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凡在电话那头听得心头火起,却又无可奈何,知道楚清明这是不肯松口了。
他于是强压怒气,勉强维持着客气:“是是是,楚书记原则性强,我理解,刚刚打扰楚书记了。”
“没事。”楚清明淡淡回了一句,便挂断电话。
嘟嘟嘟……
听着电话里的忙音,郭凡脸色阴沉,仿佛能滴出水来。
刚刚的交涉,虽然楚清明没有恶语相向,但这公事公办、毫不通融的态度,已经跟他清晰地划下了界限。
唉!
真特么操蛋啊!
他这还没到枫桥县上任,和一把手楚清明之间的梁子,就已经结下了。
挂了电话,楚清明望着车窗外飞速倒退的景色,目光沉静。
他知道,枫桥县的斗争绝不会因为张强和古彦秋的倒台而停歇。
接下来,即将到来的专职副书记郭凡,以及政法委书记魏正胤,无疑都是带着狙击他的任务而来。
前方的路,依旧布满荆棘。
……
下午四点多,楚清明回到枫桥县委办公室。
他沉吟片刻,拿起桌上红色电话,拨通了省长薛仁树的号码。
他将市政府常务会上梅延年如何逼他立下军令状,又如何“支持”他去国家部委要项目的事情,原原本本汇报了一遍。
薛仁树在电话里静静听着,末了,才缓缓开口,语气凝重:“清明啊,梅延年如今这一手,既是阳谋,也是险棋。他已经把你架在火上烤了。”
他顿了顿,继续道:“清明,以你如今的身份去部委要支持……难度很大。另外,省里的情况你也清楚,发改委和科技厅那边,就算我打招呼,能给枫桥县的支持也会非常有限。为什么?因为你们现在拿得出手的,只是一份规划,一份蓝图,缺乏实实在在亮眼的科技产业基础和数据支撑。这一切还停留在纸上,存在太多未知数。”
毋庸置疑,科技转型之路,从来都是荆棘密布。
它不像修路盖房,有着成熟的经验和可控的成本。
它充满了太多不确定性,投入巨大不说,失败率还极高。
说实话,对于已经习惯了抄作业、追求立竿见影的地方政府而言,这种高风险、长周期的投入,往往都会被视为畏途。
不管以前还是现在,又或者将来,大家都更愿意在熟悉的传统产业赛道里内卷,根本不愿去探索那看似遥不可及、却又决定未来的科技星辰大海。
这种思维惯性,正是转型最大的阻力之一。
这时,薛仁树的声音将楚清明从思绪中拉回:“而且,科技转型的试错成本,太高了。这不是几百万、几千万的事情,而是动辄以亿为单位。一旦失败,这种舆论压力和政治风险,任谁都难以承受。”
眼下,薛仁树并非不想支持楚清明。
但他也有他的难处。
首先,省委书记林正弘那边,就有一万个理由可以否决这种看似“高风险、不靠谱”的县级科技转型计划。
其次,更重要的是,薛仁树也需要保持一定的战略距离。
如果他现在就旗帜鲜明、动用大量省资源去强行支持楚清明,那楚清明一旦失败,他这位省长也会被拖下水。
届时,他连回旋保楚清明的余地都没有。
因此,此刻保持距离,他关键时刻才能给楚清明提供有效的保护。
“我明白,省长。前面的这些困难,我都想到了。”
楚清明声音沉稳,没有抱怨,只有坚定前行的决心:“等县里的工作安排好,我就会动身去京城,无论如何,总要试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