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牧场这里,也没有明确的边界。
但是切尔克斯人那边不止一次的过来顺手牵羊,这边的牧民也没少过去套马。
这种互相伤害,有时候也会引发小规模的战斗。
索洛维约夫带着的随从不多,但是浩浩荡荡跟在他后面的几百鞑靼牧民,这个阵势也让切尔克斯人意识到了不对。
不过因为俄国这边的牧民,更多的使用火枪,因此铁甲也就没有太大的用处。
要知道,后面可能还有俄军。
索洛维约夫对于奥斯曼帝国来说,是个非常可怕的名字,在多瑙河岸边全歼了十几万奥斯曼帝国军队,一路杀穿了防线进入希腊,让奥斯曼帝国境内的小孩都不敢啼哭那种。
虽说他在别的地方,都是特别喜欢小孩的那种。
还是在战斗当中,把奥斯曼帝国打的太惨,导致现在这个样子。
至于切尔克斯人的长官,倒也不敢有什么大动作。
显然索洛维约夫很聪明,他吸取了之前对付奥斯曼帝国这些地方长官,对方不讲信誉杀害俄军长官的教训,还是带了不少人随从而来的。
就是切尔克斯人的首领,真的要冲着他的脑袋而去,也得考虑这些牧民的马刀和火枪。
以前的俄国总督,和索洛维约夫不一样。
索洛维约夫在牧民当中还是很得人心的,而且把过去从鞑靼人和卡尔梅克汗国手中收走的财政大权,至少现在都公布一份出来,底层牧民能够保有的牛羊数目也是上升的,上面的首领也得到了好处。
就这样的总督,和那些过来就敲骨吸髓的总督形成了鲜明对比,不得到拥护也难。
再说不少卡尔梅克人和鞑靼人跟着他在瑞典征战的时候,在允许范围内的劫掠,还是发了一笔小财,自然是知道索洛维约夫更象是他们的人。
而这种怀柔政策,确实对于牧民很有用处。
再加之切尔克斯人这边,也有索洛维约夫的人,他们也拎得起轻重。
于是双方很快就划定了草场的范围,并且规定不得盗窃对方的牛羊、马匹和骆驼,如有需要在巴扎赶集的时候交换。
但索洛维约夫也耍了个心眼,就是结算货币都需要使用银卢布,或者巴扎官员指定官方价格的纸卢布,切尔克斯人一方如果需要交易,也要把手中的奥斯曼帝国金银币换成纸卢布和银卢布来交易。
这里面,虽然因为双方的阿克切和卢布货币的差价,总是有些利润可赚的。
但实际上,切尔克斯人这边,已经不知不觉的被纳入了俄国一边的货币交易体系。
索洛维约夫用的蚕食手段,就是奥斯曼帝国的大维齐尔来了,都说不出来什么。
更何况索洛维约夫本人除了在巴扎设置了货币兑换所,还专门委派官员前来巡视,还有官员监察巡视官员,他本人也要定期听取报告,了解到市场上的情况。
因此,双方也都表示满意。
虽然索洛维约夫因为打仗让奥斯曼帝国上下都感到害怕,但是他断事公正,这一次货币兑换,也是解决了不少问题,甚至于因为奥斯曼帝国的货币贬值,切尔克斯人也急于出手自己手上的阿克切银币。
索洛维约夫检查过一部分阿克切银币,实际上标注的含银量并不低,但是因为奥斯曼帝国的兽性经营,货币贬值的很厉害,融了回去,铸造一批银卢布出来,可能还更有用一些。
另外,就是索洛维约夫还要求奥斯曼帝国一方,在阿纳帕停止奴隶贸易。
因为这并不划算,甚至不如切尔克斯人卖马给牧民挣得多。
对于奴隶的问题,索洛维约夫也有他的解释,可以到波斯人那里去买,他们在叶里温也开着人才交易市场。
然而,索洛维约夫以后是打算两个一起揍的。
然后,在中东地区,把这些反动政权一锅端以后,也废除奴隶贸易。
他本人支持废除农奴制,对于更落后的奴隶制,也是有很大的意见。
不得不说,收留米赫丽玛的时候,他就看着奥斯曼帝国这奇怪的制度不顺眼了。
可是很多希腊回子,还是自称“罗姆”的,奴隶制倒是罗马传承下来的特色,不得不品尝,只不过不在提洛岛交易。
处理了这事以后,他也就完成了自己在顿河下游草原的工作,不过仍然回到了卡尔梅克人的营地里去。
“尊敬的总督,您为什么不选择开战呢?”
