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年代军工:让你当厂长,你整出了蘑菇蛋 > 第95章 用小型化电子管把苏熊坑死

第95章 用小型化电子管把苏熊坑死(1 / 1)

苏熊之所以在电子管这条路上一条路走到黑的最根本,也是最内核的原因就是抗电磁脉冲。

他们认为在核爆产生的强大电磁脉冲面前,晶体管脆弱而易被烧毁。

只有电子管能够在极端环境下确保指挥、通信、雷达系统仍能正常工作。

这就足以压倒一切的考量了。

其次就是苏熊在电子管领域的技术实力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甚至隐隐超越了美利坚。

他们还拥有庞大的产业链和科研队伍。

而晶体管在他们眼中就是一种新兴尚且不成熟的技术。

继续让电子管保持技术优势才是更稳妥和高效的选择。

而且现在雷达的大功率发射机也更加依赖电子管。

毕竟电子管在功率、频率和耐用性方面都有着很大的优势。

所以只要苏熊不是幡然醒悟或者是脑子烧坏了,都不会选择在晶体管这个领域进行深耕的。

在这样的前提下,秦风又怎么会担心苏熊盯上龙国的晶体管呢。

况且电子管的确具有一定的优势。

比如作为射频功率源的磁控管、高功率和高效率的行波管等,这都是目前的晶体管所无法取代的。

就算他接下来所需要研制的雷达也离不开电子管。

而电子管的小型化技术刚好契合接下来的军用雷达发展。

如果他将电子管小型化的技术交给苏熊的话,那么苏熊对于晶体管就会更加的不屑一顾了。

当然这技术肯定是不会免费给他们的,而是让他们拿工厂来换。

现在苏熊也只有产业链能够让秦风看得上眼。

至于他们的武器装备之类的,只要工业基础到位了,他可以造出更先进的武器装备。

所以接下来秦风便开始琢磨着怎么造小型化电子管了。

接下来的雷达需要这种小型化电子管,和苏熊交易也需要它,可谓是一举两得。

电子管小型化的技术难度很高。

主要就在于四个方面。

分别是结构设计、材料、真空工艺、散热。

电子管在结构设计方面电极间距大、结构松散,所以导致体积庞大。

现在的电极材料在高温下易变形,栅极也容易热膨胀。

真空工艺也是束缚技术发展的原因之一,因为只有保持大的个头,才能更容易维持电子管的高真空。

散热就更不用说了,一堆发着光的电子管堆在一起,散热一直以来都是难以解决的难题。

所以他想要造出小型化的电子管就需要解决这四个方面的问题。

这四个方面也涉及到了精密机械加工、先进材料科学、超高真空技术等领域。

其中精密机械加工、先进材料科学都不是难题。

沉机、沉重两家工厂联合起来,在他提供图纸的情况下已经可以制造绝大部分的机床了。

也只有少部分十分高精尖的机床造不出来。

比如精度在纳米级别的机床就是龙国目前尚且欠缺的。

不过这种高精度的机床在西方也并不多。

对于龙国来说微米级别的高精度机床已经足够使用了。

想要制造纳米级别的高精度机床,还需要再等一段时间。

材料这东西对秦风来说就是最小的一个问题。

只要他需要随时可以拿出25年之前所有材料的配方和制造工艺。

所以这个超高真空技术才是制约电子管小型化的关键问题所在。

苏熊在这个方面采用的是钛泵这种新型吸气剂,在电子管封离后持续吸收微量气体,维持内部的超高真空。

而这就需要用到精度非常高的专用排气台。

它可以在高温烘烤除气的同时,将电子管内部的真空度抽至10?6毫米汞柱甚至更高。

除了高精度专用排气台这台内核设备之外,还需要精密冲压设备和拉伸机。

这两台设备也是制造微型电极部件的关键。

除此之外还需要将微小的电极精准的装配和固定在支撑杆上。

这就需要能够实现微米级定位和能量控制的焊接设备。

所以还需要一台可用于加工的微点焊机。

最后便是电极材料的问题了。

使用钽、钼、铌等难熔金属及其合金,并采用陶瓷——金属复合封装技术就可以替代玻璃外壳了。

所以还需要一台将金属电极引线与陶瓷管壳进行气密封装的设备。

这台设备要求能精确控制温度曲线和气氛环境,确保两种不同材料在高温下结合而不漏气。

也就是陶瓷——金属封接设备。

至于剩下所需的设备,无线电厂已经有了。

沉机这边只需要帮他搞定精密冲压和拉伸机、微点焊机、专用排气台和精密封接设备,就能够造出小型电子管了。

这也是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之间的技术,对于龙国现在的工业基础来说难度还不算特别大。

在将这些设备的图纸画出来之后,秦风便让燕双鹰安排人将其送往沉机厂。

而他则是马不停蹄的直奔下一个项目地点——哈城!

一月份的东北被复盖在厚厚的雪层当中,但依旧有很多任务人奋战在工地的第一线。

他们并不是不惧寒冷,而是怀着一颗热诚且强烈的爱国之心。

他们坚信只要龙国能够发展起来,他们就能够过上好日子,而事实上亦是如此。

在他们的奋战之下,哈尔滨第一汽车制造厂也终于在1月10号这一天完成了所有分厂设备的安装和调试。

这也意味着哈尔滨一汽厂可以生产制造汽车了。

所以秦风再次乘坐着火车赶到了哈城。

潘承孝潘厂长亲自开着车来火车站迎接的秦风。

在车上,潘承孝也神情高昂的向秦风汇报这段时间以来他们东北动力总成制造厂的发展情况。

“秦部,现在110匹汽油发动机项目进度很快,已经完成了30以上零部件的制造工作,预计在3月份的时候就可以进行总装测试。

160匹柴油发动机项目已经过半,预计在下一个月月底之前就可以进行总装测试。”

这也是潘承孝第一次觉得原来造大马力的发动机这么简单。

当然也知道这是因为有着秦风提供图纸以及沉机和沉重厂提供设备,不然的话项目进展怎么可能会有这么顺利呢。

对于接下来的汽车项目,他也抱有更大的期许。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赶尸人开局复活兵马俑守护国门 四合院:我的雨林能产灵肉 四合院:我的物资能砸晕禽兽 星港云起 在神佛缺席的夜晚 第一百二十四次跨时空信息传递实 火凤凰特种兵 官场巅峰:从基层公务员开始 通房小撩精一撒娇,冷戾侯爷心狂跳 冷酷女总裁爱上穷屌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