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多方汇聚(1 / 1)

京城火车站。

伴随着“呜呜”的汽笛声,列车缓缓停靠在站台。

车厢门打开后。

人流一涌而出。

见状,月台外等侯的王寿吾,连忙四下查找。

就在这时。

一个穿着军便服的中年男子,快步走出,道:

“王教授。”

听到声音。

王寿吾看向对方,笑道:

”钱教授,您先跟我走,到了地方再和您详说。“

钱简森,五道口技术学院物理系毕业。

而后参军入伍。

现在在长安军事电信学院工作,主持穿件半导体物理与器件专业。

闻言,钱简森点了点头,也没有多问。

毕竟他很清楚。

很快。

王寿吾带着钱简森,来到应物所。

进入所里。

他才简单地说了说,这次会议的目的。

听完后,钱简森愣了愣,道:

“集成电路,光刻机——你们不是才提炼出6n级硅单晶吗?“

这个年代信息的传递,有一定的闭塞性。

——

再加之半导体现在已经属于绝密项目。

不是直接参与的人员,完全不可能知道具体的进度。

王寿吾道:

“会议室每个人的桌面,都有一份简单的资料。“

“您看完后。“

”便会对这次的任务,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他的话音刚落。

两人已经来到会议室所在的楼层。

在将钱简森送到后。

王寿吾还要去接其他人,很快告辞离开。

后者心中疑惑满满。

抱着浓浓的好奇,走入会议室。

刚刚靠近门口。

钱简森便听到里面传来讨论的声音。

进去后。

打眼一看,就发现好几个熟人。

不待他开口。

一个三十岁左右的中年男子,迎了过来,笑道:

“钱教授,好久不见。”

钱简森惊讶道:

“您也被调到这里起来了,原来的研究不做了吗?“

丁守干,京大物理系研究生。

他和对方有过交流。

其在半导体领域,很有水平,两人还就单晶炉的问题有过探讨。

——

丁守干苦笑着摇头,道:

”还做什么。“

“现在6n级硅单晶都有了。“

“再带着其他同志研究,就是浪费时间。“

他原来确实对单晶炉很有研究。

还得到领导的看重。

决定把他调去实验所任组长,负责硅单晶炉的研制。

不过现在。

已经没必要了。

毕竟他们再怎么努力,也不可能做出拉制6n级硅单晶的单晶炉。

钱简森也有些感慨道:

“6n级硅单晶的成功,确实对我们半导体的影响巨大!“

他在长军电研究锗单晶。

不出意外,做出锗二极体和三极管是迟早的事。

但就因为6n级硅单晶,让他不得不千里迢迢,跑到京城来参与技术会战。

想到这里,钱简森道:

”对了,王教授。“

”您比我先到。“

“应该看过王教授说的那些资料吧,能和我说说吗?“

丁守乾道:

“其实我没比你早到多久,也还没有搞清楚状况。

”但可以知道的是。“

“集成电路是半导体的未来,这毋庸置疑!“

他的语气,十分坚定。

这个态度,让钱简森惊讶不已。

毕竟相对于硅单晶,锗单晶的优势,还是很明显的。

锗二极体和三极管。

面对极端恶劣条件,有着很好的适应性和抗干扰性。

这就注定。

它在军事上,不可或缺的地位。

就在钱简森打算继续询问时。

门外。

一阵脚步声忽然响了起来。

听到声音。

钱简森下意识扭头看去。

发现来者是一个穿着军便服的年轻人。

他疑惑道:

“您是半导体研究室的同志,是有什么事要通知我们吗?“

听到这话。

会议室内正在讨论的专家教授们,逐渐安静下来。

他们至少都是三十岁往上的年纪。

所以这个年轻人。

八成就是和钱简森说的一样,是半导体研究室派来的人。

年轻人笑道:

“算是吧。”

”各位专家教授好。“

”我是江阳,欢迎大家来到半导体研究室。“

听到江阳的名字。

——

会议室内响起一阵窃窃私语的声音。

很明显。

他们都知道江阳研制出履带式拖拉机和高精度万能外圆磨床的事。

前者和他们关系不大。

但后者。

所带来的精密制造能力提升,对他们的研究,都有很大的增益。

这时。

一旁的丁守干,道:

“江教授,您也是来参与集成电路和光刻机的研制的吗?“

他说完后。

钱简森和众人都反应过来。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倒是能说得通。

江阳笑了笑,正准备解释。

身后忽然传来一道声音,道:

”江教授,您忙完回来了吗?“

闻言,江阳回头看去。

说话的人是林岚因。

在其身旁。

是黄琨,以及一个五十多岁的老者。

江阳颔首道:

”那边进展很顺利,我就偷懒先过来了。“

他没有说是京化工院的事。

倒不是不相信他们。

而是出于保密的需要,避免日后出现意外。

林岚因笑道:

“您要是偷懒,就不会现在过来了。“

江阳没有接话,而是看向一旁的老者,道:

“这位是?”

老者主动道:

”江教授您好,我是廖德容,蓉城寻光电子管厂的总工程师。“

他看着江阳,满是好奇。

虽说林岚因没有介绍。

但只要不傻,都能看得出来眼前年轻人的地位很高。

江阳客气道:

“原来是廖总工,久仰。“

“我是江阳。“

”姑且算是半导体研究室的技术顾问。“

蓉城寻光电子管厂,又有一个代号——109厂。

廖德容作为总工程师,未来领导团队,攻克半导体晶体管工艺难题。

直接支撑华国首台自行设计的计算机,109丙机的研制。

在认识廖德容后。

江阳又和其他专家教授,互相认识。

这里面。

有从烟道灰和特种煤中提炼这元素的大佬孙庆。

也有攻读学位。

但已经参与丁守干硅单晶炉研制的金建、蔡载续。

可以说。

他们最顶尖的一批半导体领域专家立教授。

以及乱没有成名的一些天才。

——

都在这间会议室内。

但凡出点意主。

对于华国的半导体发展,绝对是毁灭性的打击!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文豪1983:我在文化馆工作 军旅:你纠察,比特种兵还卷? 穿书炮灰变身天道宠儿 重生五八之灵泉空间护家人 离婚后,前妻跪求我神医救命 仙子,求你别再从书里出来了 赶海,鱼货满仓,异瞳娇妻别崇拜 灵气刚复苏,他万年灵药咋批发卖 好莱坞的亿万沃尓沃 相亲走错桌:御姐总裁年入百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