“我虽然是军人,但是却没有打仗的意思,要不是我的妻子被太后召唤到彼得堡抚养亚历山大大公,大概我在辛菲罗波尔或者巴赫奇萨莱也会过着宁静的家庭生活。战争,这是最后选项,如今时机还不成熟。我们在南方没有训练有素的三十万大军,就不能兵分两路对奥斯曼帝国进行打击。现在能做的,就是蚕食他们的势力。”
“您可真是只雄鹰,翱翔在天空,要见到兔子才会扑下来。”
“就是这样,时机成熟的时候,我自会派人到各部,要你们召集人马的。”
另外,就是索洛维约夫也在考虑,要怎样用怀柔手段,更好的控制住各个鞑靼部落。
而且,这也是针对俄国边境上,这些草原部众的。
他看到的是,克里米亚鞑靼人早就皈依了伊斯兰教,而卡尔梅克人这些瓦剌部众,他们也信奉喇嘛教。
可是牧民还是保持着不少长生天的信仰,尤其是卡尔梅克人,靠近新疆和蒙古的哈萨克人,大概遗存的会更多一些。
另外,还有离谱的,就是那边哈萨克人还有克烈部和乃蛮部,只不过不象是有百人乐队的王汗那样还信耶稣。
信的还是景教,要是可以的话,倒是可以去亚述教会给他们找些人安排上。
毕竟这几个教会,还是出于同源的。
这是在宗教上,另外,就是草原上的生活条件还是比较落后的。
索洛维约夫一直以来注意到,这边还在用萨满,甚至还有不知道的还以为乌仁吉遍地走,蒙医比草原上的巴特尔还多。
然后,这些人的水平,那就是一言难尽了。
回到克里米亚以后,索洛维约夫也坐在地图前面看着,他入住巴赫奇萨莱的克里米亚汗庭宫殿,倒也没有什么。
这里的陈设都是汗国接受伊斯兰教信仰以后的波斯以及黑海南岸风格,他在这里接见鞑靼人首领也更方便一些。
俄国人操纵库里台大会这一招,其实还是糙了一些,应该要配置上其他内容。
索洛维约夫想到了传教士和医生,两者有时候还有共通的身份。
另外,就是这些鞑靼人的部落,首领间互相通婚,过去也是日常。
准噶尔在被乾隆消消乐之前,四大卫拉特还经常通婚,卡尔梅克和准噶尔甚至还有这方面的姻亲关系。
只不过,因为俄国这个管制办法,通婚现在并不象是过去那么方便。
但索洛维约夫也不是没有开辟出来新赛道,他就想到了俄军当中不少从德意志诸候过来服役的年轻军官,他们都是有贵族身份的,有钱的甚至自己带着随从前来。
草原上的部众,除了一些心眼多的“乞邻勒秃黑”,还都是知道谁对他们有恩,谁又和他们有仇的。
而且比起来一些只知道白嫖的,他们在自己实力不够的时候,也不会有什么过分的举动。
毕竟草原上,还是实力更强的那个说了算。
于是索洛维约夫也想着给他们掺沙子进去,比如招赘一些俄国贵族当上门女婿这种。
毕竟叶尔莫洛夫也是个将军,到现在还打着光棍,不少退役回家的军官,也是这样。
然而这个玩法,索洛维约夫也知道,鞑靼人和俄国人的习俗当中,还是有隔阂的。
也不是谁都是尤苏波夫亲王,或者彼得大帝的母族纳雷什金家,带有鞑靼血统,前者干脆就是鞑靼亲王转正的俄国亲王。
卡尔梅克汗国在渥巴锡东迁之前,不少人已经改信了东正教,这方面的差距倒是比较小。
到时候也可以把俄国的法律制度引入进来,从法律层面规范好,什么案件用鞑靼人和卡尔梅克人的法律,什么用大札萨,什么又要用俄国法律。
有当上门女婿的,有联姻的,将来大概也还有要嫁到这些部落去的女孩。
亚历山大最近就召见了小玉兹的哈萨克汗,把他留在莫斯科之馀,还在那里安排他娶了一位富有商人的女儿,干脆就在莫斯科定居了。
