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省、东山县、前楼镇。
杜勇军的老家。
这里三面临海,属于海岛型乡镇,总人口1万多。
所谓靠山吃山、靠海吃海。
岛上居民的收入,基本依靠出海捕捞、养虾、养鱼、养贝壳、晒盐
以前进出靠船、靠渡轮。
自从跨海大桥修建完毕,通车后,这里也逐渐寻找到了适合自身的特色经济发展道路。
休闲观光旅游
尤其是信息传播越来越便捷、快速的当下。
民间一直以来有个共识
内陆对海边充满向往,而海边则是好奇内陆的风光。
总结出来就一个词:新鲜感!!
天天能看到的东西,肯定会习以为常。
可偶尔通过网络、短视频的惊鸿一瞥,就会忍不住心生向往。
特别是短暂解除缰绳的牛马们,渴望值最高。
码头上,从凌晨2、3点钟集中上渔那会儿开始,嘈杂声就没有停下来过。
只是随着时间推移,开始慢慢转移到了旁边的水产市场。
眼下已经快到10点了,依旧人流不断,砍价声、叫卖声、聊天声,此起彼伏。
除了零星一些普通话之外,大多数人口中说的,都是本地方言。
海鲜这个东西,得看品相、重量、鲜度、规格
先由酒楼、饭店、高端零售店,挑走最好、最贵的一部分。
剩下的才会进行批发、零售。
兜里有几个子的会买中端,普通人追求性价比。
但生活在海边的人都知道,那些同种类,价格相差几倍的玩意,其实味道都是一样的。
真正有所区别的,不过是个人内心感受而已。
而丁骁,此时提着公文包,站在一处地摊前,面带微笑的看着正和一个顾客做买卖的杜海明。
这是杜勇军的亲弟弟。
到这边后,丁骁先是找到了杜勇军父母,称自己是他朋友。
恰好要来这边办事,所以杜勇军便委托他帮忙带了一笔钱回来。
一共10万块的现金,外加一封亲笔信。
但二老深知这个大儿子是什么货色,绝不可能会存这么多钱。
当即便提出质疑,要求打电话确认。
丁骁哪来的本事,能联系上身在看守所的杜勇军。
只能找了个借口进行敷衍,并强调有‘信’为证。
可二老虽然没文化、年纪大,但在这座岛上,见识过太多东西了。
走私、黑吃黑、妈祖面前抽签、安家费
这钱怕是有问题。
于是,立即就打给了大女儿杜春荷。
自从杜勇军踏出老家后,只有和这个姐姐一直都有联系。
头一次进‘宫’那会儿,杜春荷去探视过几次。
这都是二老默认的。
毕竟是自己亲儿子,哪怕再恨铁不成钢,失望透顶,又怎么会真的不闻不问。
在电话里把事情简单说了一遍后,就直接将丁骁打发去了杜春荷那边。
钱当然也没有收。
从屋里出来,丁骁照着地址,很快便和杜春荷见了面。
作为全家唯一和杜勇军有联系的人,她其实早在一个月前就已经有所怀疑了。
电话关机、绿泡泡没反应。
可她一边要照顾公婆、孩子,一边还要帮着老公弄出摊用的馄饨、肉燕,哪有时间跑去魔都找人。
再说了,一个40多岁的成年男人突然失联。
要么犯事被抓了,要么就是欠债跑路。
如果真出什么大事,比如‘挂掉’之类的,蜀黍早打电话通知家属去认领了。
没几天,就把这事儿给抛之脑后了。
直到现在丁骁的到来,才再次想了起来。
说实话,面对摆放在自己眼前,那一扎厚实的红票票,杜春荷不心动是假的。
每天起早贪黑、走街串巷,维持着一家人的生计。
储蓄账户里全部加起来都没有5万块。
可转念一想,这个钱哪怕真的能拿也是杜勇军给爸妈的,跟自己又有什么关系。
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
底下还有一个弟弟。
想通了之后,心里反而平静了许多。
又把注意力拉回到了杜勇军身上。
自家弟弟干的什么工作、一个月收入多少,她知道的清清楚楚。
所以这笔10万块,绝对不可能是杜勇军攒下来的。
尤其在得知丁骁的身份职业是律师后,心里非常确定出事了。
便急切的开口询问。
丁骁无奈,只能简单把情况说了一遍,并强调杜勇军虽然有犯罪嫌疑,但并未完全查实,后续可能得看法院如何认定。
他为什么能知道源于‘法律援助’。
至于这笔钱,则是全都归咎在了梅瑾华这个挡箭牌身上。
在丁骁口中,梅瑾华和杜勇军是男女朋友关系,得知这个事情后,不止花钱聘请了一个‘厉害’的律师,更是请求他把这笔钱给送过来。
逻辑上完全没有毛病。
但杜春荷在听完这番解释,除了神情苦涩,内心叹息之外,却依旧不愿意收钱。
还把皮球又踢回给了二老。
表示这个钱到底该不该收,她这个嫁出去的女儿决定不了。
好在,她愿意帮忙说一声。
不过发生在杜勇军身上的事情,还是尽量别跟二老说。
年纪大了,万一受刺激,出点什么事就不好了。
还让丁骁最好先去找她弟弟
杜勇军出走之后,现在家里能做主的,就是杜海明这个男丁了。
在闽省沿海这边有个传统,绝大部分家庭,都是男主外、女主内。
没办法,丁骁只得去找杜海明聊聊了。
结果找到人,刚把杜勇军的名字说出口,对方立马变了脸色,当场扭头就走。
扬言自己没有哥哥,更不会去管他的死活。
这个钱他绝对不会要。
让丁骁从哪儿来的,就回哪儿去。
永远别再出现在他眼前。
怨气冲天!!!
这下子,直接把丁骁给搞傻眼了。
原本简单的一次送钱之旅,活生生变成了踢皮球
待了快一个星期,结果事情还没办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