改良的配方,进行高精度光学玻璃的实验。
因为缺少很多设备。
—
所以在工艺上,他们做了很多的妥协。
比如x射线荧光光谱仪,就用化学滴定分析为替代。
当然,效果大打折扣。
并不影响最终的成品效果。
王大严冷静地将完成退火的玻璃,从退火窑中取出。
看到成品。
王志坚和周围的研究人员,神色振奋。
就在这时。
江阳正好从门外走了进来。
他瞧了瞧,笑道:“恭喜王所长你们取得了不错的突破!”
王大严摇了瑶头,道:“江教授您说笑了,还早着呢。
“冷加工与检测都没有完成。”
“我们只有老大哥的-2型手动抛光机和nh-1型干涉仪,问题不小。
,最后的冷加工。
会对面型精度产生直接影响。
如果这一步还是用替代方案,恐怕成品很难满足光刻机的需要。
江阳颔首道:“没关系,我已经想出了新的方案。”
“只要掌握铂金熔炼、真空脱泡和程控退火这三大内核技术。”
“做出的高精度光学玻璃,很快便能够满足光刻透镜的须求。”
他一边说。
一边从随身的挎包中,掏出三份方案。
见状,王大严揉了揉眉心。
他还是觉得有些不习惯。
放在以前。
做梦王大严都不敢想,有人能这样设计研究方案。
仅靠理论。
就能精准地找到映射的研究路径。
虽说偶有遐疵。
但对整体,几乎没有多少影响。
只需仔细验证,就能提前找出解决。
想到这里。
王大严回过神,正色道:“我会让志坚继续实验。”
“至于新方案。”
“在完成验证后,我会亲自负责。”
他说完后。
郑重地接过江阳手中的方案。
粗略翻看,内容明显要比与之前的那些替代方案,简要许多。
江阳道:“其实我有一些地方也没那么拿的准,您多费心。
“对了,我听王教授说。”
“你们这边人手好象不太不够,要不要从今年毕业的大学生里面招些?”
他说完后。
正在看方案的王大严,嘴角抽了抽。
让一群刚毕业的大学生,直接上手高精度光学玻璃的研制?
王大严道:“算了,我还是从喜都光机所那边调些人过来吧。”
江阳点了点头,道:“这样当然是最好的。”
“但我个人觉得,治标不治本。
“毕竟即便您把技术骨干都调过来,怕是也不够用,不如就地培养。”
王大严的注意力,大部分都在方案上。
听到江阳的话。
他下意识道:“您说得对,确实是这个道理,人才培养很重要。”
江阳道:“那这事就拜托您了,我还有事,就先走了。”
过了半响,王大严忽然意识到不对。
所里的技术骨干都要被拉过来不说。
竟然还想让他去给半导体研究室培养人才。
这几乎等于。
—
他要把在喜都几年的工作,重新干一遍!
“算了,都是为了国家。”王大严暗道。
这边,江阳出来后。
又陆续前往其他研究室,查看情况。
总体来说。
集成电路和光刻机的研究,超乎预期。
虽说有他方案的功劳。
但王大严、王寿吾和林岚因等研究人员的努力,也至关重要。
按照这个进度。
他造出运算速度达到1000w次每秒计算机的承诺。
绝对能够完成!
就在江阳感慨不已时。
走廊上。
王寿吾刚好从实验室里出来。
看到江阳,笑道:“江教授,您来的正好。”
“就在刚刚。”
“我们完成了对10w倍运算速度的计算器的突破!”
听到这个消息。
江阳回过神来,颔首道:“很好。”
“这下突破20w次每秒运算速度的把握。”
“就更大了一些。”
王寿吾想了想,道:“其实我有一句话,不知道当不当说。”
他的语气有些迟疑。
江阳道:“是想按照现在的条件,立刻激活对计算机的研制?”
闻言,王寿吾道:“让您猜中了。
“不满您说。”
“1w倍运算速度的计算器送到那边后,作用很大!”
20w次每秒运算速度的计算机。
确实很好。
但对于华国来算,远不如马上能够投入使用的计算机诱人。
前面上面不提。
是因为没看到作用。
但将计算器送到西北,并投入使用后,就发现不对了。
根据那边基地总指挥的反映。
原本一两个月的计算任务,四五天就能完成,准确度还高。
这要是有具备复杂运算能力的计算机。
那效果,都想不出来!
江阳沉吟道:“再等等吧,光刻机那边很快会有突破。”
“哪怕是勉强完成。”
“都足够做出10w次每秒运算速度的计算机。”
近接式光刻机的研制。
一时半会儿肯定没办法做到最好。
但提升,也还是很明显。
王寿吾松了口气,道:“您答应就好。”
“那计算机框架设计的问题。”
“我去找计算机技术研究所来解决。”
江阳摆手道:“用不着这么麻烦,我来就行。”
“换别人来。”
“要完成集成电路来计算机框架的搭建,要废不少时间。”
他其实是有些不愿意的。
毕竟集成电路在实现工业化后,成本是不断降低的。
现在造10w次运算速度计算机的投入。
后面说不定能造两台50w次每秒的计算机。
前者唯一的作用。
大概是被当成“破烂”,卖给老大哥。
当然。
江阳也能理解上面的想法。
毕竟不是谁都象他一样,知道不会打仗。
没有的大蘑菇。
华国始终缺少,能在世界上站稳脚跟的底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