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么的!
楚清明明明已经调离青禾县了,可他说的话,竟然比自己这个现任的常务副副县长还好使?
你就说气不气人?
……
人群散去后,梅延年立刻在青禾县委会议室召开紧急会议,楚清明也被要求列席。
梅延年阴沉着脸,开门见山:“如今,问题已经摆在眼前了!都说说吧,怎么解决?”
熊汉丞率先表态,态度明确:“梅市长,我认为当务之急,是立刻纠正错误的政策,恢复对原有招商政策的承诺和兑现,取消对被迫撤资企业的无理罚款。眼下,我们只有重新取得企业的信任,才能稳住青禾县招商引资的基本盘,平息事态。”
“我反对!”董善义立即也跟着表态。
如果此刻恢复原政策,那就等于全盘否定了他上任后的所有“政绩”,这对于他个人权威,将是毁灭性打击。
于是,他强行开口:“当初的所有政策调整,可都是经过科学研判的,乃是为了青禾县长远发展!不能因为有人闹事就朝令夕改,这会让政府威信扫地!”
事到如今,他还在执迷不悟!
熊汉丞见此情形,不由得冷笑一声,反将一军:“哦?看来董县长有更好的高见,既能解决问题,又不损害政府威信?那这个问题就全权交给董县长处理好了,我们县委一定积极配合。”
董善义:“???”
他立马被将住了,气急败坏之下,开始口不择言地抨击:“熊书记!我看此次问题的根源在于,你们之前的招商工作太不专业了!只会胡乱承诺,等于是饮鸩止渴!我现在为了大局,不得不拨乱反正!而你作为县委书记,不但不支持,反而躺平,甚至消极抵抗!”
他这话看似在说熊汉丞,但“之前招商工作太不专业”的矛头,分明又指向了当初主导青禾县招商工作的楚清明。
一直安静坐着的楚清明,眼神骤然转冷。
他不再沉默,直接以市招商局局长的身份和专业眼光,打断了董善义的话:
“董善义同志,你刚刚口口声声地说科学研判、拨乱反正。那我问你几个问题。”
“第一,你在调整政策前,是否做过详细的财政承受能力评估和风险模拟?你的新政策下来,预计未来三年县级财政收入增减幅度是多少?”
“第二,你引入的所谓‘高精尖’产业标准是什么?青禾县现有的产业配套、人才储备、物流成本,是否支撑得起你画下的这个大饼?”
“第三,你认定青禾县之前引进的企业是‘冲着短期政策红利来的低端企业’,依据是什么?德润电子是沪城高新技术企业,其生产线自动化程度超过百分之八十;而绿野农产品的深加工技术,已经获得了省级科技奖。这些企业在你眼里,竟然都是低端类?”
“第四,也是最核心的,招商引资,诚信为本。你单方面撕毁协议,依据的是哪一条法律法规?另外,你在制定所谓‘拨乱反正’的新政策时,有没有咨询过法律顾问?知不知道这会带来多大的法律风险和信誉危机?”
楚清明一连串专业而犀利、且直指要害的质问,如同连珠炮般砸向董善义,句句都在质疑其决策的合法性、科学性和可行性。
董善义顿时被问得瞠目结舌,面红耳赤。
他哪里做过如此细致的调研和评估?
结果,他支吾了半天,一个字也答不上来,最终在众人各异的目光中,颓然瘫坐在椅子上,仿佛被抽走了所有力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