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索洛维约夫在沙俄1796 > 第1100章 战争档次从全面战争变成了骑马与砍

第1100章 战争档次从全面战争变成了骑马与砍(1 / 1)

不为别的,就是俄国人入侵的画风,应该是小绿人排着队过来,哥萨克和骠骑兵开路,大炮开火,对着城墙和数组轰击。

但这一次来的,是草原上的牧民。

让他感觉到胆战心惊的,就是乌泱泱来了这么多,至少有两三万部众。

浩罕汗国虽说掏空家底,也能够拼凑出来这么一支军队。

然而,他们也要考虑到,这是不是只是敌人的先头部队。

因为当年蒙古的成吉思汗西征的时候,来了起码有十二万军队,后面还越打越多。

甚至浩罕在边境的巡哨的军官还从哈萨克牧民那里打听到,有数千清军正在伊犁将军的指挥下,向浩罕边境活动。

这是什么阵仗?

两大强国伺候我一个人?

虽然清军来的不多,大概率就是打听到什么动静,在边境摇旗呐喊一阵就走的。

这是要干什么?

浩罕汗国那些愚蠢的大臣,到了这个时候才开始觉得害怕。

沙俄固然会过来抢地盘,但是他们在哈萨克汗国也只是遥控几个傀儡,最近才发展到在那里征兵。

清朝的大皇帝,那可是把准噶尔消消乐的人,甚至哈萨克的牧民当中,不少人是瓦剌跑过去的,他们提到这个事情,到现在还在害怕。

就这么恐怖的一个存在,二十多年前还翻越了大雪山,教训了廓尔喀人,从印度来的商人都把这事儿传遍了中亚。

清朝虽然实际战斗力可能拉了,但是乾隆末期的武功,还是真正能够震慑到一批人的。

为此浩罕汗国已经开始动员兵将,而且还要征收今后五年的税款。

只是现在大维齐尔也有难处

那就是今年因为浩罕汗国本身的财政紧张,已经提前征收了今年的税款。

到了来年,甚至五年以后,就得让士兵们拿着刀子刮地皮了。

倒是反抗俄国和清朝的“异教徒”大军,这个很有噱头。

但是这么两个庞然大物派兵过来,在亚洲内陆,可以说是非常恐怖了。

以前跛子帖木儿东征西讨的时候,好歹河中到费尔干纳这片是他的地盘,恐怖都是向外散发的。

这两个家伙,现在真的来了,浩罕汗国也是全民皆兵。

等到长龄到了伊犁的时候,因为他是钦差大臣,俄国方面的奥伦堡总督,也是直接把亲笔信和翻译件都交给他的。

长龄也是蒙古正白旗的,当年跟着福康安、海兰察去廓尔喀遛弯一圈,打的廓尔喀最后称臣纳贡的那一队人马里面的。

由于清军这边没见过俄国人打仗的人太多,尤其是西北内陆这边,点齐了索伦兵、锡伯人、蒙古马队、各路清军,也有八千人马。

他这边看到了埃森男爵的信件以后,也知道了俄国人的目的。

“既然如此,俄国的总督要履行约定,庆大人,我们一起上个折子给皇上,说明情况。今后就列队在浩罕边境,防范他们流窜。”

“只是张逆格尔,如今在逃,不知大人有何办法?”

“只能严守边界,不能再放张逆入境。更兼安抚各部,勤加巡哨,若是浩罕兵往东而来,就要招募各部汇合,与其大战。如今边关之事,也不可不防啊。”

