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大使把之前定好的条件,一条条说了出来。
“什么?”
“让我们在你们人眼皮底下拆飞机?”
“还要我们公开道歉?”
“还有,打捞费要六亿?
开什么玩笑!”
“一架f—22,不算研发费用,造价才一亿五千万!”
“你们这收费比造飞机还贵?
这不就是明抢吗!”
戴维斯当场炸了。
这些条件,简直是他提的那些要求的翻版,甚至还更狠!
“明抢?
戴维斯先生,你是不是搞错了?”
“先不说那架侦察机和二十名机组人员有多重要。”
“你刚才自己说的,那架f—22值五亿美金,对吧?”
“现在我们把东西还你,只要六亿,过分吗?”
蔡大使一脸讥笑地看着他。
其实高层原本商量的是,一亿美元就够。
但谁让戴维斯自己嘴快,一口咬定f—22值六亿?
这不等于自己送上门来当价码?
戴维斯顿时哑了火。
他本想吓唬龙国一下,结果反被对方抓住把柄,狠狠敲了一笔。
这不是自己挖坑自己跳吗?
“蔡大使,不管怎么说。”
“你们提的这些条件,太过分了。”
“我们自由国绝不可能答应!”
戴维斯脸色阴沉地吼道。
“哦?
是吗?”
“那行,这事儿就到这儿。”
“反正我们已经拿到你们的侦察机,还有五代机残骸,研究价值够大了。”
蔡大使毫不在意地说道。
“你……”戴维斯脸色发青,呼吸急促。
他干外事几十年,还从没被人这么压着打过。
可这事他真定不了。
原本想破口大骂,甩手走人,可任务在身,硬是把火压了下去。
“蔡大使,这些条件我做不了主。”
“我得回去汇报,和上面商量。”
“希望你们能给我们一点时间。”
蔡大使点点头,脸上挂着笑意。
“当然没问题。”
“戴维斯先生,祝咱们合作愉快,后会有期。”
说完,戴维斯重重冷哼一声,转身快步走了出去。
看着他匆匆离开的背影,蔡大使冷笑。
这些条件确实狠了点。
但他们要的就是自由国拖得越久越好。
拖得越久,靳允那边就越有时间完成技术突破。
自由国,五角大楼。
“该死!”
“龙国竟然敢提这种条件?”
“让我们当着他们面拆飞机,这我还能勉强接受。”
“就算要我们低头认个错,商量着来也不是不行。”
“可他们开口就要六亿美元的打捞费?
这是想钱想疯了吧?
!”
“这也太离谱了啊!
!”
“真把我们自由国当提款机了?”
“这种条件我们绝对不能接受!
!
!”
戴维斯从龙国外交使团出来,立马开车冲向自由国国防部。
一进办公室,就把蔡大使提的那些条件,原原本本告诉了布拉德。
布拉德本来正被东瀛那边的代表缠着追问,焦头烂额,心里正烦。
一听龙国居然这么狮子大开口,当场炸了。
一直以来,都是他们对着别人甩脸子、提苛刻条件。
谁敢反过来对他们这么嚣张?
“将军,龙国那边说了,他们算这笔钱是有依据的,是照着我们那架f—22的造价来的。”
“如果我们不付,那架坠毁的f—22残骸他们就留着了。”
“万一他们把技术摸透,以后专门盯着我们弱点打……”戴维斯压低声音提醒。
“放屁!”
“我们那f—22一架生产成本也就一个多亿,把研发摊进去顶天五亿!”
“他们凭什么要六亿?
哪来的算法?”
布拉德气得直拍桌子。
f—22可是自由国最尖端的五代机,自家都没几架,压根没打算对外卖。
连铁杆盟友都摸不到,龙国哪来的底气报出具体数字?
“那个……这事……其实怪我。”
看布拉德真动了肝火,戴维斯也知道藏不住了,只得承认之前自己私下拍板,跟龙国提了点要求。
“该死的!
戴维斯你真是个蠢货!”
“谁给你的权力擅自做决定?
!”
“我这就向总统报告,让你立刻滚蛋!”
布拉德暴跳如雷。
紧接着,他直奔白宫,把龙国的条件和戴维斯捅的篓子,全盘告诉总统史密斯。
史密斯听完也是火冒三丈。
当场下令把戴维斯调离外交岗位,换了个老成持重的谈判代表去和龙国交涉。
经过半个月拉锯式的谈判,双方总算达成一致。
自由国同意派技术人员去龙国,负责拆解那架电子侦察机,所有运输费用自己承担。
还要写一封态度端正的道歉信,正式表达歉意。
最后,支付一亿八千万美元,作为f—22的打捞费用。
协议一签,自由国立刻准备派人动身。
但龙国方面说,空军接下来半个月有重大演训任务,建议他们暂缓入境。
自由国心里有点打鼓,可想想也就半个月,再怎么折腾,也不至于把他们的尖端技术全扒走。
于是咬牙答应了。
就在这一个月里。
靳允带着飞翔技校的学生,一直驻扎在空军基地。
对着那架电子侦察机,一点一点逆向推导核心技术。
差不多三十天下来,主要技术原理基本吃透。
像合成孔径雷达、红外探测器、高清摄像系统这些模块,虽然没来得及深入拆解。
但龙国本来就在搞同类技术,就算不靠这架飞机,也能很快自主突破。
接下来几天,他们开始动手把飞机复原。
毕竟研究的时候拆得太狠,很多关键部件都卸了。
直到自由国专家抵达前一晚,才把所有零件重新装回原位。
在龙国人员的全程监督下,自由国团队把飞机一点点拆成散件,运回国。
同时。
自由国把一亿八千万美元打捞费和道歉信正式移交。
龙国也履行承诺,将f—22的残骸,以及那二十多名机组人员交还。
这场风波,总算是画上句号。
靳允和技校学生们,则带着从飞机上学来的一整套关键技术,回到飞翔军工厂。
在靳允牵头下,军工厂马上启动新项目。
周院士等一批空军航空专家,联合飞翔技校的高材生,正式开干——研发国产新型电子侦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