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王室在伦敦,此时长期居住的地方,要么是白金汉宫,要么是圣詹姆斯公园那边的詹姆斯宫。
但是跟球场没有关系,那个球场是纽卡斯尔的。
肯辛顿宫也可能会有人居住,其实要说起来,在19世纪初,带英的宫殿,一点都不比欧陆少,真要说起来,使用率还很低。
毕竟俄国军队能够驻扎在一些宫殿里,英国的宫殿可能统计起来不比俄国少,可是空置了很多。
有时候索洛维约夫都想要吐槽,这是什么极低的带英传统办事效率。
最近夏洛特公主去了汉普顿宫,因为那里地势平坦,场地也足够大,利奥波德亲王在那里跑马也是个很好的选择。
要是招待客人,也能够有不少房间。
然后,索洛维约夫就收到了邀请。
“我作为外国总督和将军,并不适合和殿下接触。”
“但是伯爵阁下,公主确实邀请您前往汉普顿宫,毕竟您当初是做媒的大媒人,别人也不会说什么闲话。”
这是在伦敦,因此索洛维约夫也勉为其难的决定,去一趟。
至于那地方够大,自己这一家子看起来回去也要晚几天。
夏洛特公主这个行动,其实议会内部有人是不满的。
俄国和英国仍是盟友,但已经处于竞争关系,对于防家贼和防外贼一样重要的带英议会老爷们来说,夏洛特公主要是接待个俄国将军,确实也有些不妥。
但是夏洛特公主的公开声明,以及格雷伯爵在上议院的陈述,导致托利党这边也只能干瞪眼。
公主表示,索洛维约夫伯爵此次是以个人身份来祝贺克拉伦斯公爵成婚的,又是王室的个人朋友,以及着名的东方学者。公主对于神秘的东方有很大好奇感
索洛维约夫在去汉普顿宫的路上,还在阅读太阳报第三版,全都是正经内容,要是想看现代人看的,他可以回去在床上看着卡佳,自己老婆年轻漂亮,就是孩子生多了而有些丰满这不比看得见摸不到的强多了?
“对于当前之事态”
问题就是,格雷伯爵这是代表夏洛特公主发表的意见,这冗长的文本,里面的长难句,一看就不是现在流行的手法。
这招是自己最喜欢用的,如果乔治四世没学会,不可能这么一套剧本能落在格雷伯爵手里。
妈妈咪呀,看起来是夏洛特公主掌握了那本小册子。
这t还不是完全版本内容呢,索洛维约夫的记忆力再好,也不可能全本yp都给拿下。
但是段子已经足够经典,显然半本就够用了。
而且里面会有不少笑话,比如唐宁街10号知道消息总是没有克林姆林宫快。
他这边看报纸,卡佳那边正在给孩子们整理衣服,英国这地方,规矩锁碎的多,不象是在俄国的时候,沙皇夫妇和太后只是在正式场合规矩多一些,私底下对这些孩子也有些放纵。
尤其是索洛维约夫家里孩子很多,甚至这还不是全部。
“卡佳,在英国发生的怪事太多了,都说我们要学习英国,有自己的宪法,但看起来皇上接待请愿民众要比欧洲国家勤快的多。”
卡佳没回答他,索洛维约夫也就继续看报纸。
皇上接待请愿民众的次数多,那是因为沙皇都喜欢在大城市蹓跶,顺道视察路过的这些城镇村庄,自然君主能被乡下百姓看到。
要是换成英国,请参考英国宫廷现在的礼仪制度。
还有就是那闹人的议会,夏洛特第一次发表政治见解,就是她爹刚成为摄政王的时候,因为嫌弃老爸是软弱的大尾巴胖狐狸,她在家里表达不满不说,坐着马车去剧院,看到格雷伯爵,还顺道给他个飞吻。
因为个子要比嘎斯罐型且不大可能出现的维多利亚大妈高,她的仪态、妆容和服装又很得体,其实索洛维约夫看到她的时候,难免会有“胖赫本”的感觉。
“殿下,您能够在这里接见我们一家,也是(我们的)荣幸。”
“不必这么客气,伯爵。”
英格兰的夏洛特,性格就要爽快的多。
索洛维约夫在她结婚前后虽然见过她,但是那时候总是在给利奥波德打辅助,好让有情人终成眷属。
她小时候就很活泼,少女时期叛逆又主动,也难怪平民会喜欢她。
王室的周边产业,没准是从她这里开始的。
“只是殿下在汉普顿宫邀请我们一家,不知道有什么事?”
