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友德与冯胜的夜半密谈,无人知晓。
但他们随后的举动,却在南京城里掀起了一阵不大不小的波澜。
第二天一早,宋国公冯胜与颍国公傅友德,便同时向宫里递上了奏折。
奏折的内容也惊人地一致。
两位老将都称自己年老体衰、旧伤复发,不堪军务,恳请陛下恩准,辞去身上所有军职,回家颐养天年。
这两份奏折,就象两块巨石,投入了本就不平静的朝堂。
所有人都明白,这是两位老帅在蓝玉谋反之后,一种明哲保身的自救行为。
他们在用这种方式,向皇帝表明自己的忠心。
朱元璋在收到这两份奏折之后,只是冷冷一笑,便准了。
他当然知道这两个老家伙心里在想什么。
不过,他并不在意。
在他看来,只要兵权回到了自己的手中,那这两个老家伙便如同被拔了牙的老虎,再也翻不起任何风浪。
而眼下,最要紧的不是处置他们。
而是平定辽东的叛乱!
三日后。
奉天殿。
一场关于平叛主帅人选的廷议,正式召开。
朱元璋很清楚,蓝玉的军事才能在大明军中是数一数二的。
想要平定他,就必须选派一位同样能力出众的大将。
朱元璋的声音在大殿之内隆隆作响:“诸位爱卿,蓝玉逆贼盘踞辽东,形同谋逆!平叛之事刻不容缓!今日,朕召集你们来,就是要议一议,这征虏大将军的人选,该由谁来担当!”
话音刚落。
文官队列之中,吏部尚书詹徽第一个站了出来。
他躬身行礼,朗声说道:“陛下,臣以为,蓝玉此贼虽有勇力,却不过一介武夫,其反叛乃一时之狂悖,不足为虑。为稳妥起见,平叛主帅当选一位老成持重、熟知兵事的宿将。臣,举荐长兴侯耿炳文!”
耿炳文同样是开国元勋,以善于防守而着称。
他性格忠厚,为人谨慎,在军中威望颇高,最重要的是,他对朱元璋绝对忠心耿耿,绝无二心。
詹徽的这个提议,立刻得到了大部分文官的支持。
在他们看来,让耿炳文去是最保险的选择。
打赢了自然是好。
就算一时打不赢,以耿炳文的防守能力,也绝不至于出现大的溃败。
而且,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他们不希望再看到一个像蓝玉那样的军功新贵崛起。
耿炳文已经老了,就算立下大功,也再没有几年蹦头了。
让他去,最合适不过。
然而,詹徽的话音刚落。
武将队列中,一个年轻的身影便迫不及待地站了出来。
正是曹国公李景隆!
李景隆一身簇新的国公蟒袍,显得精神斗擞、英武不凡。
他上前一步,声音洪亮地说道:“陛下!詹大人此言差矣!蓝玉逆贼狼子野心,人神共愤!值此之际,正当以雷霆之势迅速将其剿灭,以儆效尤!耿炳文老将军虽然德高望重,但毕竟年事已高,恐锐气不足。末将不才,愿为陛下分忧!末将愿立下军令状,只需给我十五万大军,三月之内,必将蓝玉的人头献于陛下驾前!”
李景隆说得慷慨激昂、唾沫横飞。
他身后,一群与他交好的新生代勋贵也纷纷出列附和。
“臣附议!曹国公年富力强,熟读兵法,堪当大任!”
“陛下,臣也愿随曹国公一同出征!”
一时间,整个大殿之内分成了两派,争论不休。
文官们主张求稳,支持耿炳文。
武将们则大多渴望建功立业,支持李景隆。
而坐在龙椅之上的朱元璋,却始终一言不发。
他那双深邃如古井般的眼睛,只是平静地看着下方争得面红耳赤的群臣。
他的心中,早有定计。
耿炳文?
老则老矣,但忠心可嘉,用来当个先锋探探蓝玉的虚实,倒是不错。
李景隆?
不过是个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罢了。
让他去,简直就是给蓝玉送人头、送装备!
这两个人,都不是他心中最理想的人选。
他的目光仿佛穿透了奉天殿厚重的殿墙。
越过了千山万水。
最终落在了遥远的北平城。
在那里,他有一个最能打、也最象他的儿子。
燕王朱棣!
只有老四,才有那个能力去对付同样是悍将出身的蓝玉!
但是,他又不能直接任命朱棣为平叛主帅。
朱棣的威望本就太高了。
若是再让他立下这平定蓝玉的盖世奇功。
那日后,自己那仁弱的皇太孙,又该如何去驾驭这位手握重兵的皇叔呢?
帝王心术,在于平衡。
朱元璋的脑海之中,瞬间便闪过了无数个念头。
最终,他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感到意外的决定。
“够了!”
朱元璋沉声一喝。
整个大殿瞬间安静了下来。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这位帝王的身上。
朱元璋缓缓开口,声音不带一丝感情:“詹徽之言有理。平叛之事当以稳妥为上。朕,决定。任命长兴侯耿炳文为征虏大将军!李景隆为左副将!统兵二十万!即刻整顿兵马,北上平叛!”
此言一出,李景隆的脸上顿时露出了一丝失望。
而詹徽等文官,则暗暗松了一口气。
然而,朱元璋的话还没有说完。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另外,再传朕一道密旨。命燕王朱棣节制北平、山西、大宁三地兵马,以为后援!战时,可临机专断,不必事事请奏!”
轰!
朱元璋的这第二道命令,如同一个惊雷,在所有人的耳边炸响!
节制三地兵马!
临机专断之权!
这几乎是将整个大明北方的军权,都交到了燕王朱棣的手中啊!
所有人都不是傻子。
他们瞬间就明白了皇帝的用意!
这明面上是以耿炳文为主帅。
可实际上,真正的主力和最后的底牌,却是燕王朱棣!
皇帝这是在用耿炳文这员忠厚的老将,去消耗蓝玉的力量,去试探蓝玉的深浅!
一旦时机成熟。
或者一旦耿炳文战事不力。
那么,手握重兵、以逸待劳的燕王朱棣,便会象一头下山的猛虎,给予蓝玉最致命的一击!
好一招一石二鸟!
好一招老谋深算!
大殿之内,所有的臣子在想通了这一点之后,心中都是一阵不寒而栗。
他们再次感受到了这位开国帝王那深不可测的帝王心术!
“臣等,遵旨!”
所有人齐齐跪倒在地,山呼万岁。
一场关于平叛主帅的争论,就此尘埃落定。
而一场即将席卷整个北方的血腥风暴,也正式进入了倒计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