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楚清明说的这话,毋庸置疑。
反腐本身的确不难,所有的证据和线索往往就摆在那里。
而真正难的,乃是执行过程中需要斩断的重重利益链条,再顶住来自四面八方、或明或暗的压力与阻挠,以及“拔出萝卜带出泥”时,可能引发的连锁反应和未知风险。
因此,综合上述来看,真正反腐所需要的,不仅仅是能力与决心,更是一种虽千万人吾往矣,近乎孤勇的担当。
这时,楚清明顿了顿,继续说道:“省长,我认为反腐的真正难度在于,能否始终怀着一颗不怕得罪人、只为对得起老百姓的心。”
电话里,沉默了片刻,薛仁树的声音才再次响起,他带着一丝探究,也带着一丝长者对晚辈的告诫:“不怕得罪人?清明啊,你要知道,在官场上,像你这样的人,往往……很危险。”
楚清明目光沉静,望着窗外这片由他主政的土地,缓缓道:“省长,这个问题,我也经常在想。但如果,我不得罪这些贪腐分子,就会得罪千千万万信赖我们的老百姓。两害相权,我知道该如何取舍。”
薛仁树轻叹一声,语气突然变得深沉起来,甚至还带着几分借古喻今的意味:“清明,我知道你的信仰,你所奉行的,乃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问心无愧。然而这几个字说来简单,做起来可就难了。你有空,不妨多读读明史。”
说到这,他略作停顿,似乎在斟酌措辞:“明朝有位大名鼎鼎的人物,于谦,于少保。京城保卫战,他力挽狂澜,救大明于危难,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可谓国之柱石。可最终结局如何?‘忠心义烈,与日月争光’,却含冤被害。还有那位抬棺进谏的海刚峰,一生清廉,斗权贵,抑豪强,生前寂寞,死后萧条。他们缺能力吗?缺忠心吗?不!都不缺!他们缺的只是藏拙的智慧,和……唉,有些规则,哪怕到了我这个位置,也未必能完全改变。”
这一刻,薛仁树的话,剥开了理想主义外衣下冰冷的现实。
历来,官场都不仅是能力和政绩的竞技场,更是权力平衡与人性博弈的漩涡。
个人的刚直不阿,在盘根错节的利益集团和根深蒂固的潜规则面前,往往显得脆弱不堪。
而想要做到改变,绝非一日之功,亦非一人之力可为。
楚清明认真听完薛仁树的话,沉默数秒后,方才开口,声音依旧坚定:“省长的教诲,我铭记于心。以史为鉴,可知兴替。但我想,读史不仅仅是为了明哲保身,更是为了汲取前行的勇气。于少保、海青天他们的风骨,至今仍在史册中熠熠生辉。至于个人的得失荣辱,与百姓的福祉、以及我们心中认定的‘道’相比,都微不足道。”
没想到,楚清明还是这般执拗!
“唉!”薛仁树难免发出一声悠长的叹息。
而这叹息声里,有关切,有无奈,也有一丝难以言喻的疲惫:“罢了罢了……清明啊,这条路是你自己选的。你好自为之。”
挂了电话,薛仁树靠在椅背上,眉宇间笼罩着一层化不开的忧色。
说实话,他很欣赏楚清明的才干和魄力,更珍视其那份难得的赤子之心。
但正因为如此,他才更加担忧。
毕竟,在我族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如同楚清明这般,试图以一己之力涤荡污浊、匡扶正义的官员,并非少数。
他们如流星划过夜空,光芒璀璨,却往往短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