手段有很多种,明明可以慢慢的把对方同化,就没有必要用棍棒来解决问题。
更何况哈萨克汗国本身就是散装的,一个大汗要拿六百人对付两万准噶尔大军,就是因为他的部众虽然在此,可是各部的兵马还没有到齐。
在阿布赉汗以后,力量就更加分散了。
索洛维约夫当初对嘉庆皇帝所说的,清朝和沙俄两家瓜分了哈萨克的计划,其实还真有可行性。
他如今也要给沙皇写信,阐述自己的意见。
如果能够给这些部落弄一些上门女婿过去,实际上也能够发展当地部落,用来收拢人心。
索洛维约夫做这个,甚至各位部落首领也不会那样逆反,相比之下还会比较顺从。
哪怕是在女皇时期,大概也不会那么反感。
毕竟俄国人过去都是拿他们当炮灰来用,索洛维约夫这位总督可不一样,他甚至避免开战,倒是要让牧民拥有更多的牛羊,还要发展当地的牧场。
这可是总督的恩情还不完,索洛维约夫现在到各个部落去还好。
以后要是恩情多了,那画面变成什么样子,还不好说呢。
亚历山大本人不理朝政,事情都交给阿拉克切耶夫来办,这位伯爵看了以后,倒也弄不清楚索洛维约夫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毕竟他的手段,总是看起来很奇怪,但最后能够收到奇效。
作为长期主管军事改革的沙皇心腹,阿拉克切耶夫好在还是个炮兵出身,多少知道技术发展很重要。
但是索洛维约夫这一种的,就很是奇怪。
甚至他看不懂这些做法,又派了私人信使到克里米亚去。
索洛维约夫看到这种情况,也只能摇头。
阿拉克切耶夫伯爵,果然也只能是给沙皇当忠实的鹰犬,没有些开创的能力。
于是,他把帖木儿崛起的故事,洋洋洒洒的写了一封长信给阿拉克切耶夫。
帖木儿就是突厥化的蒙古人,出自巴鲁剌斯部,对于西察合台汗国来说,就是“古列干”,也就是女婿。
通过和这些部落通婚,让他们成为俄国的中下层贵族,少部分人成为上层贵族,这分明都是俄国人的传统打法,只不过现在这些人完全忘掉了。
要说起来,罗曼诺夫王朝中后期,他们已经忘掉了不少过去使用过的招数,变得只会铁棒加粗,形成了路径依赖,也是因为这些亲德的家伙在台上,要么就是沙皇带有的德意志血统。
完全不懂得在铁棍以外,也不光是胡萝卜,有很多手段可用。
索洛维约夫的手段,也是要在五十年内,让这些草原上的游牧民,通过各种手段,被俄国更有效的掌控。
搞个民族国家这种事情,在俄国也就能搞搞泛斯拉夫和东正教的认同,别的还是洗洗睡吧。
倒是有个沙皇放在那里,算是各方面都能够接受的。
哥萨克有个效忠的对象,草原部落也有共同的大皇帝大可汗,东正教和其他教会的基督徒也有保护者。
而民族主义,因为成分的复杂性,以及俄国的地域潦阔,反而不那么可行。
对于草原的控制,有时候就需要多管齐下,铁棒和强行的操纵,其实反而会引起反感。
索洛维约夫对于自己的操作,还是很有信心的,也不知道别人能不能看出来他的做法。
转眼间,这一年的夏天也快要过去了。
要在克里米亚修建的军事要塞,如今也已经破土动工。
甚至于经过克里米亚的土耳其商人,都搞不清楚这位俄国总督到底要干什么。
如果说派这么个大败过奥斯曼帝国军队的将军来是为了进攻,可是他为什么又要一直修建要塞呢?(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