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杠铃本身重量很轻,但由于杠铃长约22米长度是正常单手大剑的近两倍。
抓握长柄武器的方式单侧持握的话,就会受到杠杆原理的影响变得极为沉重,对手腕和小臂肱肌的压力非常大。
需要用双手拼命去提才能提得起来。
想起他定制的那把十公斤的斩龙剑,王贺忽然来了兴致,打算用这根杠铃杆仿真一下挥砍的动作。
以此来测试自己现在到底有没有能力驾驭那把斩龙剑。
虽然那把斩龙剑重量只有这根杠铃杆的二分之一。但毕竟斩龙剑是需要用来实战的。
武器的重量选择,和拉弓的磅数选择其实是一个概念,如果全力能拉开的磅数是一百磅,那么实战顶多只能用四十磅左右的弓。
同样,如果连二十公斤的杠铃杆他都无法挥舞起来,那么在实战中用十公斤的斩龙剑他也很难运用自如。
王贺用标准的持大剑姿态,将其缓缓举起,两只手臂进出狞的青筋,想要以这种单侧持握的方式,将二十公斤的杠铃杆举至身前,并摆出标准的起手式,难度几乎不亚于硬拉二百公斤的杠铃。
世界上能做到的人恐怕少之又少。
也就是王贺如今力量逆天,再加之昨晚体质又提升了一波才能做到。
只见他的双臂不断颤斗,咬紧牙关,双腿微微偏侧,内核肌群带动肩臂挥动起手中的杠铃杆。
由于重量极重,所以挥动的速度非常缓慢,普通人恐怕都能随意避开,
但如果打中了,恐怕穿着板甲的战士都会直接被砸死,
要知道古代真正战场上用的枪矛重量仅为二斤半,这根杠铃杆的重量则为四十斤,重量是前者的十六倍,爆发出的杀伤力自然也是十六倍以上。普通的枪矛都足以将人砸得头破血流,杠铃杆这玩意要是真用劲砸在人的脑袋上怕是直接就成一滩碎骨碎肉了。
王贺好不容易将杠铃挥出去后,紧随而来的便是难以控制住的恐怖惯性。他的身体接连跟着惯性走出去四五步,才勉强止住了身形。
“呼!”王贺重重吐出一口气,重新将杠铃放下。
看来以自己现在的常态力量,还很难驾驭这种超出史实极限的重型兵器。
由于俱乐部里有监控,所以在这里他不便激发血申测试,但用常态力量测试过一遍后,他心里基本上也有数了。
根据他这段时间实战的经验,他可以大概判断出血申复盖后的身体素质应该是常态的三到五倍左右。不论是极限奔跑速度还是跳高跳远,亦或是举起的重量,都远超人类极限数倍以上。全力冲撞下可以直接将大运卡车头撞出个极深的窟窿。如果真的激发了血甲全复盖,自如挥动杠铃杆恐怕还有一定难度,但自如挥动那柄二十斤左右的斩龙剑肯定是没问题的。
不过毕竟他战斗主要状态还是常态在斩龙剑定制的这两周里,王贺得尽可能地将自己的常态力量拉平才行。
这样不光对打怪有好处,对他半个月后的全甲格斗比赛也有帮助。
如果他真的将力量提升到了能驾驭二十斤斩龙剑的地步,那他再去用二斤左右的欧洲大剑去战斗。
那么他的攻击速度和机动性将无人能敌,
正当王贺揉着自己的小臂缓解酸痛时,时间已经来到了下午一点四十分。
此时大门已经陆续有几人来到俱乐部,开始换衣服准备训练了,据王贺观察,来者都是即将参赛的选手。而并没有俱乐部的其他普通成员前来训练。
这是因为林勇提前在俱乐部大群里通知了今日下午要空出场地供参赛选手训练。所以今天一下午俱乐部的场地都由他们参赛的十二名选手包场了。
其他选手换上训练服来到场地中后,便来到王贺身旁开始谈论起擂台赛那天的事情。
由于王贺那天的表现实在过于亮眼,所以现在俱乐部里大多数成员都已经认识了他。
尽管他们只是第一次打交道,但在他们主动的交谈下,王贺很快就和其他选手打成了一片。
随着时间渐渐推移,虞立辉、成晖等剩馀的选手也纷纷来到了俱乐部。
换上训练服后,所有人便提前开始做起基础的热身训练,例如活动骨骼关节和激活肌肉的动作在全甲格斗的训练中,骨骼关节的健康程度同样也是非常重要的指标。
因为全申格斗的负重重量是所有运动项目中除了举重外最重的项目。
而且还要穿着重甲在场地中来回奔袭,对膝盖关节的压力非常大。
激烈的强对抗也经常会导致身体出现伤病,所以全甲格斗的运动员对于身体的保养也是非常重视的,对于解剖学和运动训练学的观念都非常扎实。
片刻后,林勇也开车来到了俱乐部,他首先带着所有人进行了一波力量测试。
了解每一名队员的力量举数据,对于战术安排绝对是有意义的。
虽然从体型和平时训练的表现上,大概也能判断得出身体素质处于什么位置。但毕竟每个人的技术有高低,神经募集能力也有差距,每个人天生可调动的肌纤维比例都是不同的,体型块头的大小并不是力量唯一的判定标准,想要知道真正的力量数据还是要靠实打实的测试。
力量测试的方法也很简单,就是通过力量举三大项的重量来划分排名。
首先测试的是成晖,只见他躺在卧推凳上,艰难地推动八十公斤的杠铃做了个标准的触胸卧推而后继续做硬拉,只见他双腿半蹲,抓住杠铃杆,腿部和腰部共同使劲蹬直,缓缓将一百三十公斤的杠铃拉至腿根部。
紧接着便是最后的深蹲,他咬紧牙关,脸色涨红,扛着一百公斤的杠铃做了个全蹲起。
将三项数据总和,则为三百一十公斤,这个力量数据虽然不低,但在全甲格斗中其实只是勉强迈入门坎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