“您手上拿着太阳报,想必已经知道了。”
“啊,这是公开的内容,格雷伯爵在上议院发表的,我想‘元老’们也要接受这个意见。”
“您自称拉丁语很差,不过有时候用词却很巧妙。”
“只不过是因为,参议院的形式,来自于元老院。而这里还真的有罗马统帅的画象,只不过不象是本人,反而有些神话故事的意思。”
“我知道,您也很喜欢艺术品。”
“有些研究,在彼得堡还能够见到不少文艺复兴时期画家的真迹,以及”
索洛维约夫出门总是带着昭琏送的纪晓岚题的扇子,再明显不过了。
“象是这扇子,伯爵,我看您经常带着。”
“是啊,每个地方的英国大使,大概都盯着我手里拿着一把中国学者和大臣题字的扇子,这算是我在中国的一个成果。”
“阿美士德勋爵的身段,就不如您灵活。当然,您还是个东方学者,这一点比任何英国绅士都有优势。”
“中国人的态度,我想通过他们之前那位皇帝给国王陛下的信件就能够看出来,其实他们并不反对自由贸易,但是有些东西并不合适拿出来贩卖,这会威胁到身体健康。如果只是烟草还好,象是鸦片就有严重的成瘾性,这东西的危害我们都应该知道,吸收的物质随着血液循环遍布全身的话,会影响到身体的各个器官。让头脑受到损害,会影响人的思维,如果是其他地方,那就更糟糕了。”
索洛维约夫把他的反鸦片主张,都直接说给未来可能的英国女王,也是做了个铺垫。
这种搅混水的事情,他在英国内部也会埋雷的。
其实要是英国搞正经贸易的话,曼彻斯特的纺织厂,得在技术进一步优化的前提下,再干碎了当地的厘金,摧毁了当地的生产作坊,才能够在印度和中国打开市场。
每个中国和印度手工作坊里的家庭妇女,都是她们这一家子的生产者和质检员,生产出来的土布也是要拿出去卖的,卖不出去就挣不到钱。
至于在印度都发生了什么灾难,这也是可以设想的。
“您提到这个,应该也是从中国回来以后的感受吧?”
“中国有一句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把这些东西强加给别人,并不算是什么好事。”
“可以举个例子么?”
“不知道殿下要哪一方面的例子,我知道的还是很多。”
“象是公民的权利这类。”
“我都看到罗马人的雕像了,可以说过去的格拉古改革,一直到卡拉卡拉敕令,罗马统治的地区,大部分自由民此时才获得了公民权。殿下我昨天看到的报纸上还提到,曼彻斯特的彼得广场上发生的事情,我并不支持‘太阳报’转载的观点,倒是认为应该有些言论自由。不过有些狡猾的政客,一定会利用起来的。”
“您这么肯定?”
