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明末:我带着两白旗反清怎么了? > 第七十五章 剜中原腹心,断东南漕运!

第七十五章 剜中原腹心,断东南漕运!(1 / 1)

“如今,王爷以西南的十几万精锐举兵倡义。”

“末将心中共有三策可助王爷成就上策。”

“上策,取荆州,略襄阳,直趋黄河,剜中原之腹心!”

“中策,入四川,出汉中,夺取陕甘,收西北之精兵!”

“下策,下武昌,复南京,经略江北,断东南之漕运!”

“这三策王爷无论采取何策。”

“以我之壮,攻敌所弱,都能一鼓作气击破挞虏。”

“徜若举兵不前,顿兵江南,则为无策也!”

五华山上,吴国贵拱手开口道出了自己的战略见解。

对于吴军来说此时上策取中原,中策收西北,下策断东南。

徜若吴三桂以手中的十几万精锐猛然冲出云贵。

从湖南急行渡江不顾一切直捣黄龙。

那么清廷仓促之间与吴军在中原战败的几率很大。

如果吴三桂觉得此策冒险。

那么也可以退而求其次从云贵入蜀再取道汉中先收西北。

西北是吴三桂经营多年的地方。

想当初王永强等人起兵清廷束手无策。

全是吴三桂以一己之力将其镇杀。

从那以后清廷在西北的战事只能仰仗这位平西王。

吴三桂也借此在陕甘遍插党羽。

吴军若能重返西北那么响者必然云集。

至于横亘在巴蜀和秦陇之中的秦岭汉中。

对于这道阻挡武侯一生的天险。

吴三桂甚至都可以不当一回事!

因为在入主云南之前汉中就是吴藩的驻地!

吴三桂在那里坐镇十年。

秦岭的山川地貌,人文风土,他这个平西王可是了如指掌。

甚至就连各处关隘的城防守将。

都是吴三桂一一部署和安插的!

可以说秦岭天险挡得住其他人可唯独挡不住他吴三桂。

等吴军重返西北收取了三边精锐。

那么他这个平西王无疑会打出昔日的北周之势。

等到那时,效仿昔日的李自成从关中东征入主北京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就算收西北吴三桂还觉得冒险。

吴军也可以东下湖南再沿着长江火速进兵。

趁着清廷还没反应过来的关键窗口。

顺江而下,直取南京!

等南京一复,江南一下。

有了这块膏腴之地吴三桂想和清廷怎么玩就能怎么玩了!

吴国贵的上中下三策都是根据吴军的自身情况。

为吴三桂打造的宏图大计!

无论他采取哪一条吴军都有可能夺取天下。

然而这三策却同时有一个弱点。

那就是需要吴三桂不顾侧后乃至暂时放弃对云贵老家的保护。

集中西南的十几万精锐长驱直入打进清廷的内核。

以吴军的强大战力逼迫满清决战。

继而首战即决战,一战定乾坤!

这种不顾后方长途奔袭的战略固然能获得难以想象的收益。

可要是中途出了什么差池吴三桂可就危险了!

“中原之腹心、西北之精兵、东南之漕运都是清廷的要害。”

“然而我军若是集中兵力直取一处是不是太冒险了?”

吴三桂凝声道:“我军出汉中则湖广有忧,我军出湖广则西北有忧。”

“况且还有尚可喜在本王腋下。”

“徜若本王倾巢而出,他必纠集两广兵马袭我老巢。”

“虽然陈成已经答应本王前往两广对付尚可喜。”

“然我军也不可不防!”

“以本王之意,西南地区的十几万大军可兵分两路。”

“一路随本王东下湖广,威逼中原,震慑尚藩。”

“一路由建昌入蜀,会合四川之兵北出汉中。”

“徜若两路大军都能得手。”

“不但云贵无忧,这天下本王亦能得也!”

吴国贵的上中下三策虽然都好。

可他的这种打法在吴三桂看来无疑过于激进了。

虽然长途奔袭的战略有过成功的例子。

比如靖难时朱棣面对南军几乎无穷无尽的人力、物力。

就选择放弃对北平三府的保护。

集中主力直趋南京迫使朱允炆仓促调集兵马同自己决战。

结果数十万南军在仓皇之下被朱棣在运动中一扫而空。

等南军主力复灭,朱棣兵临城下。

南京城也只能不战而降了!

吴三桂的情况此时与朱棣类似。

同样是战阵强大,部下精锐。

同样是一隅敌全国需要面对敌人的资源压迫。

然而朱棣在被敌手的资源压得喘不过气后知道集中兵力放手一搏。

可吴三桂却老成持重又是刚刚起兵。

不愿意完全放弃后方进行这一豪赌啊!

按照吴三桂的方案。

吴军将兵分两路,主力随他东征湖广,偏师则北上四川,兵出汉中。

此举看似完美。

吴军主力收取湖南既可以北伐中原又可以东下江南。

还可以威压两广迫使尚可喜只能自保不敢抄袭云贵。

偏师也能会合四川兵马北出汉中收取西北。

然而这种看似完美的战略却将十几万大军分为两支。

这无疑会削弱吴军的攻击力。

兵分则弱,浪战则危,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吴国贵等人对此也是蒙上了一层阴影。

他们力劝吴三桂毕其功于一役。

集中力量,突破一点,好一举扭转天下大势。

然而已经年迈,锐气日消的吴三桂却说什么都不肯。

众人见状也只能摇头叹息。

“诸位,既然王爷心意已决兵分两路也没什么不好的。”

“徜若我军孤注一掷倾巢而上。”

“一旦尚可喜纠集两广兵马来犯云南或者鳌拜调集陕甘绿营南下巴蜀。”

“那么我军可就危险了!”

“倒不如,分兵两路,以两个拳头打人。”

“如此云贵无忧,我军将士不用顾忌后方的家眷亦能在前线安心作战。”

“这不是两全其美吗?”

郭壮图缓缓开口终是结束了这场军议。

军议过后。

吴三桂当即任命官职,调配兵马。

他拜白文选为湖广总统,挂征朔大将军印率军随他出征。

又封吴应麒和吴国贵二人为左右金吾将军,随侍左右。

王屏藩为四川总统,挂破朔将军印,率军前往四川主持战事。

建昌的狄三品为骠骑前将军充当吴军北出汉中的先锋。

王会、高启隆二人为骠骑左右将军,率西营降兵东征湖广。

郭壮图为云南总管负责后勤。

方光琛为湖广巡抚随军经略。

夏国相为金吾右将军,高得捷为亲军铁骑左将军,韩大任为兵曹掌事郎中。

西南的十几万吴军将兵分两路。

主力由吴三桂率领东征湖广,偏师由王屏藩统领北上汉中!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混沌真经 小族长的奋斗 命运之手:谁在背后操纵? 同穿,从杀出黑塔空间站开始 实现愿望,付点出代价很合理吧 恶人自有善人嬷 原来我是情劫啊 南波万的无限流游戏 蝉动 在霍格沃茨艰难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