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才算真有脾气(1 / 1)

可他们这辆?

自动装弹机一上,装弹手直接滚蛋。

智能火控系统一套,通信员也自动失业——全车联网,数据自传,目标自动锁定,射击闭环全流程全自动:跟踪→稳炮→发射→评估,全靠机器闭环完成。

炮手?

只要按个键,剩下的全交给系统。

车长?

他能兼任炮手。

一辆五十多吨的钢铁巨兽,两人搞定。

乘员减半,车身更紧凑,重心更低,油耗更省,反应更快。

这,才是四代坦克该有的模样——不是靠人堆出来的机器,是让机器学会思考的战争兵器。

“这么点重量,能塞下更厚的甲,也能装上更猛的炮。”

“这车,才算真有脾气。”

靳允踩住刹车,望着眼前那片尘土飞扬的空地,嘴角一咧:“行了,到-showti了。”

测试场边上,沈月正抱着记录板,旁边围了一圈飞翔技校的老生。

几个男生还在那儿叽叽喳喳:“校长刚才那上坡,简直像开赛车!

我赌他闭眼都能开!”

“何老师?

得了吧,何老师那叫稳,校长那是——玩命!”

几个女生眼冒红心,压低嗓子偷笑:“哎,你说校长要是谈恋爱,会不会喜欢小点的?

咱们还有两年呢……”“喂喂!

你当校长是超市打折商品啊?

那是沈姐的!”

“哎哟,沈姐那么漂亮,咱们连追的资格都没有啦~”“你们这群小兔崽子,再乱说信不信我扣你们操练分!”

沈月脸一热,假装凶,可耳朵尖都红了。

几个学生憋着笑,缩着脖子不敢吱声。

就在这时——轰隆隆——!

地皮都在抖,一道铁灰色的庞然大物从远处压碎尘烟冲了过来,像一头苏醒的暴龙,咆哮着直冲测试区。

“来了!”

沈月心跳快了半拍,目光死死钉在那辆坦克上。

她早觉得不对劲。

一个从没摸过军车的人,怎么能把坦克开得像在跳芭蕾?

那山道弯道,连老兵都慎之又慎,他却轻描淡写。

问了旁边几个老生,才得知——那两个自由国的情报特工,是他赤手空拳按在地上的;海豹六队队长,更是他一枪从两公里外爆了头。

她盯着那辆越来越近的铁兽,心里冒了句:“你到底……还藏着多少东西?”

坦克在场地正中央稳稳停住,引擎还在低吼,像一头喘着气的巨兽。

这片测试场,其实是个“半成品”。

学校赶工期,钱都砸在教学楼和宿舍上了,这地方就是画了个圈,埋了几根钢管当靶桩,连个正式跑道都没修。

可靳允偏偏不走平整路,非从陡坡冲下来——为的就是让大伙儿一眼看懂:这车,不是靠什么高科技赛道吹出来的,是实打实能在荒野里碾碎一切的怪物。

几个学生早就跑过去,把十几块厚钢板一字排开,每块都足有十公分,像一堵钢铁墙,横在百米外。

远处,两辆老伙计——99式主战坦克,被军方调来作对比。

它们沉默蹲着,像两个刚退役的老兵,一脸不服气。

测试分两步:第一,开火。

打穿这排铁板。

第二,挨揍。

让别人往它身上招呼,看它扛不扛得住。

只有这两关全过,它才能被称为——世界领先。

场地四角架着几十台摄像头,羊城电视台的两个专业机位,把现场直播推上了热搜热榜。

操场那块巨型led屏,一分为二——左边,是靶区。

钢板排列,纤毫毕现,谁也别想搞小动作。

右边,是坦克。

每一个履带转动、每一个炮管仰角,清清楚楚。

观众席炸了。

“卧槽!

这坦克真长残了!

但……怎么还这么帅?”

“刚才上坡那一下,我手心都是汗!

现在终于能好好瞅了!”

“我要是能开上这玩意儿,给我个市长都不换!”

可看台最前排的那些军方老将们,连眼皮都没抬右边一眼。

他们盯着左边——那排整齐到诡异的钢板。

一人皱眉:“……两组?

总共二十块?

都排一块儿了?”

另一人嗓音发干:“他……是要一口气全打穿?”

有人忍不住笑出声:“别是喝多了吧?

九九式打一发都得调整仰角,他以为这是激光笔啊?”

空气突然安静。

没人再说话。

因为,那辆四代坦克的炮管,已经缓缓抬了起来。

坦克打穿甲,核心就看它能不能捅穿敌人的铁壳子。

穿得越狠,对面的坦克就越得当场报废。

平时测这个,都用三层钢板搭的靶子,北方联盟的标准老规矩了——最前面一层10毫米厚钢板,接着是305毫米的空气间隙,再一块381毫米钢板,又是305毫米空气,最后压轴762毫米厚钢板。

这堆东西斜着放685度,中间还留了空隙,算下来,跟竖着摆500毫米厚的实心钢差不多。

要是哪辆坦克能把这三层靶子打穿,那就算达标。

顶多再加一块762毫米的,凑个四层,差不多到800毫米等效厚度,也就够用了。

因为再厚,基本就超过现在穿甲弹能打到的极限了。

可现在,飞翔技校的靶场里——他们居然把两组这样的三层靶,面对面一排,硬生生摞成一堵钢墙!

加起来,等效厚度直接飙到1300毫米!

就连他们白熊国最先进的t-90,炮塔正面最厚的地方,带复合夹层也就900毫米。

也就是说,如果这辆龙国的坦克真能把这堆钢板打穿……那意味着,它能一炮从正面对穿他们的t-90!

白熊国那帮军事代表一看那排铁墙,脸全绿了。

眼下全球第三代主战坦克,没挂反应装甲时,平均也就600毫米出头。

挂了反应装甲,顶天了也就破1000毫米。

他们白熊国t-90的穿甲弹,最大也就打穿700到750毫米。

自由国的1a1,也差不多。

龙国的99式,用三期弹也才700毫米。

这已经是当前所有穿甲弹的天花板了。

所以白熊国当年搞四代坦克规划时,定下的铁规矩是:不加任何附加装甲的情况下,防御力必须干到1000毫米等效钢厚!

火炮也得跟上,穿甲能力也得1000毫米起步。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穿越武侠世界,我靠做梦升级 邪修师妹炸碉堡,扛毒追着正派跑 至尊龙婿 四合院:开局获得五柱之力 十倍返还,培养混沌七葫芦娃 游侠系统:我扫荡江湖结英豪 三角洲行动:大红物品集体变异 洪荒:我还没成仙,就带偏了天道 为美好的异世界献上吐槽 假太监,开局女帝跪求我解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