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冰闻言,立刻接过话头,步步紧逼道:“楚局长,您太谦虚了。我们都知道,一个地方的发展,领头人的眼光和魄力至关重要。就比如,您当初力排众议,重启省道青禾段项目,据说当时县里很多老同志都持保留意见,是您坚持推动,最终证明您的决策无比正确。这是否说明,在关键时刻,敢于独断专行,打破常规,才是成功的关键?”
她巧妙地将“坚持”替换为“独断专行”,试图给楚清明贴上刚愎自用的标签。
楚清明微微摇头,目光沉稳:“沈记者,决策讲求科学和民主。省道青禾段项目重启以及落地,乃是经过严格论证和集体决策的。此过程中,青禾县的同志们给了我巨大支持,不存在所谓的‘力排众议’。另外,我得强调一点,我们是一个团结战斗的集体。”
没想到,楚清明反应如此之快,周敏推了推眼镜,再次抛出尖锐问题:“楚局长,我们注意到一个现象。您无论到哪个岗位,哪个岗位就能爆发出惊人能量。从青禾县到市招商局,似乎您个人就是最大的招商名片和营商环境。这是否意味着,一个地区的发展,核心在于主要领导干部的个人能力,其他因素反而退居次要?您如何看待这种‘能人政治’的现象?”
这个问题极其刁钻,已经将楚清明置于个人英雄主义的火炉上,极易引发其他干部的反感和警惕。
楚清明迎上周敏的目光,声音清晰而有力“:周记者,我个人坚决反对‘能人政治’的说法。咱们的社会主义事业,乃是千百万人的事业,从来不是靠一两个‘能人’就能支撑的。另外,一个地方的发展,靠的是党zy的好政策支持,靠的是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靠的是法治化、市场化的营商环境,靠的是广大干部群众的辛勤付出。我只是在其中履行了自己的职责。”
他巧妙将话题引回正道,既回应了问题,又避开了陷阱,姿态不卑不亢。
而今天的这个采访,看似在塑造一个能力超群的典型,实则每一句夸赞,每一个刁钻的问题,都在无形中为楚清明树敌,将他孤立于集体之上,只要他稍有差错,这捧得越高的位置,便会摔得越重。
两位记者都没有得到她们预想中,楚清明忘乎所以的回应,脸上虽然还在维持着职业笑容,但眼底深处已经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失望。
随后时间里,周敏与沈冰交换了一个眼神,迅速改变策略。
如今,既然挖陷阱不成,那就改用更直接的捧杀,试图将楚清明高高架起。
一时间,周敏脸上堆起更热情的笑容,语气带着赞叹:“楚局长不仅能力出众,政治觉悟也如此之高,实在令人钦佩。看来,市里将全市招商重担交给您,确实是慧眼识珠,找到了最合适的人选。我们有理由相信,以后在您的带领下,我市招商工作必将迎来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甚至创造出一个比青禾县更辉煌的奇迹。”
沈冰心领神会,也用她那富有感染力的甜美嗓音附和道:“是啊,楚局长。您刚才提到反对‘能人政治’,我们非常理解您的谦虚。但客观事实是,您的履历和成绩已经摆在这里,由不得人不佩服。现在全市的招商干部,恐怕都憋着一股劲,想向您看齐,学习您的工作方法和魄力呢。您简直就是我们梧桐市招商战线的一面旗帜,一颗定心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