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常委会上,既然已经决定了要出手,宋裕民就不再犹豫。
他面色沉静,铿锵有力地开口了:“林书记,各位同志,我谈一点个人看法。陈珂言同志在梧桐市的工作有目共睹,她熟悉梧桐市情况,锐意改革,梧桐市如今经济平稳回升,发展势头正好,正处于关键时期。临阵换帅,历来是兵家大忌,不利于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我认为,陈珂言同志继续留在梧桐市,更有利于巩固和发展当前的大好局面。”
杨育才似乎早有准备,立刻反驳,语气平和却针锋相对:“裕民部长的顾虑,有道理。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周洪涛同志作为市委书记,依然在主持梧桐市的全面工作,班子主体是稳定的。而组织上正是看到了陈珂言同志出色的统筹能力和开拓精神,才考虑让她去承担更重的担子。
“太平市,乃是我省的第二大城市,其市委书记也是省委常委,地位特殊,责任重大。让年富力强、敢于碰硬的陈珂言同志去太平市,与能力同样突出的顾清辉同志搭班子,乃是省委经过通盘考虑、慎重研究后提出的建议,相信能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更快扭转太平市如今的被动局面。”
他不愧是深谙语言艺术的大师,仅仅只是几句话,就巧妙地将这次调动包装成了对陈珂言的重用和考验,堵住了许多人的嘴。
宋裕民目光扫向省长薛仁树,希望他能说句话。
但薛仁树眼观鼻,鼻观心,仿佛置身事外,并未表态。
说实话,他近期虽然动作增多,但都是在省政府内部的工作安排上,至于一些重大人事的安排,他显然还不愿与林正弘正面冲突。
因为,还不是时候。
更何况,林正弘今天折损了冯多才这一员虎将,心里正是有气的时候。
这项人事任命,就算他这个一把手背上一个独断专行的名头,也是要通过的。
既然是注定的结局,那就没有必要再做无用功。
宋裕民心中叹息一声,知道大势已去,无法再争取了。
决议很快通过。
消息很快传回梧桐市。
市长办公室内,陈珂言接到正式通知时,脸上并无太多意外之色。
因为,钟家早已跟她通过气,分析了其中的利害。
去太平市,固然要与死对头顾清辉展开一场恶斗,但这同样是机遇。
太平市是省内第二大市,其市委书记是省委常委,这次只要她能在与顾清辉的较量中胜出,顺利接任书记,便能一举进入省委核心决策层。
这步棋,很险,但回报巨大。
而现在,她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楚清明。
自己一旦离开,周洪涛和新来的市长,很可能是也林正弘的人,绝不会放过他楚清明。
这样一来,楚清明刚刚经历的狂风暴雨,恐怕只是开胃小菜。
青禾县,省道项目施工现场,尘土飞扬。
楚清明正与交通局的同志查看路基进展。
这时,县委书记熊汉丞急匆匆地将他拉到一边,压低声音,脸上带着难以置信的神色:“清明,出大事了!我刚接到省里朋友的消息,省委常委会已经通过了,陈市长要调走!去太平市当市长!这事你知道了吗?”
楚清明脸上的表情瞬间凝固,瞳孔微缩,脱口而出:“什么?调走?”
他完全被这突如其来的消息打懵了,心脏猛地一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