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且,这些人随便遇到一个,介绍起来可能都是某某处的处长、副处长。
这让楚清明不禁暗自感慨,京城之地,果然是“处长多如狗,司长遍地走”,一个地方的县委书记在这里,确实显得微不足道。
接下来,就是一番周折等待。
期间,马有才动用关系催问了几次,直到下午临近四点,楚清明才终于被请进材料处处长郑立恒的办公室。
郑立恒看起来四十多岁,戴着金丝眼镜,梳着一丝不苟的分头,坐在办公桌后。
见到楚清明进来,他并未起身,只是抬了抬眼皮,用手指了指对面的椅子,语气是一种程式化的客气:“坐吧。是东汉省梧桐市枫桥县的楚清明同志吧?你今天提交的材料,我粗略看了一下。”
楚清明坐下,不卑不亢地道:“郑处长,您好。感谢您百忙之中抽空接待。这是我们枫桥县关于科技产业转型的一些初步构想,以及一个具体的‘智能铜电解’项目计划,希望能得到部里的指导和支持。”
郑立恒随手翻动桌上的材料,手指快速划过几页,脸上没什么表情,语气平淡却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审视:“楚书记,你们的想法是好的,有转型的意识也值得肯定。但是……”
说到这,他故意拖长了音调,放下手中材料。
“但是,你们这个规划,过于宏观,落地性有待商榷。枫桥县我知道,传统的农业县、资源县,一下子就要跳到高科技、新材料,这个跨度是不是太大了点?产业基础、人才储备、配套政策,你们跟上了吗?”
他抛出几个问题,却并不需要楚清明回答,就已经自顾自地继续说下去了。
“还有这个‘智能铜电解’项目。”他拿起那份ppt的摘要,瞥了一眼,“这想法已经不算新,如今国内好几家大型有色集团都在搞,技术门槛不低。你们一个县级单位,依托一个刚刚发生过安全事故的民营铜矿来搞,技术力量从哪里来?资金保障怎么落实?市场风险又如何规避?这些关键问题,你们的材料里可都没有给出令人信服的解决方案。”
说到这,他放下摘要,身体微微后靠,靠在椅背上,目光透过镜片看向楚清明,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冷淡和敷衍:“楚书记,不是我打击你们的积极性。国家科技部的项目资金和扶持政策,那是要用在刀刃上,确保能出成果、能带动产业升级的。”
“而你们现在这个情况,我看,暂时还不具备立项的条件。我建议你们啊,还是先踏踏实实把基础工作做好,起码首先得把省里、市里的支持争取到位,一步一个脚印来。不要总想着一步登天,直接就跑到部里来。”
这一刻,他话语里的潜台词已经很明显:
你一个县委书记,绕过省委省政府,直接跑到科技部来要项目,真当部委是菜市场吗?
这里讲究的是层级,是规矩,是你项目的硬实力和背后的支持力度。
你这种来自科技薄弱省份、又缺乏上层路线的小县城项目,根本入不了眼。
楚清明静静听着,心中已然明了结果。
眼下,郑立恒的态度客气而疏离,理由冠冕堂皇,但核心就一个字:不。
只不过,他并未气馁,也没有争辩,而是平静地站起身:“谢谢郑处长的指点,您的意见我们会认真研究。打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