前后两位伊犁将军,他们这么一合计,就把清军都列阵在塔拉斯河-胡巴海山这边,严阵以待,大军在营内,各处勤加巡哨。

而埃森男爵,他拿到阿拉克切耶夫的指示,是要进入浩罕、那木干和安集延,打击过浩罕汗国以后,就回师哈萨克草原。

毕竟浩罕隔壁有个布哈拉,此时俄国也不能有效的控制此地。

甚至一部分哈萨克牧民,还是从清朝和俄国划定的边界附近经过,向南开进的。

现在俄国人征召的游牧大军,已经到达了浩罕的边境。

为了这一次作战,俄军还调动了一批骑炮兵到达奥伦堡总督区,骑炮兵在行军当中,速度还是很快的,能够跟上前面的牧民。

也就是后续的弹药车和补给,上来的都比较慢。

因此,俄军到达浩罕边境的时候,浩罕汗国这边巡哨的士兵,看到的是光怪陆离的景象。

有穿着绿色军装的俄国军官,也有他们后面的同样制服的炮兵。

还有不少哈萨克牧民,并没有穿戴铠甲,这些人也是数量最多的,携带着火枪、弓箭、刀枪的都有,还有身后的牛羊、马匹、骆驼,这一幕倒是颇为壮观。

另外,就是哈萨克中玉兹和小玉兹这边的精锐骑兵,居然不少人都是重甲具装骑兵,还有一些人是铁甲弓骑兵,自配马刀和长枪的。

再往后就是一批俄国的哥萨克,这些人都穿着给哥萨克服装,但还不是以后被捷列克哥萨克影响的套装。

这当中,还有些阿斯特拉罕的鞑靼骑兵,这些人当中甚至还有穿成蒙古人传统服装,领头武士手持军旗和长枪的。

好歹没把苏鲁锭给请出来,要不然这一局都不知道要怎么界定了。

虽然他神志这会儿还算清醒,但是也很难主持大局,只好让大臣们簇拥着储君穆罕默德·阿里来迎战俄国的大军。

至于已经距离边境不远的清军,浩罕这边都没有防备。

浩罕南面的布鲁特,甚至听说了俄国大军的行动,清军又在北疆到达了边境,直接就派人去找清朝的喀什噶尔参赞大臣,表示各部协商以后,愿意归顺清朝大皇帝,至少大皇帝还愿意庇护正教徒,俄国人那些基督徒已经多次击败了正教徒,甚至让他们俄罗斯化

喀什噶尔的参赞大臣,看到这个场景,他也是懵的,各位协办大臣,以及在阿克苏、英吉沙等地的帮办大臣们,在得到消息以后也是懵的。

这俄国现在是我大清的友军,怎么威慑力这么强?

当然了,归附清朝,还是皇上一向宽仁,对这些部落怀柔羁縻,他们也诚心归附。

索洛维约夫人在克里米亚,是不知道这边还有这么热闹的事情。

就好象1860年,英法联军打过来的时候,俄国那么一吓唬,地方就割出去了。

只不过这一次换来的,是布鲁特各部的诚信归顺,他们还表示张格尔已经向西逃跑,大概是奔着布哈拉或者阿富汗去了。

巴达克山那地方,已经弄死过了大小和卓,张格尔是不敢去的。

反方向活动,清军这边正在搜索,要剁了他的脑袋去找皇上领赏,自然也不能去。

更何况那边的蒙特内哥罗派和各位伯克大人,都拿他当行走的钱袋子,他的脑袋相当于金币,巴依老爷们也都盯着他呢。

那些信众们,他也没机会笼络,毕竟释放大招需要冷却,还要考虑到他这个“信仰积分”和别的派别不兼容。

得到消息的道光,确实也感到了无聊。

不过对于布鲁特各部,他们既然愿意归顺,甚至还有想内附的,道光这边也只是把他们安置在山中。

因为这会儿国库里虽然被库兵用大眼偷走了五百万两,后续还在追缴,但是大体上国库还是不缺银子的,他能够拨付给这些部落首领“年俸”,并且恩准他们带着部众和土地归附。

令人感觉到哭笑不得的是,这一下子,道光莫明其妙的就在浩罕南面开疆拓土了?

他什么都没做,仅仅是凭借着俄国过去的坏名声,就当了一把好人,让这些部落都表示大皇帝的恩情还不完。

至于“年俸”,就是道光这么抠门的前提下,给那些部落首领的银子和顶子,居然都要比大明的“岁赏”多,而且这些部落是真的投降了,愿意给清朝当臣民。

甚至于清朝的办事大臣,还得把这些部落的情况都搞清楚,不象是崇祯最后把给土默特这些亲近明朝部落的“岁赏”都发给了林丹汗,被人家白嫖不说,还摧毁了自家在蒙古的基本盘。

这算是什么事情?

