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舒妍歪在椅子上走神快要走睡着的时候,终于是散朝了,她打着哈欠先离开,姬宴宁紧随其后,并小声开口,”三婶,咱还得去御书房商量一下明日祭天大典的事。“
谢舒妍疑惑,转头看向姬宴宁,“刚上朝不是都商量完了,怎么还要商量。”
姬宴宁应道,“还有一些细节得找您商量一下才行。”
想着他们都准备得这般郑重,谢舒妍便开口应道,“走吧,去御书房,早饭也去你御书房吃吧。”
于是原本去御书房商量事情就变成去御书房吃早饭,刚吃上贺将军就过来了,也跟着添加了进来,三个人边吃边聊着。
然后就听得贺将军开口,”祭天大典还要劳烦三婶了。“
谢舒妍疑惑,“我不就是个吉祥物嘛,还要劳烦我干什么?”
贺将军睁大了眼睛看着谢舒妍,“三婶刚刚在朝堂上没听见么?”
谢舒妍有些尴尬应道,“啊?听见什么?”
贺将军默默在心里叹了一口气,面上表情不显开口应道,“祭天仪式上,还需要您上台点燃祭台上的天灯,但是我想着您现在身份还是有些尴尬,为防止您以后颁布的政令或者提议实施的事实有人阳奉阴违,所以想辛苦您点天灯的时候能不能用一下您召唤天雷的本事,让天雷帮忙点燃天灯,这样以后就绝对没人敢质疑您的身份了。“
谢舒妍听得原来是这样,立马就答应了下来,“行啊,你们记得安排个人,到我的时候提醒我一下就行。”
毕竟那繁复的程序,她是真的挺头疼的,根本没仔细听。
吃完饭谢舒妍就继续留在了御书房,祭天大典倒是没什么需要商量的了,其它的基本上不用谢舒妍操心,就是希望她在点天灯的时候露一手,给众人一点震慑力。
留在御书房,是商量如何处理那些世家权贵联合起来反抗朝廷的事情。
贺将军开口说道,“那些个世家大族,他们在京城的势力虽然已经被咱们收拾得七七八八,但是他们地方上的势力更是不容小觑,就比如那海城张家,大雍有百分之八十的盐都掌握在他们家族手里,他们要是突然停了盐的供应,那好些地方的百姓都要跟着断盐,还有南城李家,掌握着大雍的半个粮仓,还有甘城赵家,掌握着甘城所有铁矿,基本上占了大雍的三分之二,如果真的一起反抗朝廷,怕是要带来不小的动荡。”
谢舒妍看向贺将军,“现在大雍百姓是个什么情况?”
“温饱尚成问题,能活命就算是老天开眼了,象这种城池还算是好的,还有如临丰皖北那般遭遇了天灾,但是没有民变推翻官府或是没有如临丰这般遇见三婶您们,那些个城池的百姓基本上没留几个活口了,即便是存活下来也多是生不如死。”
“既然百姓都过成了这样,那些个世家大族还能威胁我们什么呢?不若就趁着这个机会,给他们直接一锅端,端了还能趁机用他们的底蕴改善一下民生,解决一下百姓的温饱问题。”
贺将军尤豫,“可他们到底是”
却是被谢舒妍打断,“到底是什么?是他们生来就比普通百姓高贵?不都是两只眼睛一张嘴?凭什么让他们把着这些国家命脉来威胁朝堂鱼肉百姓?还是贺将军没有信心?觉得集成了御林军镇南军和睿王私兵的队伍居然还对付不了那些个世家大族达官显贵?”
姬宴宁身旁候着的陈权突然开口,“老奴觉得三婶说得很对,他们之所以高人一等,那是皇家赋予他们的荣耀,如今却拿着皇家对他们的恩赐来威胁上大雍皇室了,他们哪儿来的脸呢!”
谢舒妍听得陈权的这个论调,虽然没有脱离封建等级制度,但似乎也有一定的道理。
这时候一直保持沉默的姬宴宁也开了口,“啊,对了,海城张家那边我打算拍程帆去,剩下的舅舅您看着安排?”
贺将军诧异,“安排他去?”
姬宴宁点头,“盐这一块儿非常重要,我不想再落到别人手里,边打算交给阿帆,让他来打理,舅舅您觉得如何?”
贺将军看了一眼谢舒妍后才开口应道,“这个臣也不是很了解,陛下您看着决定就好。”
谢舒妍却是毫不客气的开口,“你看我干什么?可不是我让他去的,是他自己想赚钱,怎得人张家都能赚得盆钵满钵,我家程帆不行?”
贺将军明显也是个有事说事的直性子,哪怕是在谢舒妍面前,他也不会模糊底线,直接蹙眉吐槽道,“那他以后跟现在的张家有什么区别?”
贺将军说的也并不是没有道理,谢舒妍想了想,就开口说道,“我觉得这商业方面,我们也应该大力改革一番,关系到国家经济命脉的,都得把控在朝廷手里才行,然后可以在此基础上在大力发展经历”
谢舒妍一番长篇大论的演讲,听得几个人云里雾里,谢舒妍看他们这个样子,只能开口说道,“还是等我仔细整理一番搞个改革方案出来了再说这个吧,如今之际是先把那几个闹事的世家大族控制住,把他们掌握的经济命脉都拿回来再说吧。”
之后大家又商量了一番派哪些人去合适,定下了之后,谢舒妍才离开了御书房,回了自己办公的书房。
文知如今差不多已经是谢舒妍身边固定的修撰官了,谢舒妍过去的时候,他正坐在自己的书案前奋笔疾书,看到谢舒妍进来正准备起身施礼,却是被谢舒妍挥了挥手,“继续写你的。”
说完就自己走到首位上坐下,然后开始翻看桌案上姬宴宁那边送过来的奏折,都是些姬宴宁自己拿不定主意,让她帮忙看看该如何定夺的。
翻开第一本就是关于皇亲国戚的,虽然姬宴宁父亲就他一个儿子,但是并不防碍姬家还有一堆皇亲国戚,就比如被谢舒妍收拾过的长宁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