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门在背后轰然闭合的瞬间,李玄策听见了骨骼拼接的脆响。二十三盏壁灯映照下,密封箱表面红漆船锚正在融化,浓稠的漆液顺着箱角滴落,在地面凝成北斗七星的形状。第七颗漆珠爆裂时,最近的密封箱突然弹开,腐臭的柴油味里裹着半截缠满水草的锚链。
暗渠里传来铁器刮擦声。李玄策摸到箱底暗格时,指尖触到了冰凉的玉质算珠——正是第一章青铜尺吐出的那枚。算珠表面的黑色黏液突然活化,沿着他的掌纹爬向腕间银镯,在镯身齿痕处凝成微型船锚标记。
密封箱集体震颤。当李玄策将玉算珠按进石柱凹槽,所有箱盖突然90度翻转,露出内侧钉满的船钉。锈蚀铁钉在地面投下的阴影竟自动拼接,形成云梦泽号货舱的平面图,父亲用红笔圈出的三号舱室位置,正对应着密室东侧正在渗水的砖墙。
李月竹的白发突然刺入砖缝。老妇人喉间发出类似船笛的低鸣,墙体内部传来齿轮卡死的摩擦声。当第七缕白发绷断时,砖墙轰然倒塌,露出后面半截泡在江水里的舵轮。铜制轮盘上残留的抓痕里,卡着片带齿痕的银镯碎片。
暗流中闪过探照灯光。李玄策潜入水下躲避时,手肘撞到了暗桩,腐朽的木桩表面突然浮出暗红色编号——正是云梦泽号货舱里特有的防腐漆字迹。当他用银镯刮去苔藓,更多编号在江底依次亮起,竟拼出父亲笔记里反复涂抹的那个坐标。
铁链破水声从头顶袭来。李玄策蹬着暗桩翻滚躲避,后腰撞开了某口柏木棺材的盖板。棺内没有尸体,只有捆用油布包裹的航行日志。1983年4月23日的记录页上,父亲用红蓝双色笔迹重叠书写:\"周坤改航时,三号舱室配平锁已开启\"。
李月竹的白发缠住李玄策脚踝。老妇人拽着他冲入突然出现的暗洞时,捞沙帮的铁钩擦着耳畔飞过。磷火映照下,暗洞石壁刻满浪花纹,纹路凹陷处嵌着十三枚船钉。当第七枚船钉被江水冲走,前方突然传来云梦泽号特有的汽笛声——那声音来自三十年前的雨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