至于前线的战斗,虽然已经来到了1821年,但是双方的战争模式,看起来除了多些大炮和火枪,和过去的战斗没有区别。

埃森男爵在欧洲久了,也没想到这边的战斗,会打成这个样子。

俄军的炮兵是一如既往的稳定发挥,他们的实心弹在浩罕军当中准确的开花,把这些骑兵打的血肉横飞。

只是后面的战斗,被哈萨克人和浩罕军打成了回合制,一时间连和俄国配合很久的那些鞑靼人都有些不适应这么个奇怪版本了。

就是哈萨克这边一阵箭雨和火枪打过去,浩罕军用枪炮回敬。

接下来就是两边的骑兵对冲,只是骑兵都稀稀拉拉的,普遍变成了小范围单挑,大范围混战的场面。

要是这会儿把哥萨克投入进去的话,埃森都感觉很麻烦。

他当初也是在里加镇守,击退过法国人的,面对这种战场,多少有些不会了。

来的要全是俄军,大概他还有的指挥。

看着前面的混战,他倒是不好说什么了。

好在哈萨克这边的骑兵,虽然打的毫无秩序,但是他们身上的铠甲,手中的钝器和马刀,还是起了作用的。

浩罕军的骑兵不敌,步兵也被冲散,一时间碎颅与砍头齐飞,脑浆与鲜血混色

初战告捷以后,浩罕军的前部,被哈萨克骑兵就消灭了超过两千人,这还没算俄军炮兵对着他们队列的战果。

甚至俄军都没有追击,埃森男爵和这些部落首领们强调了,在战场上需要注意的事情,并且让翻译们告诉他们都是怎么回事。

至于浩罕军放弃了塔什干,这座城市里的一般百姓,已经没什么可抢的了。

但是那里还有商人的货物和浩罕在塔什干刮地皮弄来的税款,这些都被哈萨克人的首领们瓜分了。

好在他们也不吝啬,哈萨克人的各部落向来比较散装,不给点好处也是召集不起来的,这些牧民分得了好处以后,也等待着进一步的召唤。

因为前面还有浩罕汗国的内核地域,要打过去的话,大概汗国宫庭里还有不少可以抢的东西。

另外,就是浩罕汗国的使者,被埃森派出去侦察的哥萨克给俘获了。

他们搜到了一封信件,是布哈拉埃米尔海达尔发出的,这位埃米尔怒斥了浩罕汗国的妄自尊大,表示就是你们这么不hal的,将来一定会下火狱,在审判日到来的时候,也不会有好果子吃。

至于援兵,布哈拉和俄国一向友好,不会给你们派一兵一卒,也不会帮助你们一个铜板。

另外,就是和哈萨克人一样,他们对于浩罕这种没有黄金家族一丁点血脉还敢称汗的行为表示怒斥。

布哈拉毕竟是中亚这片势力最强的,没有血统他们也只能自称埃米尔,浩罕那个巴布尔儿子的身份一看就是没有验证的,要不是莫卧儿帝国这会儿拉了,没准还能再加一个从喀布尔出来讨伐他们的。

另外,就是俄国译员的错误翻译,把浩罕这个“明”朝给坐实了。

清朝军队虽然全程都是在边上看戏,但是也对于各处地界严加巡视。

喀什噶尔的办事大臣还给道光上了折子,表示俄国和浩罕大战,俄国初战告捷,担心浩罕伯克会一路逃跑,会不会挺而走险寇边?

怕花钱的道光,看到了那个“朙”字,自然也是要拿浩罕开刀的。

只是他这边的消息到前线比较慢,直隶提督杨芳带着第三批出征的陕甘绿营马队,刚刚从兰州出发,连河西走廊都没走上四分之一,那边形势又发生了变化。

死因也很简单,就是被俄国人一战干碎了他数千军队给弄得忧惧而死。

只是他这个儿子,还要继续和俄国打下去,并且和浩罕的亡国之君,做出了一样奇葩的举动。

要俄国皇帝和清朝大皇帝改信,并且对俄国和清朝发动吉哈德,要不然就要屠戮在浩罕境内的俄国人和清朝人。

问题是,清朝在这边,就没人啊?要是硬算的话,刚归顺的布鲁特各部,人家也是在浩罕统治区外面的。

俄国因为浩罕夺取了塔什干,他们经商又有自己的口岸,去了塔尔巴哈台,也不走这边的路线。

这样,也就是宣战了个寂寞,甚至非常可笑。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综武:憧憬成为幕后黑手 吞噬星空:从血魔试炼开始仿真 剑气朝天 宇智波带子拒绝修罗场 剑脉通天 六代目火影,蓝染惣右介 无德刘备,谨慎关羽,诸侯们麻了 从蟑螂开始修仙,我成了虫祖 重生演贤妻,奈何权侯偏犯贱 快穿炮灰:苟住!别浪!活着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