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既然杜兰这个狗贼不上套。”
“那咱们就从惠州出兵先灭了白显忠和刘进忠两个喽罗。”
“再进兵潮府将其诛灭吧。”洒出拱手开口满脸地不屑。
杜兰的大军虽然逼降耿藩驱逐郑军。
可是在他眼里这又算得了什么呢?
要知道此时此刻整整七万英军已经集结。
虽说如今的英军由于补充了大量新兵单兵素质已经不如从前。
然而就算是新兵。
可陈成的新兵却是在粤西安心训练了大半年时间。
不但装备精锐,军饷充足。
且有大量老兵老将率领。
训练有素,斗志昂扬。
跟清吴两军招募的新兵相比。
无论在骨干、训练、粮饷,英军都远胜之!
毕竟清吴两军战事焦灼。
双方都没有足够的时间和资源来好好地整训新兵。
为了弥补战场上的惨重损失。
两军甚至有不少新兵仅仅训练了两三个月。
只学会放鸟就被拉上了战场!
在这种情况下英军虽然仅有七万可却当吴兵十万。
如果和清军对比。
那么毫不夸张的说陈成手握的七万大军足抵清兵二十万!
如今英军战力如此强大。
可杜兰却仅仅率领十万兵马进入广东。
洒出又何不敢与他一战。
“英王,洒将军说的不错。”
“清兵如云,何当我军一旅。”
“末将请命为先锋先破白显忠,再灭杜兰!”
靳统武拱手请命信心十足。
“不可!”
可是在众将的请愿下陈成却断然道:“本王志在全歼十万清兵。”
“闽粤多山,若不将杜兰引入广州。”
“纵使我军战力强大又如何消灭杜兰全军。”
对于这次英清双方第一次爆发的主力决战,陈成可是志向不小的。
既然已经决定要和杜兰决战了他这个英王就不会小打小闹。
必须要吃下一整支满清大军不可!
纵观整个抗清战场虽然已经战两年。
可能称得上歼灭战的不过是吴三桂的长沙大捷以及王屏藩、狄三品的蟠龙山之战。
这两战中吴三桂在长沙团灭岳乐的七万清兵直接让满清打消了拿下湖南迅速结束战事的念头。
直到现在苏克萨哈等人都不敢渡江南下。
唯恐在湖南内地被吴军全歼。
王屏藩和狄三品亦在蟠龙山全歼西安八旗和关中绿营。
为吴军突入西北创造了绝佳的条件。
若不是罗可铎率军抵达西北在汉中勉强抵挡一阵。
只怕此时的陕甘大地已经落入吴三桂手中。
所以跟占据资源优势的满清小胜小败是没有意义的。
必须要打出像长沙、蟠龙山之类的真正大捷。
或者拿下广州这种的战略要地。
才能对抗清事业有决定性的作用。
在陈成看来小胜小败毫无意义。
若是不能全歼一支满清的重兵军团。
他在广东小打小闹只会给杜兰练兵的机会。
既然如此这位多罗贝勒带进广东的十万清兵他是吃定了。
然而闽粤多山。
若是不能将清兵引进广州毕其功于一役。
他即便率军远赴潮州击败了杜兰也无法将其全歼。
“既然英王志在全歼,那么心中可有良策?”大将马宝开口道。
此言一出陈成沉声道:“良策倒是没有,可是主意倒是有一个。”
“杜兰率领扫荡了东南,此时此刻清兵正是连战连捷之时。”
“徜若我军在惠州诈败一阵。”
“说不定杜兰在骄纵之下就会率军挺进广州。”
“待清兵离开多山的潮惠踏进地势平坦又多水网的广州。”
“就是本王以骑兵和战船将其全歼之日。”
“靳统武、洒出汝二人按照计划率军行事吧。”
“切记当白显忠和刘进忠来袭时。”
“许败不许胜!必须将惠州丢给他们!”
“谨遵英王之命!”靳统武和洒出二人拱手。
通向惠州的官道上。
万馀清兵小心翼翼地向前挺进,“他娘的,杜兰这个鞑子自己不敢去惠州。”
“反倒让老子当炮灰,真是恬不知耻!”
“要是早知道老子就投胡国柱去了。”
“又哪里会来这里送死!”
刘进忠骂骂咧咧,劳骚不断。
他这个潮州总兵原本出身于耿藩。
在耿继茂起兵后也是响应旧主在潮州倡义。
哪曾想他前脚在潮州倡义郑经后脚就占了漳泉。
切断他跟耿继茂的联系。
无可奈何之下他也只能跟着这位大明朝的延平王继续干造反的大业。
然而世事无常随着耿郑内订东南战场轰然崩塌。
郑经为了保住金厦两岛只得让刘国轩和刘进忠放弃潮州回援厦门。
可刘国轩身为郑将倒是愿意回去。
但刘进忠和他的部下们又哪里会放弃自己的地盘去当海寇啊?
于是潮州镇就与郑经分道扬了。
和郑经决裂后刘进忠倒是想投胡国柱,但杜兰却率领十万大军入潮。
胡国柱和马宝因为兵力不足不敢和这么多清兵盲目对抗于是便撤军回了广州。
为了保住地盘和兵马刘进忠也是羞羞答答再次剃了自己的头发。
然而反复之辈文岂能被杜兰信任。
于是他本人便被杜兰强征出潮来到了这里。
想起自己的遭遇这位潮州总兵又哪里能服气。
“唉,刘兄弟稍安勿躁吧。”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你我的家眷都在鞑子手中。”
“还请安分守己先打完这一仗再说吧。”白显忠长叹道。
不止是刘进忠一人整个平南藩此时都被裹挟上了满清的战车。
对于杜兰的目的他也相当清楚,这位贝勒让他和刘进忠打头阵。
不就是存了赢了除英贼,输了除内患的心思。
可是此时的他又能如何?
只能在十万清兵的裹挟带着自己的兵马走一步看一步了。
“再增添一些斥候一定要将英贼的动静打探清楚。”
“切勿着了陈成的道中了埋伏。”
他挥了挥手又一批斥候先于大军在两侧的崇山峻岭中探查。
果然如他所料。
前方的山岭传出了鸟声响。
这是他的斥候发出的预警声。
“前方有埋伏,速速披甲!”
刹那间,这位耿藩老将立刻大喊。
万馀清兵开始手忙脚乱地从车辆上卸下盔甲披挂起来。
刚刚披挂完毕在白显忠的视线里大量英军赫然杀奔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