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章一号的面世举国欢庆,各大官媒自然是争相报道。
而其中一份来自华新社的专题报道更是在西方都席卷了开来,在西方科技圈当中掀起了巨大的波澜。
《自力更生结硕果,“九章一号”晶体管计算机研制成功!》
【本报讯(记者黄翔)
我国科学技术战线再传捷报。
由龙科院电子计算机研究所自主研发的“九章一号”晶体管计算机于近日在东北成功问世。
这台凝聚着科研人员智慧心血的国之重器,标志着我国电子计算技术取得历史性突破,一举跃居世界最前列。”的 13倍。
尤为可贵的是,该机从晶体管制造到整机组装,全部采用国产材料与技术,是劳动者技术结晶的凝聚。
九章一号的诞生,将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注入强大动力。
目前,全国六大计算机中心正加速部署,未来将在资源勘探、工业设计、弹道计算等关键领域发挥内核作用。
专家指出,其低故障率、高稳定性的特性,将显著提升重大工程的计算保障能力。
九章一号的成功实践再次证明:在党的领导下,我国科研工作者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必将推动科学技术不断跨越新高峰,为社会主义建设谱写壮丽篇章!】
这一份专题报告拥有着这个时代浓厚的特色,秦风看到后也只是一笑了之。
集成电路出来之后,他会让西方知道什么叫做绝望。
别的不敢多说,至少在电子计算机这个领域,龙国会让整个西方世界都高山仰止,可望而不可即。
这份报道在传到了西方之后,引起了多大的波澜可想而知。
苏熊这边对龙国非常关注,所以海军计算机研究所负责人列别捷夫也收到了这个消息。
当看到面前这份用俄文翻译过来的报道时,他整个人都呆立原地,满脸的错愕和难以置信,就连拿着报道的手都不由得颤斗了起来。
“这怎么可能!
26万次每秒的加法运算能力,他们怎么可能做得到,这一定是假的!”
如果不是报道当中运算效率精确到了小数点的后两位,列别捷夫甚至怀疑这是小数点标错了。。
因为他们就在东方一号电子管计算机的基础上研制出了一台运算效率超2万次每秒运算效率的计算机。
可是他们才刚刚造出来没多久的时间,龙国这边就造出了一台运算效率十倍于他们的计算机。
他们连一台三万次每秒运算效率的计算机都还没有造出来,这让他高高在上的心态如何接受得了。
————
在今年他们还共同研制出美利坚首台商用计算机univac,也是美利坚电子计算机科研领域的中流砥柱了。
“我当初在看到它的时候也是难以置信。
没想到龙国居然在我们之前研制出了全晶体管计算机。
看来他们在51年公布的东方一号电子计算机是真的,或许那并不是苏熊的技术,不然的话苏熊是不会在这个时候保持沉默的。”
如果东方一号、九章一号计算机真的是来自于苏熊的话。
那么苏熊为什么不自己公布呢?而是让龙国来公布,这根本就说不通,也不符合苏熊的风格。
当初他们之所以没有这么想,就是因为他们本能的认为龙国是不可能造出计算机的。
毕竟在他的印象当中,龙国就是一片科技的荒漠,没有任何的工业基础,就是一个农业国家。
“看来是我们太过小看这个国家了,对于这个国家的印象还停留在十几年前,那个时候的倭国正在入侵他们国家。”
“是啊,我们现在必须要改变对他们的看法。
如果不是因为半岛战争的话,我真想去龙国亲眼看看。”
他们两个肯定是去不了的,但有人却可以。
正是苏熊的计算机之父——列别捷夫。
他只带着两个助手就跑了过来,极为迫切想要见到九章一号晶体管电子计算机。
“想要看九章一号计算机?那就让他答应我们一个要求。”
外交部门的人找上了秦风进行沟通。
因为首长已经说了,这件事情必须要征求他的意见。
“什么要求?”
秦风咧嘴一笑:“把我们的三台东方一号计算机买回去。”
两万次运算能力不到的东方一号本身就是一款过渡型号的计算机,而且还是一台电子管计算机。
现在九章一号已经出来了,东方一号就已经完全过时了,继续使用的话不仅成本更高,效率也要慢很多。
但也不能就这么给丢了,毕竟这一台计算机就是157万呢,三台价值四百万将近五百万。
所以秦风就把主意打到了苏熊人的身上。
龙国这边用不着,那就卖给苏熊人。
这台计算机对于龙国来说或许不太行了,但对于苏熊来说却算是很不错的了。
这样不仅把这三台电子计算机给处理了,还换到了资金拥有装备更先进的九章一号晶体管计算机。
至于列别捷夫答不答应那就是他们自己的事情了。
秦风则是把这件事情交给华老去处理,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因为鹰击反舰导弹项目已经进入到了关键阶段,位于齐齐哈尔坦克工厂的设备也已经陆续到位。
除此之外他还打算研制一批小型计算机用于各大高校的项目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