“英国的选区划分,本身就有些问题。虽然我作为一个外国人,并不应该对英国的内政发表个人观点,但是确实也存在这种问题。在罗马大概是有人买票,给破产公民好处来换取支持。还有,罗马的元老院掌握着权柄,他们一定不会愿意把权力分享给平民。”
“这我在书上读过,伯爵。”
“殿下喜欢读书,要是尼古拉殿下也象您这样,我在彼得堡给他传授知识的时候,大概要省心很多。”
索洛维约夫是尼古拉大公老师的事情,欧洲的王室都知道,夏洛特公主也知道。
要是说夏洛特这胸大腹黑的公主,她的政治导师是谁,明面上可能都觉得她支持格雷伯爵,但是索洛维约夫的各种着作,她也是有涉猎的。
如果牛顿放在中国,没准就成了牛子。
而索洛维约夫,大概就成了索子。
给摄政王准备的小册子,最后成了公主的政治秘笈。
她也很讨厌托利党那些政客,而且索洛维约夫说的话,虽然都提到了罗马。
但是他说的,和今日的英国,倒是也有很多相象的地方。
英国的选区划分有问题,投票权只是上层人物的特权,连富有的资产阶级,你要不是个老爷也会被排除在外,更不用说那些工人和农民了。
在法国那边,乡巴佬都因为大革命的成果有了投票权。
英国这边,从查理一世没了脑袋,就一直是老爷们说的算,对于下层人出身的,晋升空间太有限了。
和他们一比,俄国都是个上升空间巨大的,毕竟你脑袋别在裤腰带里往前冲,只要能活下来,农奴兵都有机会让自己升任少尉,那他就是如假包换的老爷了。
可能还有更讽刺的,就是一个美国黑奴,只要他有钱,能购买农奴置办家产,来俄国也能当老爷。
虽说俄国总是说自己是“第三罗马”,在罗马一个人要翻身都没这么快,公民权就是个铁门坎。
“您总是提到罗马,却不愿意提到现实。”
“如果我是个西伯明翰选区的议员,大概我也会说点什么,然后打点好和媒体的关系。这些报纸,是给当权者、在野党、掌握国家命脉的人,还有”
“还有他们的夫人,认为国家被外国统治的,还有我们的国家正在被外国统治的。”
“您记得很好,我想当初给摄政王的那本小册子,殿下应该也读过。”
“因为您写的很有趣,我是通过斜体字的笔迹,还有下面的签名发现,那是您的作品。”
“殿下,您都可以去当侦探了,可惜我没有写侦探小说的天赋,不然也可以写出来点什么。”
“先不要说侦探的事情,您既然懂得舆论的力量,那么应该怎么办呢?”
“我想需要些笔杆子,而且也要塑造一个形象。”
夏洛特很聪明,不需要索洛维约夫多说什么,她就明白了。
但她的性格应该不如尼古拉那么坚韧,尼古拉有时候都到了铁头娃的程度。
不过聪明,这就适合英国这个版本。
只要她能够搅动起来,让托利党那边不得安宁,那乐子还是不小的。
其实英国的议会老爷们,大概和王室、贵族、资产阶级、工人和农民,利益都不一致,他们只是和钱的利益一致罢了。
夏洛特这边的侍从,也是王室内部安排的,索洛维约夫把他来到汉普顿宫的这一次行程,描述成和公主讨论古罗马历史,貌似也没什么问题。
别人也找不到太多把柄,历史总是一个圈,现在英国的僵尸选区,还有投票权,就象是彼时的罗马。
很多国家都会经历,只是人们又不吸取教训。
夏洛特公主也知道,想要让讨厌的保守党动摇,首先君主或者摄政必须强硬。
格雷伯爵在乔治三世时期就去了上议院,他看到现在这个局面,以及反复横跳的格伦维尔勋爵,他是没有兴趣来组阁的。
更何况摄政王这边软弱的态度,利物浦勋爵必然长期在台上执政,格雷伯爵从“贤人内阁”以后,对于入阁一事就很冷淡。
现在他看起来,更象是辉格党的幕后赞助人,而不是前台的本党领袖。
不过要是有个王室成员,通过舆论导向,来表达对于天主教宽容,保证人身自由,给爱尔兰人一定权力,还有扩大投票权
这个局面就会复杂一些,甚至动摇连续多届的托利党内阁。
当然了,也不能排除,有哪个敏感的托利党政客,发现了能够获得更多选票,进而控制更多选区的办法,和辉格党来竞争。
以后的事情,就很微妙,不是人力所能控制的。
但是打开了窗,也总是有好处的。(本章完)