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主角不是秦风,而是矗立在三处炮兵阵地的三门大炮。
当秦风把三位领导带到试炮场上的炮兵阵地之时,三位领导的目光全都汇聚在了大炮身上。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那门152毫米的大口径加农榴弹炮了。
三位领导都不由自主的汇聚到了这门大口径重炮的面前,抬头望着这门大炮。。
在炮口还有着一个开口的炮口制退器,这也是这门大炮的标志。
总司令摘下了手套,不顾已经复盖上一层薄冰的炮管直接摸了上去。
此时的总司令心情非常复杂,既有高兴,也有酸涩。
“如果当初我们能够造出这种大炮的话就好了。”
陈司令闻言则是笑着说道:“总司令,现在我们有这么大炮也不晚的。
说实话我做梦都没有想到我们炮兵这么快就能拥有这种大口径重炮。
之前在火车上的时候都感觉象是在做梦一样。
直到现在见到这门大炮之后,我才感觉这是真的,我们真的有大口径重炮了。”
说着说着一行热泪从陈司令的双眼当中流淌而下,这也是激动的泪水。
炮兵司令这个身份看起来光鲜亮丽,炮兵更是陆军最重要的兵种。
但炮兵有多苦、有多么艰难也只有他这位司令员知道。
“是啊,当初我们炮兵从零开始的时候,到目前为止火炮都是靠着依赖那些老旧、中小口径的火炮。
我们之前也考虑过自己造炮,可是根本就造不出来。
整个炮兵上下有数千门火炮,就连一门超过105毫米口径的都没有。
现在我们没有大口径重炮的历史终于终结了,从今天开始我们共和国炮兵也有着122毫米和152毫米口径的重炮了。”
邹副司令也是满腔感慨道。
总司令从纷乱思绪当中回过神来,看向了秦风道:“秦风,你是我们共和国的大功臣,也是炮兵的大功臣。
你带着52厂造出来的这三门大炮,对于我们来说意义非凡。
有了大炮之后,我们说话的腰杆子都要硬不少。
这大炮我们看了也摸了,接下来就让它响起来,说实话我期待这一刻已经很久了。”
陈司令也在一旁连忙点头道:“对对对,还是开始试射吧。”
秦风闻言点了点头,然后看向了一旁的厂长林国栋道:“林厂长,那就开始测试吧。”
不一会儿,秦风就带着领导来到了安全地带的一处高台上,在这里可以俯瞰整个炮兵阵地。
100毫米、122毫米、152毫米火炮相继展开了试射。
最先开始的便是通过高射炮改装而来的100毫米加农炮。
这门改装的100毫米加农炮的炮架几乎和旁边的122毫米一模一样,因为两门火炮是共用同一炮架。
最大的区别自然就是炮身了。
100毫米口径的加农炮炮身要比122毫米长很多,也正是如此它才拥有着高达20公里的射程。
“预备——放!”
伴随着一声令下,这门100毫米口径的加农炮便发出一声爆鸣。
只见炮口闪铄一道光焰,炮口掀起的风暴也卷起了周边的雪花。
随即便看到数公里外的山坡上掀起了一团火光,在石灰圈中心偏右一些爆炸开来。
“射程4公里,误差6米左右。”
当看到炮弹的落点之后,秦风满意的点了点头。
一般情况下火炮在4公里时误差都在8米左右。
当达到11公里的时候,误差将会进一步提升到15米左右。
16公里则是17米左右、25公里是60-80米之间。
射程4公里的状态下,误差6米,这个精度已经算是合格了。
当然只是测试这一炮也说明不了什么。
“轰——轰——”
接下来这门100毫米加农炮再次连开了两炮,误差分别是5米和3米。
“好,好好好!”
陈司令放下望远镜后,脸色激动的鼓起掌来。
经常和火炮接触的他,自然也明白这些。
现在至少可以说明这门火炮在精度上是没有太大问题的。
接下来测试的便是122毫米榴弹炮和152毫米加农榴弹炮。
122毫米的火炮测试依旧还是由石灰构筑的靶子。
相较于100毫米口径的榴弹,122毫米的炮弹威力就要大上不少,造成的动静也更大一些。
这门122毫米榴弹炮测试和100毫米加农炮相差不多。
接下来针对152毫米加农榴弹炮的测试才是重头戏。
这门火炮的标靶分别是一个距离800米左右的混凝土碉堡以及在4公里左右的一处仿真阵地。
这两个目标分别可以测试这门加农榴弹炮的直射能力和曲射威力。
秦风也当起了解说员,将碉堡和阵地都指了出来。
“这堡垒才几百米,会不会近了一点?这样应该测试不出什么吧。”
当邹副司令在听到秦风的介绍后,眉头轻蹙疑惑问道。
秦风只是露出了一个笑容。
“三位领导,你们接下来可要瞧好了,这可是这门152毫米口径大炮的绝活。”
总司令笑着用手指在空中点了点秦风。
“小秦同志这是和我们卖起关子来了,那我们就好好看看吧。”
总司令发话了,陈司令也闭上了嘴,安静的看了起来。
此时他的心中还是非常期待的。
对于他和整个炮兵来说这门火炮越厉害越好。
“开始吧!”
随着一声令下,负责测试的工程师们便开始围绕着这门152毫米大炮忙活了起来。
只见一人疯狂的摇动着位于火炮侧面的高低机,高昂的火炮开始被放平,不一会儿角度就仅剩下不到10度了。
“这是——”
当看到这一幕后,又看了一眼不远处露出地面的碉堡,陈司令惊呼出声道:“这是准备直射?可这——这不是大口径榴弹炮吗?”
在这个时代加农榴弹炮这个概念也才刚刚在西方兴起了。
之前的身管火炮主要就区分为加农炮和榴弹炮两种。
加农炮炮弹初速大、弹道低伸且笔直,一般用来执行直接瞄准射击的任务或者是远距离火炮压制。
而榴弹炮弹道弯曲,适合打击隐藏目标和地面目标。
在之前加农炮就是加农炮,榴弹炮就是榴弹炮,并没有将两者结合起来。
最主要的原因当然不是不想,而是做不到。
因为在之前炮身工艺、材料等技术问题,榴弹炮的倍径一般都在30以内,所以做不到。
现在技术已经可以做到了。
各国都在将榴弹炮的身管进行加长,这样就可以得到更远的射程,所以加农榴弹炮这个概念也开始兴起,加农炮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被逐步取代的。
这也是为什么秦风只设计了这两门炮,而没有设计一门加农炮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