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佛青禾县如今的招商和经济发展,还要远在枫桥县的楚清明遥控指挥一般。
这无疑是深深刺痛了董善义敏感而骄傲的神经。
所以,现在为了证明他董善义比楚清明厉害,楚清明执政时期的政策,他都一点一点废掉。
这时,熊汉丞盯着董善义,问出最后一个问题:“董县长,那你有没有想过,赵德润他们这次,宁愿缴纳高昂的违约金,也要坚决搬走,这背后的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董善义冷哼一声,语气笃定:“这还能为什么?他楚清明愿意放下身段,可以像丫鬟一样哄着这些大爷呗!既然如此,那就让他们去枫桥县继续作威作福,也正好再让楚清明好好捧着他们!我都要看看,这种畸形的政商关系,还能走多久?”
熊汉丞看着董善义这幅固执己见,无可救药的样子,知道再谈下去也是徒劳,于是就只能摇摇头,端起茶杯送客。
这一刻,他心中对青禾县未来的发展,已经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影。
……
就在当天,赵德润等十一名沪城企业家,态度决绝地缴纳了合同规定的所有罚款,之后办理完相关手续,便毫不犹豫地驱车前往枫桥县。
而赵德润等人的举动,如同推倒了第一块多米诺骨牌。
很快,青禾县内又有不少企业主纷纷找到董善义,直接提出撤资意向,要求洽谈相关事宜。
然而,看着办公室里接踵而至的企业家,董善义都有些发懵。
他完全没料到,现在想离开青禾的企业,竟然有这么多!
这已经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期。
说起来也可悲,董善义至今仍未意识到,他针对楚清明时期引进企业的排斥和不友好态度,早已被下面一些善于察言观色的人看得清清楚楚了。
这些人为了讨好他,或者为了趁机捞取一笔好处,已经变着法地刁难这些“非嫡系”企业,各种吃拿卡要,设置障碍。
如此一来,这些企业早已不堪其扰,苦不堪言,只缺一个敢于率先揭竿而起的领头人。
现在好了,赵德润等人已经开了这个头。
而面对众多要求撤离的企业,董善义又惊又怒,只能再次搬出罚款作为威胁。
然而这次,企业家们的反应却是出奇地一致:“董县长,罚款我们认了。按照合同条款,该罚多少,我们照缴。只求政府这边能尽快办理手续,让我们离开。”
现在,这些企业敢说这种话,自然是有底气的。
之前,在楚清明主政青禾县的期间,他们的业务就已经得到了爆发式增长,早已赚得盆满钵满。
如今缴纳点罚款虽然肉疼,但总体核算下来,依然是盈利的。
这笔经济账,他们算得很清楚。
这无疑也体现了他们的睿智与远见。
要知道,他们这些人精可都心知肚明,他们作为楚清明招来的企业,以后在董善义手下绝不会有好日子过。
那就索性长痛不如短痛,当断则断,避免未来被温水煮青蛙,陷入更被动的局面。
董善义心里突然有些慌了。
如此之多的优质企业一旦集体撤离,那无论对青禾县的经济数据,还是税收,又或者对外形象,都将造成沉重打击。
但开弓没有回头箭,如今为了维护自己的县长权威和面子,董善义也只能强撑下来,硬着头皮批准了这些企业的撤资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