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洋肯定借题发挥,一口咬定是龙国搞突袭,到时候舆论、外交、军演全给你怼上来。
眼下唯一的出路,就是赶紧把情况上报给罗老。
让上层早点做准备,别等到人家舰艇开到家门口了才反应过来。
“唉……”缪远山重重叹了口气,手指哆嗦着在卫星电话上按下一串号码。
……京都。
陆军司令部。
“小柯。”
“我记得总装部提过,今天是飞翔军工厂那款电磁火箭炮做实弹试验的日子吧?”
罗老放下茶盏,笑着问。
“没错,首长。”
“总装部对这个项目特别上心。”
“缪部长亲自到场不说,还把咱们陆军火箭炮研究院的蔡院士,连同一帮技术骨干全带过去了。”
“不光他们,听说飞翔军工厂又整出个战略级的新装备,各大军工单位都坐不住了。”
“好几个研究所的头头,一大早就蹲在总装部大院门口等着要资料。”
“今天那大院里头,人来人往的,跟赶集似的。”
警卫员小柯咧嘴笑道。
“哈哈哈,这帮研究所的家伙,心思可真不少。”
罗老听了直乐。
自从靳允他们搞出电磁轨道高射炮后,总装部就把那套技术拆成几块,分给了陆军几个大研究所。
随便拎出一项,都能撑起一个重点军工课题。
那些单位得了技术,跟捡了金矿似的,半年不到就接连整出好几款新装备。
不光陆军受益,空军海军也借着这股风,搞出不少突破。
所以现在一听飞翔军工厂又有新项目落地,大家立马蜂拥而上。
谁都想抢在第一时间,拿到核心技术参数。
“等会儿等试验一结束,你让总装部把相关资料先送一份过来。”
“我也想瞧瞧,靳允那小子,带着技校那帮半大孩子,又给咱们陆军整了啥新鲜玩意儿。”
罗老乐呵呵地交代完,顺手瞄了眼墙上的钟。
快中午了,测试差不多该收尾了吧。
正这么想着,办公桌上的红色专线电话,“叮铃铃”地炸响了。
这部电话平时安静得很,只有出大事才会响。
罗老眉头一皱,立刻伸手抓起话筒。
“首长!
出大事了!”
电话一通,缪远山带着颤音的声音就撞了过来。
“小缪?
怎么是你?”
“你不是在青龙军区的650测试场吗?”
“你那儿能出啥状况?”
“莫非是那电磁火箭炮炸膛了?”
罗老一愣,没想到来电的是总装部的缪远山,心里顿时咯噔一下。
“不是的,首长。”
“项目非常成功……但成功得有点过头了。”
电话那头,缪远山的声音苦得像隔夜茶。
“成功得过头?”
“哈哈哈,这话听着新鲜。”
罗老差点笑出声。
他这辈子听过试验失败,听过试验圆满,还头一回听说“成功过头”这种说法。
难道做得太好也是罪过?
“不是,首长。”
“我没说清楚。”
缪远山意识到自己表达有问题,赶紧重新组织语言,接着说:“飞翔军工厂这款电磁助推火箭炮,前期测试表现极好。”
“实弹发射时,火箭弹的飞行距离远远超预期。”
“现在测算,射程已经突破一千公里。”
“比咱们现役火箭炮远了一倍还多。”
“基本够得着中程导弹的边儿了。”
“更要命的是——那炮弹还在天上飞着呢!”
“而他们原本设定的落点,是在1500公里外的石恒岛。”
缪远山深吸一口气,总算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讲明白了。
听完这番话,罗老脸色猛地一亮。
“目标在一千五百公里外?”
“这射程比很多中程导弹都猛啊!”
“这可是天大的好消息!
!”
虽然龙国陆军这些年一直领跑全球,尤其是导弹部队,威力强、打得远,样样顶尖。
可导弹那玩意儿太烧钱,只能打关键目标。
想靠它来铺天盖地轰炸敌方阵地?
根本不现实。
反倒是火箭弹这些年突飞猛进,从最早五六十公里的射程,一路干到四百多公里,已经能在很多场景下替代近程导弹了。
以前的近程导弹部队干脆裁撤,转成中远程导弹编制。
所以军内一直有人琢磨:能不能再把火箭弹射程往上拉一拉,直接把中程导弹也顶替了?
可奈何,火箭炮这玩意儿,发展到今天,射程已经卡在瓶颈上了。
再想往前蹦跶一大步?
难得很。
除非突然冒出来个新技术,从外面来一波神助攻。
巧了,这技术还真被飞翔军工厂给捣鼓出来了。
而且不整则已,一整就是个大的——原先的射程直接翻了个倍还多。
原本连一千公里都费劲,现在一口气飙到了一千五百公里。
这可不是一般的远,妥妥跨进了中程导弹的地界。
对陆军来说,简直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可没高兴两秒,罗老就觉出不对味来了。
“等等……你刚才说啥?
那些炮弹打的是哪儿?”
他眉头一皱,话音里带着点不确定。
电话那头,缪远山声音有点发虚:“老大,是石恒岛。”
“东洋海军驻扎的那个石恒岛。”
一听这话,罗老跟被电打了似的,腾地一下从椅子上弹起来。
“啥?
!”
“你们把炮口对准东洋海军基地了?
!”
“缪远山,你脑子进水啦?”
“你是想让我们现在就跟东洋干仗是不是?
!
!
!”
吼完他自己都喘上了。
电话那头的缪远山结巴了半天,一个字也说不利索。
“行了行了,别废话了!”
罗老压着火,“赶紧想办法拦住那几发炮弹!”
“要是真把人家海军基地炸了,那就不是演习,是宣战了!”
“老大,不是我不拦……”缪远山终于憋出一句,“那几发早就飞出国境了。”
“估摸着几分钟后就落地石恒岛。”
“你说啥?
拦不住了?
!”
罗老眼睛瞪得像铜铃,恨不能顺着听筒钻过去扇人。
好好的一次试射,怎么就闹出这档子事儿?
现在他总算听懂了——之前缪远山说“成功过头”,原来指的是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